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北洋上将徐树铮的印象都停留在出兵塞北,收复外蒙古的卓越武功方面,对于徐树铮的后来经历了解不多。作为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费尽心机为皖系军阀四处奔走,联络各界实力派人物,力保皖系执政的局面。徐树铮虽然是军人出身,担任过北洋政府的陆军次长,但是其实在历史的舞台上面确实以政治家的身份出席了民国这场盛宴。因其政治能力水平高,时人将其同姓的民国大佬徐世昌和徐树铮称呼为“大徐”“小徐”。随着皖系军阀的倒台,徐树铮本人的落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民国舞台纷繁错乱,今天你上台,明天我下台。为什么徐树铮本人却遭到其他军阀清算,命丧黄泉呢?这就不得不提徐树铮本人做的那些得罪同行的著名事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段祺瑞

徐树铮早年考中秀才,1901年从家乡赴山东投奔袁世凯,开启了军旅生涯。1905年至1910年东渡日本学习军事。他是段祺瑞的心腹谋士,在辛亥革命、洪宪帝制、张勋复辟时辅佐段祺瑞“三造共和”,又在与冯国璋的斗争中引张作霖奉军入关,以巩固皖系权力,并主持“武力统一”。他还成立安福俱乐部,操纵国会选举,活跃于民初政治舞台。后因南征失利及军阀间的不和,徐树铮转向西北筹边。他以武力为后盾,于1919年11月迫使外蒙古无条件撤销自治,回归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并以西北筹边使身份坐镇外蒙,加以经营。1920年夏返回北京,参与直皖战争,败北后逃亡日本。后来他试图扶植段祺瑞东山再起,联络孙中山、张作霖形成反直系三角同盟,曾攻入福建,组织建国军政制置府,但很快失败。1924年以后出国游历,1925年冬回国,欲联合孙传芳和张作霖反对冯玉祥。因徐树铮曾暗杀冯玉祥的舅父陆建章,故冯玉祥对他更加仇视,命张之江在1925年12月30日徐树铮乘火车离京经廊坊时将其劫持并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玉祥

一、假借奉军名义,公报私仇,枪杀北洋元老陆建章

1918年6月14日,徐树铮忽然在天津枪毙了陆建章。

陆建章于6月13日由上海到了天津,他是个主和派的幕后活动者,和各省北洋军阀都有一些直接间接关系,冯玉祥的主和,就和他有关,皖系早已把他当作一个危险人物。

这次督军团又在天津开会,这个会议有不利于主战派的一种趋势,因此冯国璋暗中授意陆建章的长子陆承武把他的父亲叫到天津来,其目的是要利用陆建章说服曹锟重新回到直系来,与李纯合作,把督军团会议转变为有利于冯而不利于段的一种局面。

陆建章到天津后,徐树铮写信请他到驻津奉军司令部一谈。陆建章自恃为现任将军又是北洋派的老前辈,绝不怀疑会有人下他的毒手。他如约而往,徐树铮殷勤地请他到花园密室中谈话,当他走进花园的时候,就有卫士从后面开了一枪把他打死了。

陆建章本人只是在直皖两系之间调停,居然被北洋后辈徐树铮直接枪杀,几乎得罪了整个北洋集团,并直接引发了后续冯玉祥为陆建章报仇而枪杀徐树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建章

二、得罪张作霖,导致直奉联手反皖,直接葬送皖系军阀集团

在著名的秦皇岛劫械事件后,张作霖依约入关,用武力支持皖系中央政府和段内阁执政。皖系中央政府也投桃报李,先后任命张作霖为奉天督军和东三省巡阅使的职务,使得张作霖称霸东北的束缚被解除。直皖两军兵力大致相同,拥有兵力和地理优势的奉系军阀是直皖双方都争相拉拢的对象。从徐树铮借同学杨宇霆之手成功拉拢奉军入关这事可以看出小徐眼光和能力都很不错。但是小徐有两个致命缺点,一是自作聪明,二是目中无人。张作霖因为奉军和皖军的良好关系,任命徐树铮为奉军副总司令。徐树铮凭借此事假借奉军名义枪杀了北洋元老陆建章,使得张作霖大为恼火。徐树铮还私下勾结奉军参谋长杨宇霆冒领奉军军费515万银元,只留给奉军180万银元,将其余本属于奉军的军费挪用给皖军扩充军费,公然喝奉军军血。徐树铮还算计奉军,借奉军总司令张作霖的名义抽调奉军汲金纯、吴俊升七个混成旅南下湖南与吴佩孚交战,意欲等直奉两军筋疲力竭之时,同时抢占两军地盘。直接导致张作霖取消徐树铮的奉军副总司令之职并将杨宇霆逮捕关押。后经段祺瑞出面调解,此事才得以作罢。但张作霖率兵出关回师东北,不再为皖系军阀站台。奉军的离去,直接导致皖系政权从中央到地方的迅速崩溃,与此同时,奉系倒向直系,两军联手南北夹攻进入北京,皖系政府倒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

三、徐树铮看不起混乱局势,妄图浑水摸鱼,葬送性命

皖系政权失败之后,徐树铮先逃亡日本,而后回国担任了一些陆军部的职务,像其他战败下野的军阀一样被政府指派西方各国,考察军事徐树铮回国时,国内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张作霖的奉军互抢地盘,浙江的孙传芳崛起,对抗奉军南下。曾经不可一世的段祺瑞在复出后沦为冯玉祥的傀儡,由“段厉公”变成“段哀公”。徐树铮一心想将段祺瑞推上总统宝座,重掌大权,打算劝说张、孙两家息兵,共同对付有“赤化”之嫌的冯玉祥。冯玉祥得到这些情报,自然感到芒刺在背,再加上七年前徐树铮杀死他舅父陆建章的仇恨,遂对徐树铮萌生了杀心。1925年12月19日,徐树铮自上海乘轮船进京,12月23日在天津上岸,当天乘汽车抵达北京,12月27日身着挂满勋章的大礼服觐见段祺瑞,表示使命完成。此时北京局势日益险恶,冯玉祥打败了奉系李景林,张作霖处死了叛将郭松龄,冯、张双方势必有一场恶斗,因此段祺瑞劝徐树铮早早离京。等到徐树铮启程时,有人在段祺瑞办公桌上放了纸条,上面写道:“又铮万不可南去,去必死”十个字,段祺瑞又连忙派人将纸条递给徐树铮,徐树铮看了后却毫不介意,笑道:“何人阻我,我岂信此谰言?”

1925年12月29日下午,徐树铮在众人送别下乘火车离京赴津。冯玉祥的心腹——京畿警备司令鹿钟麟将这一情况通报在张家口的冯玉祥,并请示该如何处置。冯玉祥对徐树铮的新仇旧恨一时涌上心头,指示鹿钟麟将徐树铮逮捕枪毙。鹿钟麟转达冯玉祥国民军第五师师长张之江执行,于12月30日凌晨2时在廊坊截住徐树铮所乘列车,穿着睡衣的徐树铮被“请”出列车并挟入张营,随即遭枪杀。与此同时,

徐树铮墓冯玉祥将陆建章之子陆承武接到廊坊,让他出现在徐树铮的随从面前,声言该事件是他为父报仇所为,但事后的各大报纸都披露了冯玉祥杀死徐树铮的真相。而段祺瑞虽然对徐树铮的被害感到痛不欲生,惊呼:“断我股肱!断我股肱!”却因处于冯玉祥的控制而无能为力,徐树铮之死也就没人追究了。次年4月,段祺瑞因三一八惨案而辞职,隐居天津,皖系军阀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徐树铮死后,遗体被他的学生段大洪找到,然后由徐树铮的卫士张振声用骡车运到北京,段祺瑞提供棺材,并亲自撰写神道碑,安葬徐树铮于萧县凤家山之原。1945年,徐树铮之子徐道邻以杀人罪起诉冯玉祥和张之江,但有关部门以逾期为由拒绝受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树铮之墓

总而言之,徐树铮如同许多近代人物一样,世人对其是非功过的评说都是毁誉参半、两极分化,且其评价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形象复杂而颇具争议的人物,正如为徐树铮作传的学者王彦民所说,徐树铮“有爱国之心之行,亦有误国之处”,“徐树铮一生毁誉交加,毁者谓其罪大恶极,以致杀之而快;誉者倍称其爱国之至,恐继起者无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