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上世纪80年代初门球传入中国,至今已40余年。经过几代门球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门球运动经历了从兴起到兴盛的发展过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谈谈。

一、比赛形式与参与人群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初的门球比赛形式单一,规模不大,组织单位与参与人员也为数不多。

现在,门球比赛形式已扩展为单打(男单、女单),双打(男双、女双、混双、夫妻),三人制、五人制团体赛。还要根据年龄段或抽签结果分组展开。

比赛名目繁多,诸如交流赛,邀请赛,锦标赛,争霸赛,等级赛;预赛,决赛;循环赛,淘汰赛,附加赛……。为了庆祝某个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七夕节、重阳节……或纪念某个历史名人,还要冠以各种“杯”名。

从组织参赛的单位来看,有官方的,有民间的。其规模由小至大依次可分为:单位球队(村镇级,4-10个队参与);市、县、区级(片赛,10~20个队);省级(系统赛,姓氏赛,20~40个队);国家级(40个队以上)以及国际级。

从参与人群看,男女老少皆宜。小至儿童、少年,中至中青年,老至老年人、耄耋老人,甚至百岁寿星也有参与。主要还是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体。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已拥有500万门球人从事门球活动。

最近几年,特别是门球列入全运会比赛项目以后,各级体育部门与门协组织更加注重新闻宣传与普及推广,并与全民健身,文化旅游,扶贫助困等公益事业挂钩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把门球运动搞得风生水起,方兴未艾。

二、比赛场地与比赛器材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球比赛场地变化较大。由最初的沙土地,逐步发展为人工草坪,盖晴雨棚,多连片。近些年有条件的已发展到室内多功能场地,具有自动伸缩功能的晴雨棚等。使门球场地变得更加规范,舒适,经久耐用。

比赛器材也在逐渐更新换代。比如球槌,槌头从圆柱体改成方柱体,击球面一端改为斜面;槌柄由固定式改成伸缩式;其材质越来越优化,功能越来越齐全。

球体增加防滑功能;印字由单号字改为双号字、三号字,还可加印其他小标识,使其越来越醒目,便于识别使用。

裁判用卡,挑边器,号码标识越来越精致、标准。

教练用计时计分器,指挥笔,演练盘。以及各种专用服装,平底鞋等应运而生,越来越整齐划一,美观大方,便利实用。

三、规则修订与技战术演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6月,中国第一部《门球竞赛规则(试行)草案》问世。1987年,《门球竞赛规则》正式发布,标志着规则的首次大修订。其后经历了1990年的微调;1994年的引入新元素;以及2011、2015、2023等多次重要的修订和完善,形成了现行的最新版《门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23》。目前还处在新旧交替使用的过渡期。

随着场地、器材的变化和规则的修订,门球技战术应用也在不断地演变创新,效果也不断提升。比如斜面槌头的创新应用,使队员在擦顶远攻、擦边横拉、正击换位和揉打定位等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槌柄的伸缩功能,不仅便于携带和根据身高习惯调整长度,还有利于部分队员在闪带球时更为方便顺手。

场地边线宽带(5公分)的显著标志,使压线球可灵活把握压内沿或压外沿。设置界外10公分细线标志,便于界外球摆放快速准确。

防滑球和平底鞋的使用,可有效预防下雨踩球时球体滑脱而失误。

纵观门球运动40余年的发展历程,恰似一部门球人艰辛创业,砥砺前行的奋斗史诗。其发展速度之快,活动规模之广,参与人数之众,无不令人欢欣鼓舞,赞叹不已。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加和门球发展的不断创新,我国门球运动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文 | 黄建庄

编辑 | 张馨怡

审核 | 潘帝君

投稿邮箱:

gateballgames@126.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