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年的“旅居”生活,近日,福州连江30万笼鲍鱼跨越1600多公里,陆续从山东抵达连江,回到家乡的温暖海域过冬。
连江鲍鱼乘船“返乡”
11月12日上午,苔菉中心渔港码头热闹非凡,福建中新永丰实业有限公司新一批的3万笼鲍鱼乘坐“蓝色巨轮”,从山东荣成顺利抵达连江。
靠泊后的大型活水运输船垂下吊钩,工人们将一个个重达20斤的鲍鱼养殖笼从活水船上搬运下来,拖拽到一旁等待许久的小型渔船上,然后通过渔船运往附近的养殖区进行挂笼立体放养,鲍鱼们将在这里继续下一阶段的生长。
工人搬运转移鲍鱼养殖笼
工人搬运转移鲍鱼养殖笼
“此次返乡的连江‘候鸟鲍’达30万笼。”据福建中新永丰实业有限公司海上管理人员吴章瑜介绍,在六个多月的“避暑”之旅中,鲍鱼个头明显变大,成活率也显著提升。
“往年,一笼鲍鱼一般是12斤左右,将鲍鱼送到山东‘避暑’之后,今年能达到20斤,每斤价格平均30元至40元,并且鲍鱼的成活率也提高至七成以上。”苔菉镇鲍鱼养殖户黄水官说。
鲍鱼将被转移至养殖区进行挂笼立体放养
据悉,养殖鲍鱼对水温、水质及海域环境要求都极为严苛。为提高养殖成活率,拓展养殖空间,连江这些年采取了夏“避暑”冬“避寒”的鲍鱼养殖模式,即每年4月将鲍鱼运送至山东荣成避暑,等到11月,再运回到家乡海域过冬,如此往复,直至鲍鱼长成,从而避免了因海水温度过低或过高影响鲍鱼的生长,还降低了夏季台风和赤潮带来的风险。
“身材苗条”北上,丰腴饱满南归。得益于“南北接力”,鲍鱼可以全年生长,养殖周期缩短,单位时间内产量提高近一倍,曾经名贵的“海珍品”,如今已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
工人在给鲍鱼投喂“海藻压缩饼干”(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部分返乡过冬的鲍鱼还将吃上家乡的新品“压缩饼干”——鲍鱼(藻类)配合料。“我们采用藻类配合料,将干海带打成粉,再加上鱼粉、豆粕等原料,作为这段时间养殖鲍鱼的主要饵料,有效降低鲍鱼的养殖成本。”福建中新永丰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永寿介绍。
连江县大力扶持鲍鱼产业,2023年,当地鲍鱼产值达47.46亿元
近年来,连江县大力扶持鲍鱼产业,构建起鲍鱼产业“四梁八柱”(鲍鱼育苗、养殖、加工和销售等4个完整产业链,为“梁”;良种育苗基地、饵料配送、养殖基地、数据中心、生产研发基地、活鲍档口、供应链公司和直播基地等8个核心板块,为“柱”),已形成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品牌—餐桌”的“一粒鲍”完整产业链,全产业链年产值近百亿元。作为“中国鲍鱼之乡”,2023年,连江鲍鱼养殖面积达1530公顷,产量5.66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产值达47.46亿元。(文/吴丹 图/吴丹 林鏐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