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七大”召开之前,组织上就新一届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展开了讨论。
一手创办了“太岳抗日根据地”的薄一波,被定为了候补委员。
不过,陈赓对此有不同意见,他托刘少奇向毛主席转告:薄一波是从国民党监狱出来的,当个党员即可,若是选上了候补委员,就太不合适了。
对于陈赓的建议,毛主席只采纳了一半:薄一波不当候补,直接转正。
阴差阳错,成了最年轻的中央委员
1943年11月,延安枣园,毛主席拉着薄一波的手,热情的问道:“你就是薄一波同志?”
“是!”薄一波敬了个军礼,昂扬的答道。
毛主席又自言自语的反复说道:“如履薄冰,如履薄冰。”
毛主席问:“你是哪里人?”
薄一波答:“山西定襄人。”
“汉文帝的母亲也姓薄,她的弟弟叫薄昭。汉文帝曾被立为代王,建都在你们山西的中都。”
薄一波早就听闻毛主席熟读历史,今日一见,完全被他的旁征博引所折服。
“过去对你们的工作不甚了解,你们在白区,我们在苏区,消息被国民党封锁了。不过,少奇同志和彭真同志还是经常提到你的名字。”
毛主席又问:“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写得很好,你读过没有?中国革命有两个方面军,苏区是一个方面军,白区是一个方面军,少奇同志就是白区正确路线的代表。”
接着,毛主席又谈起了薄一波在国民党北平草岚子监狱,带头成立秘密党支部,勇于斗争的事迹。
毛主席赞许道:“你们把监狱变成了学校,通过学习革命理论,武装了自己的头脑,保存、锻炼和教育了一批革命同志,这就是胜利。”
初次见面,毛主席就跟薄一波谈了8个小时。
薄一波这样写道:“同毛主席谈话不感到拘束,我进一步看到毛泽东同志的革命战略家的伟大形象,更加增强了对他的认识和敬仰。”
在延安筹备“七大”的那段时间,让薄一波受益匪浅。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经了风雨,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特别是从毛主席身上学到了许多终生受用的东西,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可以说也有了一个飞跃。”
“毛主席的批示寓意深刻,亲切而又谦虚”薄一波感慨道:“我还要努力!”
薄一波的进步,毛主席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1945年“七大”正式召开前,需要酝酿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的人选。
经过大家讨论,提名薄一波为中央候补委员。
陈赓知道后,跟周总理和刘少奇,表达了他的想法:薄一波是从监狱中出来的,当党员还可以,当候补中委就不合适了。
刘少奇提出,他可以陪陈赓,去面见毛主席。陈赓则表示,请刘少奇代为转达。
毛主席听了报告后,当即表示:“提名候补中委就不妥,凭薄一波的资历、能力与业绩,为什么不可以当正式中委?”
于是,薄一波阴差阳错的从候补委员,成了正式中央委员。
那一年,薄一波只有37岁,是“七大”选出的最年轻的中委。
“红旗出狱”,薄一波当委员,到底有无资格?
陈赓的观点,其实有些道理。毕竟,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是党的“门面”。
而薄一波,在国民党监狱中,待了整整5年,直到1936年才出狱。
那么,毛主席为何力排众议,力挺薄一波?
自从大革命失败后,薄一波就遭到了国民党当局的通缉。
1928年薄一波从晋北,辗转来到天津,平汉铁路沿线地区指导兵运工作,期间3次被捕。
1931年,河北省委出了叛徒,国民党在北平抓了薄一波,投入“草岚子监狱”。
这座监狱里,关押着大量我党党员,大家都曾是并肩战斗的同志,互相很快熟络起来。
在薄一波的组织下,“草岚子监狱党支部”很快成立,他被选为了书记。
薄一波提出了“红旗出狱”的斗争口号,并且确立了三大信条:
第一,决不向敌人屈服,决不在《反共启事》上签字;
第二,想尽办法争取改善生活环境,锻炼身体, 以求得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
第三,牢狱中空闲时间多, 要好好学习马列主义, 把监狱办成马列主义的学校。
草岚子监狱环境恶劣,薄一波他们受到了很多不公正待遇。
薄一波带头反抗,发起了“绝食斗争”。
在外界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终于同意:病号可以下脚镣, 一般“政治犯”只戴小镣, 室内小火炉改为大火炉。
1936年,随着日寇的步步紧逼,华北抗日呼声,愈发高涨,各地纷纷要求党派干部去指导工作。
在这一背景下,刘少奇来到了天津,担任北方局书记。
刘少奇听说,北平草岚子监狱关押着几十名老干部, 但他们坚持不在《反共启事》上签字, 因此出不来。
他对北方局组织部长柯庆施说道:“日寇打进来, 这批同志必遭杀害, 他们是经过长期考验的好同志, 应赶快营救出狱。”
刘少奇、柯庆施向毛主席提议,特殊情况,应特殊对待。为了让这批同志尽快出狱,可以让他们向国民党“假自首”。
毛主席同意后,刘少奇给狱中的薄一波等人写信,先是表扬他们过去不在《反共启事》上签字, 表现了崇高的气节, 是正确的, 是经受了考验的。但如果现在还坚持不履行“出狱手续”, 不执行党的决议, 就是犯了严重错误。
为了让大家顺利出狱, 北平的党组织又设法安排了一个新的监狱管理员,帮他们办理出狱手续。
1936年9月,薄一波宋子文、杨献珍、刘子久等革命同志,终于重见天日。
薄一波是因为工作而入狱,也是因工作而出狱。在狱中,他贯彻党的政策,学习马列主义,保持了高尚的气节。
所以,这段5年的监狱经历,对薄一波而言并不是污点。
当然,薄一波出狱后的绝佳表现,也是他能获得毛主席支持,当上中央委员的重要原因。
当时,山西军阀阎锡山,担心自己苦心经营的地盘,被蒋介石或日本人蚕食殆尽,就想利用共产党的一些办法来发动民众, 招兵买马, 应付危机,以渡过难关。
阎锡山把目光放在了薄一波身上,邀请他回到山西“共策保晋大业”。
在征得中央同意后,薄一波欣然到任。
薄一波清楚,阎锡山“抗日”是假,自保是真。而且,阎锡山对我党始终心怀不轨。
所以,他制定了:戴阎锡山的“帽子”,说“山西话, 做党的抗日救亡工作的方针。
薄一波发展党员,创立新军,引起了阎锡山的忌惮。
1939年阎锡山突然发动“12月事变”,企图消灭我党在山西的组织力量。
薄一波临危不乱,率新军坚决自卫反击,粉碎了阎锡山的阴谋。
此后,新军正式编入八路军序列。
自那时起,太岳抗日根据地,就稳稳的屹立在了三晋大地上。
“我们绝不会做李自成!”
毛主席对薄一波非常器重,在1948年5月,将华北局和接管平津的任务都交给了他。
北平和平解放后,薄一波先行一步去接管首都。
毛主席嘱咐道:“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要好好读一读,我们不能像李自成进北京,一进城就变了。”
他还强调党内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一定要做到“ 几不”,即:不做寿;不祝酒;不以人名作地名;活人不上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又让薄一波出任财政经济委员会,掌管新中国的经济发展。
当时,很多人都等着看我们的笑话,认为我们只会打仗,不会治理国家。
而薄一波从零开始,宵衣旰食,一点一点的学习财经知识,让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沦为了笑柄。
1951年抗美援朝胜利,毛主席发现一些党员干部存在不良风气,于是加大力度反贪,而薄一波就成了中央节约检查委员会主任。
薄一波回忆:“旦下决心要抓,就抓得很紧很紧,一抓到底,从不虎头蛇尾,从不走过场。”
新中国第一大贪腐案即刘青山、张子善特大贪污案,就是薄一波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抓办的。
有位同志,找到薄一波,请他在毛主席面前,替刘、张二人求情。
薄一波回绝道:“中央已经决定了,恐怕不宜再提了。”
不过,那位同志一再坚持,请薄将自己的意见转告毛主席,薄一波只好如实反映。
毛主席的态度很坚决:正因为他们两人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
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二十个、二百个、两千个、两万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听了毛主席的话,薄一波感受颇深,严惩刘青山、张子善的决定的果断作出,实际上是再一次用行动向社会表明:我们党决不会做李自成!决不会放任腐败现象滋长下去!决不会让千千万万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改变颜色!
参考文献:
刘明钢.薄一波与毛泽东[J].党史纵横,2003,(07):20-23+3.文献收录于中国知网
韩莎,祝彦.七大当选的最年轻的中央委员:薄一波[J].党史纵览,2007,(10):46-48.文献收录于中国知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