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我爸爸喜欢待在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但是我不居住在这边,所以一直担心他没人照顾(他)。没想到社区现在建设得这么好了,非常适合老年人安享晚年,有了你们的帮助,我就没那么担心爸爸的起居生活了。”近日,市民李建回到攀枝花市西区河门口街道看望他父亲,非常高兴。
据了解,河门口街道属于典型的老工业区,下辖河门口社区、苏铁社区两个社区。近年来,辖区老年人中呈现出高龄、失能、独居等态势,对养老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针对辖区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常住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等问题,街道以“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公司+基金会”为助养主体,设计推出“一个核心、两个保障、三个服务”的养老服务模式,着力破解辖区老年群体养老问题,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提供助力。
街道党工委书记谷伟表示,经过各方努力,河门口社区已于去年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正在着力打造共富背景下的“适老化社区样本”。
结合老年人口相对集中特点,打造养老核心区
“这里的书种类很多,还有关于老年人如何健康长寿等生活类的,我看完感触很深,能给我们老年人提供这样一个集中看书学习的地方,我感觉街道、社区做得很好。”在社区书吧看书的老人胡进连连称赞。
据悉,河门口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政府项目+地企共建”方式推动打造辖区养老核心,通过联动辖区电厂党支部,对地处辖区中心的企业闲置资产进行改造升级,建成总面积800余平方米、室外面积达200余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全覆盖辐射辖区老年群体。
坚持功能覆盖,在设计打造中不仅打造了短期照料功能室,还设置有康复器械租赁中心、康复器械体验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和长者餐厅等功能区,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
用精神关爱满足老年群体精神文化服务需求。依托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老年文化站,配有书吧、资源共享服务室、图书借阅室、多功能活动厅、文化培训室、电子设备借用室等,提供10000余册图书,供老年人阅览,助力老年群体精神共富。
着力解决老年“吃住”困难,落实“两个保障”
“这个菜只收4元,还有两荤两素一汤,比我自己做的品种丰富多了,还辛苦你们每天中午都送到我家,减轻我的负担,谢谢你们。”61岁且视力残疾的杨森林这样对为他送餐的社工说。
河门口街道所辖的两个社区联合社会组织建立综合型服务平台和“河美颐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组建辖区专业社工队伍,帮助老年人通过线上服务平台进行日间照料床位预约和长者餐厅就餐预约等,实现“老年人提述—中心接单—分配工作—开展实施—完工评议”的全流程工作模式。街办主任田佳艳对这个运行模式了如指掌。
(帮老人在手机上解决问题)
为辖区老年人“吃得安心”提供保障,街道依托成立的全市首批社区慈善基金,助力“提低”工作流程整体优化,重点实施长者餐厅助餐项目,创新探索上门送餐服务,并提供每餐7-9元的用餐补贴,帮助缓解老年人生活压力,解决辖区100余名老年人做饭难、就餐难问题。
“不仅如此,我们更注重为老年居民提供基础性保障。”田佳艳说。打造宜居友好环境,为辖区老年人“住得安心”提供保障。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为辖区居民做好屋顶防水、管线入地和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等100余件民生实事。升级改造火红年华、初心园、习风园等辖区活动场所,多点位布置“口袋公园”,实施电梯加装项目,为60余名独居老人安装红外设备、床位护栏,实时监测其身体状况,并提供紧急就医等个性化服务,构建无障碍、智慧化、人性化的全生活场景硬件体系。
重点提升养老服务质效,推出“三个服务”
老年居民宋代华现在找到了一项既能锻炼身体又很舒心的健身运动:“我太喜欢这个‘烦恼拍拍操’了,老师的课非常有意思,帮我们排解了心中的郁结,我在家会经常做的。”
“切实提升老年人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是街道开展为老服务的落脚点。”田佳艳说。
街道推出健康关爱服务,依托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套护理站、康复训练室等设施,定期为辖区1500余名高龄、失能、独居等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基础护理服务、康复护理、医生签约服务、健康状况评估、健康指导、电话随访等服务,实现“关爱到家、健康养老”。
推出文化提升服务,做实老人群体精神共富,打造辖区“共富大舞台”,针对性地开展30余次春节游园、重阳节、“逢九生日会”等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组织有手工、绘画等基础的老年人参与辖区“共富薪空间”石头画、手工玩偶编织等活动,并进行义卖。“没想到我都是60多岁的人了,还能在社区学习画石头,感谢老师热心教学,让我找到了老年生活的快乐。”辖区绘画爱好者汤琼芳开心地说街道积极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让“空巢”老人不“空心”。
(集体为老人过生日)
推出心理疏导服务,针对老年人退休后角色转换、大病康复患者家庭再适应等情况,开展“一路同行”品牌心理疏导50余次,保障老年群体身心健康。
街道还通过拓宽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渠道,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的方式帮助老年人发挥余热,缓解其心理焦虑的同时组织其参与社区建设,已组织开展水电维修、心愿帮扶等5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
(王建明 李凤 文/图 攀枝花西区融媒 周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