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贺炳炎在延安参加中共“七大”时。见到领衔毛泽东主席,他激动地急忙用左手向毛主席敬礼。

毛主席连忙摆摆手说:“你是独臂将军,以后不用敬礼了!”

紧接着又感叹道:“咱们中国从古至今,有几个独臂将军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育出这样特殊的人才!”

贺炳炎赶紧说:“主席,我没有右手了,但左手还在,部下见了领袖,当然要敬礼的。”

毛泽东听了,微笑着点点头说:“那就特批你用左手敬礼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绘画图-毛泽东与贺炳炎

1913年,贺炳炎出生于湖北松滋第九区刘家场,原名向明言(因父亲贺学文是一户姓向人家的上门女婿),成人后变回父姓,取名炳炎,有“大火冲天”之意。

贺炳炎9岁时母亲病故,因生活所迫,姐姐被送给人家当童养媳,哥哥过继给他人,小小年纪贺炳炎即随父亲贺学文在煤矿当苦力背煤,但因身体太瘦小,体力不支,只能托人说情,到隔壁村松木坪给地主家放牛和干一些家务活。后来因忍受不了地主家严酷的欺压,默默离去,给人杀猪糊口,拜师学篾活,裁缝,打铁等。

贺炳炎从小特别喜欢练武,特别是对他祖辈传下来的那把锈迹斑斑的大刀爱不释手,常常是白天干活,晚上耍刀。后来经朋友介绍,投师于武当一清道长门下学习“玄虚刀法”,在后来的岁月中常练不辍,日臻纯熟。

1929年,练就一身好武艺的贺炳炎怀着一腔报国为民的热血参加了红军,但因年岁太小,当时才15岁而且个子不高,部队便把他留在警卫班干一些轻快的工作,让他扫地喂马,跑腿送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贺炳炎在延安

贺炳炎不甘平庸一心想干大事,到警卫班刚几个月,属于他的机会便来了。1929年7月,贺炳炎被贺龙派去红六师传信,红六师接到命令后从侧面向敌人发起猛攻,敌人大败。但战斗结束后,贺龙却却没有找到贺炳炎,过了许久,贺炳炎才归队,但让贺龙吃惊的是,贺炳炎身后还跟着几十个战俘!原来,贺炳炎在传达完命令归队的途中,刚好和几十个回撤的敌军遇到。贺炳炎孤身一个,手中也只有一把大刀和几个手榴弹。情急之下,他左手提刀,右手高举手榴弹大呼:“缴枪不杀!红军优待俘虏!”那几十个敌人给吓了一跳。但是,一看贺炳炎只是个半大的孩子,而且只是一个人,领头的军官顿时不老实了,大喊道:“弟兄们,不要怕,上!”话音刚落,贺炳炎就立即窜到他跟前,手起刀落,一个照面直接送那个军官回了老家,其他敌人一看:“天呐,身手这么好,这是个练家子!”。贺炳炎虽然个子小但霸气十足,手拿手榴弹大喊道:“把枪放地上,缴枪不杀”,敌人瞬间胆寒,乖乖地把枪放在地上投降了,当了俘虏,贺炳炎过去一数,竟有47个人,刷下了一个人俘虏了47个人的英勇战绩。当时,这件事轰动了整个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47年6月贺炳炎左与廖汉生右指挥攻克环县县城

不久,贺炳炎被任命为骑兵连长。虽然贺炳炎担任了骑兵连长,当时物资缺乏,而且南方少马,大多数时候,他还是步行提刀冲杀。闲暇时,他就教战士们习武,练刀。这一时期,少年贺炳炎,常常把自己想象成古代的英雄。

一次,贺炳炎带领骑兵大队偷袭了空城缴获了一批战马,但返回途中贺炳炎清点人数,发现少了司务长。这时,敌人的大批人马已经进城,如果率队返回,整个骑兵大队都有危险。贺炳炎为了其他战士的安全,他自己毫不犹豫地单刀骑马飞驰入城去找司务长。当时正因找不到部队的司务长心急火燎来回寻找大部队时,贺炳炎看到他后一把将他揪上了马。此时敌军也发现他们两个,面对大批敌人的包围阻截,贺炳炎毫无惧色,挥舞大刀奋力冲杀,颇有古时赵子龙七进七出之势,连斩数十敌军后撕开一条口子,杀出重围。此后,贺炳炎被誉为“红军赵子龙”,此后被贺龙颇为看重,视为可造之材。

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在贺龙的指挥下,从桑植县刘家坪轿子垭地区出发,开始了长征,此时的贺炳炎任红五师师长。在突破澧水、沅江一线的封锁后,红二、红六军团向新化、溆浦发展。但在突破溆浦时,国民党大军也重兵压来。贺龙果断下令:“折向西行,沿着雪峰山山脚,直奔瓦屋塘,从瓦屋塘翻越雪峰山西进贵州!”而此时,拿下瓦屋塘的重任落在了作为先头部队的贺炳炎的红五师十五团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前排左起:贺龙,朱瑞,李井泉,王震,关向应,贺炳炎,甘泗淇

就在十五团快要接近瓦屋塘的东山时,遭遇敌人的阻击,从猛烈的火力来看,对方是国民党正规军。贺炳炎见此情景,命令团长王尚荣到后方向贺龙汇报情况,自己指挥部队作战。

贺炳炎一声大吼:“机枪掩护,都跟我冲!”不幸的是,东山山势太陡,无法架设机枪组织掩护火力。面对着敌人狂风暴风一样的子弹,贺炳炎一挥手,继续匍匐往上冲。只见他躬着的身子在杂乱的灌木丛中时隐时现,不停地往前冲,同时不停地怒吼着。但是,当他再一次直起身子跟身后的战士们高喊“跟我冲”时,身后的同志却发现他是在用左手举着枪,而右手臂整个衣袖都是血淋淋的。离他最近的战士发现他负伤了,大喊:“快来救师长!快来救师长!”后面的卫生员立即冲过来给他包扎,劝他退下前线,但是他说什么也不同意,怒吼道:“前方还在拼杀,一定要拿下瓦屋塘”。

最后,红军拿下了瓦屋塘东山,贺炳炎却躺在敌人丢弃的阵地上昏迷不醒了。听到贺炳炎负伤的消息后立即赶来询问病情。

军团卫生部部长贺彪告诉贺龙:贺炳炎的整个右臂被炸成肉泥状,骨头全碎了,只留下一点皮连着肩膀,只有锯掉胳膊才能保住性命。

贺龙的眼睛红了,深沉地说:“一定要尽全力保住炳炎的生命,你有什么要求,我一定全力配合!”

贺彪说:“我只有一点要求,请总指挥能够保证手术时间。”

贺龙:“你要多长时间?”

贺彪:“至少3个小时。现在医疗器材都转移了,找手术工具也要耽误时间……”

贺龙:“时间我一定保证。我让后卫部队务必坚持3个小时!至于医疗器材,就要你来想办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贺炳炎当年进行手术的地方

不巧的是,当时仅有的一点医疗器械也已驮运转移了,一时半会儿运不回来,贺炳炎的伤情拖不得太久,当下决定找一个农用锯子来当医疗工具。贺彪让人从老乡那里找来一把锯木头的锯子,决定用它来锯掉贺炳炎受了重伤的右臂。为了消毒,他们把锯子在开水中煮了煮。就要动手锯臂了。紧接着另一个麻烦又来了,发现没有麻醉药,当时贺炳炎还昏迷着,医生便在他的眼上蒙了一条毛巾,还让几个战士在边上摁着他,怕他醒来后害怕,乱动。锯到一半时,贺炳炎满头大汗地给疼醒了,他奋力扯掉毛巾,对摁着他的几个战士说:“都靠边点。”又对医生说:“没事,你接着锯吧。”

贺炳炎看到医生的手在轻轻地发抖,却怎么也不敢使劲,他便又鼓励说:“我自己都不怕,你还怕什么?来吧!”说完,把毛巾一口咬在嘴里,然后闭上了眼睛。又开始锯了,贺炳炎紧紧咬着毛巾,豆粒大的汗珠很快就又爬满他的脸。手术前后共用了2个多小时。贺炳炎嘴里的毛巾几乎被他咬烂了。

做完手术,贺龙走到虚弱的贺炳炎跟前俯下身子,心疼地看着他那张因为剧痛而苍白如纸的面孔。贺炳炎含着眼泪低声问贺龙:“总指挥,我以后还能跟着你打仗吗?”贺龙紧紧地握住贺炳炎的左手,用肯定的语气说:“放心,你还有一只手!只要我贺龙在,就有你贺炳炎的仗打!要坚持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影视剧中的贺炳炎

那一年,贺炳炎才22岁,换作今日,还是个上大学的孩子,却要忍受这样的痛苦,我们时常抱怨生活的不公,却从未想过如今的幸福与和平却是革命先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

几天后贺炳炎从病床下来,就迫不及待地学习骑马,他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平衡问题,突然失去右手臂,有时候走路都不稳。之后又开始学左手打枪、练刀,可能是从小就学习武术的原因,贺炳炎学起来相当快,适应之后,左手拿刀,和战士们对练依旧勇猛无双。

1939年9月,时任120师358旅716团团长的贺炳炎奉命在代县雁门关一带伏击日军。贺炳炎虽失去右臂但依旧不改本色,单手持枪上阵,带头冲锋在前,还亲手捅死了一位日本兵,悍勇程度不输当年。此战毙伤日军500多人,毁坏汽车30余辆。海内外报纸称之为“雁门关大捷”,有力地振奋了民族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贺炳炎(左)与贺龙(中)

1955年,北京政府在中南海举行了军衔授予仪式。为了嘉奖曾经在革命战斗中牺牲奉献的将士,国家决定授予他们军人军衔。同时为了激发军队干部的责任感,对有卓越功勋之人,进行了军衔授予和勋章的表彰仪式。贺炳炎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他是唯一的准兵团级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55年,贺龙给贺炳炎颁发勋章

新中国成立后,已经被封为上将的贺炳炎,本可以过上稳定的生活。可惜,贺炳炎无法享受所有荣光。因常年征战沙场,还不到40岁的贺炳炎就经常全身酸痛,数病缠身,经过诊断,他患有多种疾病。医生在给他检查时发现他全身有16处伤疤。为了能够让他日子过得好些,组织上给他拨款盖房子,可他却用这些钱盖了军官宿舍。后来天冷,组织为了照顾他,给他安装暖气片,可他又把暖气片给了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建国后的贺炳炎

1960年,贺炳炎因多种疾病缠身,不幸逝世,年仅47岁,他因此成为了第一个去世的开国上将,也是去世时年纪最轻的一位。他一心为国,心里总惦记着上战场杀敌,总是忽视自己的伤痛。如果他不是耗尽心力,在战场舍身忘我,也不至于在正值壮年时被病痛打倒。

贺炳炎逝世后,他的家属要求将他带回老家湖北省松滋市安葬,可是那些成都的老战友没一个同意的,他们都说葬在成都吧,这样有我们陪着他,想他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结伴去看看他。最后在老战友的哭求下,贺炳炎家属终于同意了把贺炳炎葬在成都。

1960年7月5日,成都军区举行贺炳炎的公祭仪式,出殡那天正好下着大雨,没曾想,竟然有20多万军民自发组织为贺炳炎送行,道路两旁站满了人,大家表情凝重,眼眶湿润,无不伤心难过。

公祭仪式上,其中一副挽联:“身经百战常忘我,一片丹心为人民。”道尽了他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贺炳炎纪念像

贺炳炎活了一世,把上战场打仗看得太重,把自己看得太轻。有这样乐于奉献的将士,是国家的福气,也是人民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