当前,中国医疗产业经过前期快速发展后进入调整期,现阶段政府意图通过全方位政策支持将其从“低谷”拉起,从研发、审批、医保支付到医院准入,前后融资端和上市端形成完整政策链条。

今年《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磅政策推出,一方面,在当前充满变革与挑战的医疗行业环境下,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行业发展动力;另一方面,这意味着自上而下地承认医疗行业创新的价值,以及创新对于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在这一轮深度变化的机会窗口,跨国企业与中国新民企之间的"联姻"值得关注。例如波士顿科学与先瑞达医疗、新光维医疗的战略合作,正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先瑞达与波士顿科学将在产品全球商业化、生产服务和研发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协作;新光维与波士顿科学在战略投资、联合研发和全球推广等方面实现突破,共同开发新一代内窥镜产品。

与以往单纯的市场合作不同,新一轮的“联姻”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从销售延伸至研发与生产的全链条合作;二是强调优势互补而非简单资源整合;三是以全球化布局为导向而非仅聚焦中国市场。这种新范式的出现,不仅为创新政策的落地提供了实践样本,更为中国医疗产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在第七届进博会期间,医趋势联合波士顿科学,共同发起全球大健康全产业链创新论坛。以“聚合全球 共创本土”为主题,与政、产、学、研等多个领域的重磅嘉宾深入讨论:在利好政策推出后,最终落地要靠什么?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怎样更好地达成合作?如何培育本土创新,又如何让本土创新走向全球化?

01、创新含金量&创新成果落地

01、创新含金量&创新成果落地

系统性的创新评估机制对推动医疗创新成果落地具有重要意义。参考美国FDA,不仅通过明确的创新定义和分类标准为医疗产品设置了不同的监管路径,其创新认定直接影响CMS的医保支付决策,帮助真正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获得合理定价和市场覆盖。

通过设立客观、科学的创新评价标准,引导企业聚焦真正的技术突破和临床价值提升,避免低水平重复和表面改进,从而推动行业良性发展。这种机制既保护了创新者权益,也确保了医疗创新最终能切实造福患者。

经历十数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药械创新也正在经历创新价值评估的变革期。

尤其是医保支付作为是创新药械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的定价机制难以充分体现创新价值,这一问题正日益凸显。论坛期间,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任金春林认为,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建立以价值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我们首先要找市场,要回归价值。真正的创新药是九死一生出来的,定价不能只看生产成本,要覆盖整个研发投入。医保在定价时要真正体现创新的价值,形成市场预期,让企业相信创新是有前途、有回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合全球 共创本土”全球大健康全产业链创新论坛现场

创新产品的临床价值评估也需要建立更科学的标准体系。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刘厚佳认为,创新产品首先要对准临床未满足需求。“你拿出来的东西足够好,它落地后续才会足够快,拿出来的东西不够好,后续的竞争就很激烈。”

在实践层面,上海正在打造对创新药械最友好的城市。数据显示,2023版国家谈判药品在上海95%的三级医院、68%的二级医院已经采购。刘厚佳表示:“通过我们的统计,上海已经成为对创新药械最为友好的城市。今年1-7月上海医保给创新药支付达到70亿,这个数字是2023年同期的增长1倍。”

创新评估需要建立多维度标准。上海医学会会长邬惊雷认为,评估创新产品要从三个维度考量:作用机理的创新性和有效性、安全性的提升程度,以及从卫生经济学角度的替代效果。“评估创新药物的价值,不能仅看药品本身的价格,还要考虑它能否减少医疗资源消耗,以及是否能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和重返工作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医学会会长邬惊雷在论坛发言

在创新布局方面,邬惊雷特别强调要有全球化视野。“可能有的产品非常适合中国人基因遗传的特点或者市场的特点和经济的特点,对于西方国家或者东南亚其他国家,我们也会有不同的市场策略和产品来推动。”

他同时指出,政府在支持创新时也要关注产业链上的合作:”在鼓励企业和医疗机构和研发机构之间的合作上,不仅仅看在生产链上,在合作链上也应该有政策体现。”

在中国,医药行业的产业属性和民生属性并存,因此医疗产品的创新必须平衡好公益性和科学性。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型医院院长朱畴文表示:“不管是原来的药物还是新的药物或者器械,它必然具有两方面的价值,第一是公益性,因为我们强调医院要有公益性尤其是公立医院,但千万不要忘记还有科学性的含量在里头。”

在资金投入方面,朱畴文提醒需要更清晰的评估标准。他建议要明确资金分类、投资目标和考核标准,确保创新投入真正产生效益。

02、双向奔赴:跨国企业+新企业共融共创

02、双向奔赴:跨国企业+新企业共融共创

尽管政策对行业变革的推力是巨大的,但创新的根本动力来自市场,而非行政。近年来中国医药创新投入持续加大,但市场化程度仍显不足。一个典型现象是企业在寻求发展时往往倾向于“找市长”而非“找市场”,这反映出行业对行政支持的过度依赖。而从长远来看,真正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市场认可的基础上。

金春林指出:“要生物医药产业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那么所有人的观念要转变,最终的目标是走出去赚别人的钱。我们首先要让创新产品要回归价值,形成以价值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和定价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合全球 共创本土”全球大健康全产业链创新论坛现场

而市场的主体,必定是跨国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

与此前跨国企业为主要创新驱动不同,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快速提升。数据显示,2022-2023年中国有上百个创新器械产品进入绿色通道,超过此前八年的总和。

也正因如此,跨国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正在进入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与此前单纯的市场合作不同,当前的合作已延伸至研发、生产、质量体系等全方位层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波士顿科学大中华区总裁张珺在论坛发言

“这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么做、怎么把它做好的必答题。”波士顿科学大中华区总裁张珺指出,近年来中国本土创新不仅在同质化产品的成本控制上具备优势,在设计理念和临床反馈转化效率上也展现出独特价值。这种优势正吸引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加码中国市场,寻求深度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波士顿科学大中华区总裁张珺在论坛发言

然而,合作过程中的基因差异仍是一大挑战。“外资跟本土企业在基因上面确实很不一样。”张珺坦言,这种差异体现在多个层面:本土企业反应敏捷、决策快速,而跨国企业则强调体系化和流程,特别是在产品质量控制和全球商业化方面有着深厚积累。

先瑞达医疗CEO李静的经历印证了这一点。”波士顿科学对于产品的控制要求规范性非常高。“她表示,这种严格的要求促使企业全面提升生产体系和管理水平。虽然在跨部门协作等方面存在磨合期,但这恰恰推动了本土企业向更高标准迈进。

”要保证所出的所有产品的质量的一致性,这也是对我们创业型企业很大的挑战。“新光维CEO陈东强调质量体系的国际化是深度融合的关键点之一。其次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你要听得懂临床医生说的什么,不是似是而非的懂,要有一定医学知识的工科人才。“

最后是全球化创新平台的构建,”不能只在自己圈里玩,要建立跟全球医生合作的医工创新平台。“

03、重塑:新一轮全球药械创新版图

03、重塑:新一轮全球药械创新版图

通过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的优势互补,一个新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本土企业提供创新理念、快速响应能力和成本优势,跨国公司贡献全球化视野、体系化管理和商业网络,医院端则深度参与创新过程,确保产品的临床价值。这种多方协同的模式,正在重塑“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路径。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这一轮合作呈现出更强的战略性和系统性。“过去是外国企业进来把产品卖到中国,以这个为主,今后随着我们国家制造业的崛起、制造水平的提高,要把生产总部也放在中国,在中国生产输出给全球。”金春林指出,并购和合作的深层目的是优势互补,“国外的先进企业的优势和本国的生产能力、本国的企业之间大家的优势在哪里,大家互相结合。我们的制造能力,我们的制造的成本相对低,把这个输回去,不是单单把国外的产品卖给中国,应该是把中国有质量的东西输出去满足全球‘一带一路’。”

医院端的深度参与,也为这轮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从最早的医生团队归医生团队,医工团队归医工团队,逐渐变成我的团队里有你们的人、你们的团队里有我的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人力资源处处长、医院卫生技术评估研究室主任杨海观察到,很多医生开始带着工程思维,很多生物医学工程专家也带有很深的医学思维。这种跨界融合不仅加速了创新,也提高了创新的精准度和临床价值。

合作的深入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创新。波士顿科学正在构建“双矩阵”战略:一是产品矩阵,通过自主创新和合作开发,完善细分领域的产品线;二是投资矩阵,从供应链到商业模式,从早期技术到后期产品,形成全方位的战略布局。“我们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本土企业融入到全球医疗器械的生态中。”张珺表示。

展望未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国际化道路已经明晰。这种良性互动和共同成长,正在重塑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