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讲,蒋介石的一生有功有过,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必须承认,蒋介石能力很强,能够结束军阀混战,实现名义上的统一,当真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
在民国政府时代,蒋介石长期居于军政核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二战期间,蒋介石担任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个人威望达到顶峰,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人物。
从成功到失败,蒋介石仅仅用了4年时间,他所领导的民国政府,失去民心,军无斗志,于1949年败退台湾,直到病逝。
众所周知,蒋介石从年轻时就有写日记的习惯,长达半个世纪没有间断,可见此人颇有毅力。日记可以说是最私密的表达方式,一些不能公开说但又不吐不快的话,就能写在日记中,或能起到发泄的作用。
晚年,蒋介石在日记中总结失败的原因,抱怨道:失去江山怨不得别人,此二人是罪魁祸首。
在蒋介石心中,失去二人的罪魁祸首就是李宗仁和马歇尔,这是为何呢?多次逼蒋下野的李宗仁
在蒋介石的政治生涯中,曾三次被迫下野,又三次重执牛耳,他手段之高明,在民国史上可谓一绝。迫使蒋介石三次下野的关键人物,不送别人,正是新桂系首领李宗仁。
在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蒋介石和李宗仁不和,那是公开的秘密了。新桂系实力强,李宗仁、白崇禧手握重兵,一直都是蒋介石提防、忌惮的对象。
每当蒋介石“虚弱”时,李宗仁便会出手,欲取而代之。李宗仁这种行为,让蒋介石颇为厌恶,二人虽同属一个阵营,但却是两条心,都想置对方于死地。
值得一提的是,蒋、李这对政治上的竞争对手,曾也是结拜兄弟。1926年,蒋介石集国民党军政大权于一身,为赢得实力派军阀首领们的支持,分别同李宗仁、冯玉祥等结为兄弟。
蒋、李结拜,面和心不和,二人暗中较劲,为权力争得你死我活的。
每当蒋介石在党内被质疑,处于被动之时,李宗仁为首的桂系准能抓住时机,逼他下台,欲取而代之。
如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屡战屡败,美国政府认为蒋倒台已经无可挽回了,不愿在军事上提供援助,企图用中途换马的方式,来挽救这次危机。
李宗仁看到机会,四处活动,得到了美国人的支持。此时,桂系实力在华中比较完整,蒋介石的主力损失惨重,他面临“战不易,和困难”的局面,被迫第三次下野。
蒋介石下台后,李宗仁取而代之,成为代总统。在国民党面临生死存亡之时,李宗仁趁机夺权,蒋介石怨他也是说得过去。
论玩政治,阴谋,李宗仁不是蒋介石对手,最终输得一败涂地,被迫逃到美国度日。1965年7月,在我党的邀请下,李宗仁回到祖国,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热烈接见。
李宗仁是蒋介石的政敌,二人相互斗争,导致国民党内部动荡,许多事情无法达成统一意见和看法。蒋介石认为,国民党和自己的失败,李宗仁负有很大责任。参与调停的马歇尔
蒋介石与美国人的关系,实际上很复杂,他一面希望美国给予足够多的援助,一面又不希望美国干涉他的决定。
二战期间,美国将领史迪威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与蒋介石相处的并不愉快,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不顾和平的呼声,决定发起内战。美国为自身利益,派马歇尔来华,游说劝阻蒋介石的行为。
马歇尔是美军五星上将,在全球有着极高的威望,来华阻止蒋介石发动内战,并非是为了中国百姓,而是为了美国在亚洲的利益。
在美国高层看来,中国发生内战,对他们的战略规划是极为不利的。美国扶持蒋介石,给予军援,主要目的是压制苏联的红色政权。
一旦中国发生内战,蒋介石无法同美国一起压制苏联了,如果一旦共产党取胜了,美国在中国的投资全部作废了。
为不损害美国的利益,杜鲁门派马歇尔访华,调停国共内战。蒋介石依赖美国援助,不得不听马歇尔的意见,重启和谈。蒋介石打着小算盘,一方面为内战做好充足准备,另一方面为了得到更多的援助。
在马歇尔的调停下,国共重启谈判,期间蒋介石却偷偷命令杜聿明率军赶赴东北,趁机夺占了大片土地,将东北民主联军赶到松花江以南地区,企图一举歼灭。国民党一边和谈一边挑起内战,让中间人马歇尔很没面子,觉得被蒋介石耍了。
一气之下,马歇尔对蒋介石极其失望,离开了中国。马歇尔回国后,向杜鲁门建议,暂停对国民党的援助。
此举,让国民党失去了军援,元气大伤,蒋介石痛恨马歇尔,在日记中恶语相向,说道:马歇尔不讲信义,没有政治常识,诚鄙陋之贱丈夫也。
没有美国的援助,加速了国民党军在解放战争中的失败,蒋介石认为输掉这场战争,马歇尔是罪魁祸首之一。结语
短短四年,蒋介石从占据优势到兵败如山倒,原因有很多,李宗仁和马歇尔二人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从根本来说,蒋介石的失败,源于失去人民的支持,国民党内部离心离德,对手是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综合能力要远胜于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