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电信网络诈骗涉及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新型诈骗手段花样翻新,防不胜防,危害性极大,而犯罪分子为了清洗或转移非法资金,通常会利用各种方式,让许多人陷入洗钱陷阱,成为洗钱“工具人”。
今天
小编给大家介绍
几种常见的套路
帮助大家擦亮双眼
远离洗钱陷阱
案例
大学生小美(化名)在求职招聘公众号上看到一则高薪招聘“商场采购员”的兼职广告,工作内容看似简单,只需在商场做“护肤品代购”就能日赚300元。公司带教“引导”小美用个人账户取出15万元的“采购款”后,被告知商品缺货,但小美依然获得了1500元的回报。然而,事实却是小美被骗子利用,协助进行了跑分洗钱的违法操作。
网络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高薪兼职,但是你知道吗?五花八门的兼职背后有可能隐藏着洗钱犯罪活动,它们打着“打游戏赚钱”、“回收闲置银行卡”、“租借账号赚钱”等旗号进行诱骗。
案例
今年8月,莆田市公安局北岸分局成功侦破这样一起案件——抓获利用微信视频号直播打赏礼物进行“洗钱”的犯罪嫌疑人7名,涉案金额达150万元。经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艾某伙同蔡某等人在江苏某地伪装“传媒”公司建立起直播间,帮助境外诈骗团伙将受害人引流至微信视频号直播间刷礼物,并从涉诈资金中“抽点”牟取暴利,并将赃款回流至诈骗分子指定账户。
各位朋友务必警惕网络直播陷阱,不轻信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和高利诱惑,自觉远离、抵制网络直播洗钱犯罪,积极向直播平台以及公安机关举报非法“打赏”行为。
案例
来自上海的李女士刷到了优惠话费充值活动,活动上写着“180元可以充值200元面值的话费,三天内到账,六天不到账可退款”,李女士曾经在其他平台充值过低价话费,因此并未多想,也没有观察卖家资质,直接购买并提交了手机账号信息。三天后,该商家联系李女士,称话费充值到账,请李女士点击“确认收货”。李女士看了下自己的账户,确实已经到账。直至两天后系统自动收货,再过了一个星期,接到了运营商短信通知,因手机账号涉及诈骗案件,被做出了“封号”处置,暂停通信功能。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低价话费”“低价慢充”等话费充值广告,以较高的折扣力度为诱饵吸引受害人下单充值。在接到用户充值订单后,接单的商家会把用户的订单转给上一级代理商,并在用户支付的钱款中扣除相应提成。以此类推,在倒手几个代理商后资金会到达诈骗团伙的系统中,再由他们利用骗来的赃款为用户进行充值,以此完成整个洗钱的流程。
案例
2021年5月,犯罪嫌疑人王某受同学熊某(另案处理)邀约外出游玩,游玩期间熊某支付了所有游玩费用。后王某在明知自己的银行卡可能会被用于电信诈骗的情况下,碍于情面,仍然将银行卡和所绑定的手机借给熊某使用,接收电信诈骗转账金额449880.73元,王某行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希望广大群众时刻保持警惕意识,切莫因为蝇头小利买卖、出借、出租银行卡、电话卡、支付账户、个人信息等,一旦触犯法律,终将追悔莫及。
来源:中国普法、点军检察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