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民声】
本报讯(记者 彭化成)一部姑苏城,半部江南诗。苏州是江南文化发祥地,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繁星。这些沉淀了千年的古老技艺是苏州的文化瑰宝,守护好是使命、是责任,也是活化利用的基础。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非遗保护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市人大代表卜泳生提出了“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世界遗产典范城市’历久弥新”的建议,希望在加强宣传推介、培养人才梯队、完善地方法规和出台激励措施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做好苏州非遗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开始,由苏州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走过了24个年头。截至2023年,全市拥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累计72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06名。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7项、国家级名录项目33项、省级名录项目124个、市级名录项目172个。多项非遗工艺精品多次摘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频频亮相故宫、颐和园、大英博物馆等国内外重大平台。一批珍贵、濒危和具有重要价值的非遗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初步形成。
卜泳生代表在调研中注意到,一些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还存在后继乏人、基础薄弱等问题,政策保障力度和机构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为此她建议,要加强融媒宣传立体推介,举办各类非遗交流活动,拓宽非遗项目数字化传承应用场景,扩大非遗传播力影响力。要加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加强大师人才、专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乡土人才的分类引进和培育,确保非遗传承后继有人。要加强地方性法规的修改完善和实施监督,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基础,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非遗名录的“退出机制”,推动非遗更好发展。要出台鼓励非遗项目活化创新的激励措施,促进非遗门类与民资结合,深入挖掘苏州农业文化等新的非遗项目,面向大众、走进市场,吸引年轻一代的参与和支持。同时,还要对非遗项目进行全面筛选、优中选优,进行重点扶持。
针对卜泳生代表提出的建议,主办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围绕建立健全非遗保护管理工作体系、优化提升财政资金奖励扶持绩效、凝聚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合力、突出重点开展非遗分类保护、拓展非遗文化传播推广渠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自2013年以来,苏州出台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形成全方位的法律保障体系;将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才引育纳入姑苏宣传文化人才计划;实施《姑苏乡土人才培养集聚行动计划》,在全市各类学校广泛开展非遗技艺传习工作,2022年评出职业院校非遗技艺传承示范基地8个;制定实施《苏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条例》,开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认定工作,打造“非一般”的非遗系列品牌活动,积极开展非遗数字化工作,推动数字化成果运用和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同时,设立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专项资金,扩大非遗数字化资金保障力度。苏州市文广旅局将进一步落实系统性保护、提升产业化水平、搭建传帮带平台,让苏州的非遗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苏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