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在岁月的长河中,百余年前一艘船静静沉入长江,宛如一颗时间胶囊,封存了无数的历史记忆。直到 9 年前一支考古队的敏锐发现,让它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引发了考古界的高度关注。这艘代号为 “长江口二号” 的古船,犹如一座神秘的宝藏,吸引着人们去探寻它所承载的长江秘密。
当我们踏入位于上海船厂旧址 1 号船坞的 “长江口二号” 古船实验室考古工作站时,便能深切感受到考古界对它的重视程度。这里配置先进、功能顶尖,是专门为这艘古船打造的科研基地。自被发现以来,专家们投入了多年的时间进行水下考古调查,逐步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初步探明“长江口二号” 是一艘清代同治时期(公元 1862—1875 年)的木质帆船。随着研究的深入,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它被公认为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预计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
2022 年 11 月 21 日在国家文物局的精心指导下,上海市文物局联合各方力量,运用 “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成功将古船整体打捞出水,并迁移至船坞存放。至此“长江口二号” 项目进入了关键的考古和现场文物保护阶段。今年 9 月古船考古试掘工作正式拉开帷幕,预计将持续至 2025 年 1 月。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在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黄翔的带领下,来到了试掘现场。只见古船被安置在一个看似玻璃罩的可开合式保护舱内,数名工作人员正专注地清理沉船表层堆积物。这个保护舱可不一般,它集成了环境及文物本体监测、通风及温度控制、水处理及水温控制、环境及土壤湿度控制等众多设施设备,既能为古船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又能实时监测其状态,宛如一个高科技的守护舱。
面对眼前的场景,我们不禁提出一个外行的疑问:这些堆积物有研究价值吗?现场工作人员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原来这些堆积物是古船沉没后在其上堆积的淤泥,它们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考古专家团队将借助沉积学、动植物考古学、分子考古学等多种手段,通过对这些淤泥的研究,回溯古船过去的航线、沉没环境、生存条件,以及探寻它 “重见天日” 的原因。看似不起眼的淤泥,实则是解开古船奥秘的重要线索。
黄翔介绍说,此次发掘从 “长江口二号” 的尾部开始布设了 4 个探方,面积约 124 平方米,按照从上至下、由晚至早的原则进行挖掘,目标是完成向下 3 米左右的作业深度。船尾的发掘有助于考古人员进一步了解古船结构和船舱内堆积情况,为后续大规模发掘提供关键依据。由于对发掘工作精度要求极高,这就决定了专属研究工作站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性和先进性,这也是为 “长江口二号” 单独设立工作站的重要原因。
这个总面积 3600 多平方米的工作站于今年 8 月竣工,集成了可控环境下考古发掘、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及分析等多项功能,是目前中国最先进、体量最大的智能化考古专用工作站。跟随黄翔的脚步我们乘坐电梯直达地下二层,进入一个功能完备的文物保护实验室。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助理馆员高宇告诉我们,这里的工作效率极高,一个样本从挖掘到保护处理,最快可在五分钟内完成。时间越短越能有效降低病害隐患的发生。刚从船上采集到的一枚铁钉,上面布满锈蚀和海洋生物附着,在五分钟内就被送到实验室,通过激光清洗设备及时处理,还原了其原本样貌。实验室还配备了微纳米气泡、蒸汽、超声波等多种清洗机,可应对不同材质的文物样件,如瓷器、铁器、纺织品、木质文物等。高宇特别强调,实验室使用的考古系统是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定制研发的超大型水下文物实验室考古系统,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长江口二号” 项目的实践意义深远,不仅有助于揭开古船的神秘面纱,还对我国考古、现场文物保护、船体支撑加固、测绘等工作的方法和流程进行了验证,为未来全面开展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每一位考古人都满怀期待,希望能早日将 “长江口二号” 古船的全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他们的努力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探索历史真相的道路,让我们有机会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感受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