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全国博物馆的参观人数突破12.4亿,博物馆为什么这么火爆?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认为,这是信息时代实物教育的回归,实物教育能培养人的发现能力,是引发兴趣的关键。

近日,上海科技馆自然藏品进校园暨科创校长空间站"一平米博物馆"特别活动在松江四中初级中学举办。这一自今年4月启动的活动,已为松江区首批落地的14所中小学打造"小博物馆"14个,涵盖生命演化、生物多样性、典型生态系统等多个主题。

松江四中初级中学的"一平米博物馆"以恐龙到鸟的进化为主线,展示品中既有猫头鹰标本、赫氏近鸟龙化石等实物展品,也有图文并茂的展板。它解答了大家普遍的疑惑,翼龙不是恐龙,而是最早的飞行脊椎动物,始祖鸟也不是鸟,而是从恐龙演化到鸟类的"过渡化石"。

自"一平米博物馆"落户松江四中初级中学以来,便成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打卡地"。倪闽景说,博物馆虽小,但孩子们会一遍一遍往这里跑,看得非常仔细,有些孩子甚至已经"脑补"出标本活着时候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自然博物馆拥有逾30万件藏品,其中常设展览仅约1万件。"一平米博物馆"是上海科技馆为深入贯彻落实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政策要求而重点打造的教育品牌,其目的是让藏品"活"起来。

上海科技馆副馆长缪文靖表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作为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龙头示范效应的综合性科普场馆,上海科技馆不仅要吸引学生们到博物馆来,也要主动作为将博物馆"办"到校园中去。要充分总结"一平米博物馆"系列活动的经验方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让上海科技馆"三馆合一"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平台得到充分彰显。

"一平米博物馆"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已经孵化衍生出一系列配套科普服务,"一平米博物馆"小馆长、小小讲解员、小小策划展人、科普电影、球幕电影、AI和手绘海报大Pk、自然绘画师、标本制作培训等,有效丰富了青少年校内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增强了博物馆教育资源在课堂的教学转化和使用能力,为推动校内外科学教育双向赋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方寸之间,无限视界,一平米无界限。倪闽景透露,上海科技馆将持续打开馆藏大门,让实物展品走到学生身边,预计到明年暑假,计划实现"一平米博物馆"走进100所校园,未来还有望扩展到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不同学校间的"一平米博物馆"也将流动起来,让孩子们常看常新。

作者:沈湫莎

文:沈湫莎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