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会师,毛主席挨个接见了四方面军的优秀将领,当他与红九军政委陈海松握手时,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毛主席,也不免得有些惊讶。
因为陈海松,实在是太年轻了,这一年,他才21岁,毛主席惊叹道:“红一方面军的干部也年轻,可还没有像你这样年轻的军政委呀。”
林彪当上红四军军长时,已经是23岁,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将林彪视为红军中的“明日之星”,觉得他将来一定能够成为军中最优秀的将领,后来林彪果然没有让人失望,他成为了共和国排名第三的元帅。
陈海松虽然是在红四方面军任职,但他的能力其实并不输于林彪,甚至他当上军级干部时,比林彪还年轻,仅20岁,就已经是红九军政委了。
最让人惊叹的是,这个时候,陈海松参军也不过4年时间,4年前,他当过许世友的勤务兵,可仅仅4年,他就成为了许世友的上级领导。
陈海松是湖北大悟县人,他是“苦坛子”里长大的娃娃,少年时期,由于母亲早逝,婶婶将他收在膝下,视为已出,这才有了他美好的童年生活,此时的中国正进行着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红军在大悟县组建苏维埃政府后,16岁的陈海松当即报名参加了童子团。
童子团不如红军队伍更激励人,因此不久,陈海松就转到了红军,当上了红12师34团的一名普通战士,巧合的是,这一年正好担任营长的许世友勤务兵牺牲了,他要再挑一位,就选中了陈海松。
陈海松年龄小,但是学习能力很强,许世友爱才若渴,他相继教会了陈海松很多的东西,两人之间,年龄尽管相差近10岁,可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亲密的战友。
此时战争频繁,急需各种人才上位,陈海松在许世友身边待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调离到别的岗位了,后来,他先是当班长,又是连长,团政委等职。
陈海松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他不仅能指挥打仗,而且在政治工作中也相当有能力,行军打仗之余,陈海松常常组织有文艺特长的战士演一些节目,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因此,战士们对陈海松都很喜欢,大家的士气也是节节升高。
面对无止休的战事,陈海松从来没有喊苦,也没用喊累,而且他往往在最艰难,最困顿的地区坚持与敌人作战,川陕苏区反“围剿”中,陈海松已经是团政委,尽管敌我力量相差较大,但陈海松硬是带着战士们与敌人周旋三个月,并最终粉碎敌人的进攻。
徐向前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他对人才是相当敏感的,陈海松表现出来的优秀军事指挥能力,当然是受到了徐向前的关注,所以,在不久后,徐向前亲自点名,让陈海松担任了红25师的政委。
红25师的师长,正是陈海松当年的老领导,许世友。
那一天,上级通知许世友给他派来一名政委,但是没有说名字,许世友为了表示对政委的尊重,专门带着全师的干部在院子里等待。
过了一会儿,马蹄声响起,远远便有两个人骑马归来,两人越来越近,等许世友看清楚马上的人,却是瞪大了眼睛,好像很熟悉。
等陈海松径直走近了,许世友似乎有些不太相信,他上前握手说道:“政委,我没看错吧,你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陈海松紧紧握着许世友的手说:“老领导,您没看错,我就是那个当过您勤务兵的陈海松。”
对于曾经的战友,现在的搭档,许世友也高兴万分,他们本就有默契,因此这一次的搭档,对两人来说毫无问题,在他们的亲密配合下,红25师是百战百胜,接连为革命做贡献。
将陈海松派往25师,是徐向前的一次考验,事实证明,陈海松完全是有能力,有智慧的人,他通过了考验,因此,徐向前也决定给陈海松加加担子,要他提拔为红九军的政委。
红九军是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军之一,陈海松当政委时,才20岁,许世友也升官了,但他是副军长,也就是说,从级别上来讲,陈海松要比许世友高。
4年前,陈海松还是许世友的勤务兵,4年的时间,他就成为了许世友的上级。
要是一般人,或许很难接受,但是许世友是个坦荡,光明的人,他并没有闹什么情绪,反而是将陈海松视为骄傲,他对陈海松很是推崇。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连毛主席都惊叹陈海松的年轻,对这位政工人才,毛主席也很青睐,觉得他的前途很光明,只可惜的是,后来在西路军西征时,陈海松最终“折戟沉沙”
当时仅剩的3000余名红九军战士负责掩护,部队驻扎梨园堡时,敌人很快追了上来,并发动了攻击,由于敌我力量相差较大,部队失败成为了时间问题,为了保留革命火种,陈海松命令九军保卫局长陈宜贵带人撤退。
陈宜贵摇头说必须让陈海松先走,陈海松怒气冲冲:“让你走,你就走,别婆婆妈妈。”
听到政委的话,陈宜贵难过的流下了眼泪,他知道陈海松将生的希望递给了自己,后来,陈海松“果然”在战场上英勇牺牲,这一年,他才23岁。
陈海松的牺牲,让徐向前悲痛不已,他为这位天才少年的离开感到遗憾,如果陈海松不牺牲的话,在之后,他一定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只可惜“时也命也”,徒留后人感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