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薇
在蓬莱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画河,它的两岸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从画河西岸不远处的鼓楼大门进去,往西一拐就是一条百米来长的巷子,清代第一位礼部尚书沙澄的故居便坐落在这条巷子中段。
《蓬莱市志》“人物传略”中这样介绍:“沙澄(1620—1696),先世莱阳人,高祖沙通,移居蓬莱。清康熙年间任礼部尚书三十余年,曾为康熙十二年(1673)版《蓬莱县志》作序。《清史稿》有传。沙澄秉性清谨,熟掌故,著有《四书讲义》,引据精详。”
在封建帝王时代,文人追求功名利禄为的就是光宗耀祖,像沙澄这样身居高位、衣锦还乡后大兴土木应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然而秉性清谨的沙澄,只是在老家建了一座与一般大户人家差不多的三进院落。这个院落在上世纪末被拆除大部分,只留下现在这一排五间老屋。
平日里我喜欢散步,每次走到这里,我总是放慢脚步,轻轻踩着巷子里的石板路,目光落在南边与沙澄故居一墙之隔的戚府后花园和戚家祠堂,脑子里浮想联翩,想象着沙澄故居原来的模样。但这样只是徒增遗憾,失去的已经失去,眼前这排老屋越发显得珍贵。这座历经风雨侵蚀的老房子,没有复杂的设计,给人的印象是大方古朴,但细看门框上两个莲花形的门簪,雕刻得十分精细。那两朵含苞欲放的莲花,下面衬着金属底座,虽然颜色失了光泽,仍掩不住骨子里的雅致。
站立于这座老屋前,我心里总会油然生出一种敬意。其实撇开很多因素不谈,我真正敬仰的是沙澄超凡的才华。想那沙澄进士及第时才26岁,那是多么美好的年华,年少得志,青云直上,靠的全是自己的才智。身为文官的沙澄,一生著述颇丰,可惜多已失传,不过终究还是为世人留下一些文墨:沙澄为家乡纂修的康熙版《蓬莱县志》亲笔作序,翰墨留存至今。
沙澄身居高位,却心系桑梓。据蓬莱阁现存的沙尚书功德碑铭记载:康熙二十五年九月,沙澄携同陪访的山东布政使官员,巡视家乡蓬莱,曾捐资修缮蓬莱阁、龙王宫、海神庙等,其善行记入清《蓬莱县志》:顺治十七年蓬莱重修开元寺,沙澄为开元寺题词碑记,义举,被地方勒碑铭记。碑铭至今还保存于蓬莱阁白云宫的老戏台南。
从沙澄留下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家乡怀有的深厚感情,《蓬莱阁志》载有沙澄的诗作:“海上层城城上楼,倚栖长啸动清秋。惊涛远拍三山树,片石平分万里流。风迅中天横独鹤,烟凝绝岛舞潜虬。披襟不尽登临兴,浩渺余情寄十洲。”这首吟咏家乡景物的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愁绪。沙澄作为清朝的第一位礼部尚书,虽然平平稳稳直到终老,但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他内心深处的寂寞又有谁知?披衣登高远望,心中思绪万千,无法诉说的愁绪只能寄于这浩瀚无边的大海,作者将秋日登上蓬莱阁的见闻与缥缈的神话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读来颇有趣味。
沙澄去世后,葬于蓬莱城南的三里沟村,他的墓地后来被损毁,但如今在蓬莱一提起沙家茔所在地三里沟,人们都说是风水宝地,也曾听几位教师朋友说过,三里沟的孩子个个聪明,就因沙尚书曾埋葬于此,将文脉气息留在了那里。
不久前的一个清晨,我又经过沙澄故居,忽然被一阵诵诗声吸引,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个孩子在排练节目,驻足观赏片刻,心想孩子们可真会选地方,在这里排练诵读,也许就是喜欢巷子里氤氲的书香气息。
“心闲何必在深山,自家庭院听秋风”,我脑子里突然蹦出这两句诗,其实在海边这个安静水润的小城里,无论走在哪一条充满尘世烟火的街巷里,都会有一缕风雅气息飘然而至。
(本文作者为山东省作协会员,现居蓬莱,退休前在教育部门工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