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庐山会议后,林彪代替彭德怀成为了国防部长,这让副部长陈赓心里很是压抑,郁郁不乐的日子中,他挥笔写下了一篇题为《在祖国南部边疆的三次迫歼战》的文章。
只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篇文章,却是在1979年以后,才得以公开发表。
只因为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当时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种部署。这种部署是违背毛主席的战略方针的,如果按这种部署,白崇禧集团就会从雷州半岛逃跑了….…”
这个有人,其实指的就是当时大权在握的林彪。
关于文章中所记述事情的缘由,要追溯到1949年,但要说陈赓与林彪两人,早在1927年南昌起义时,他们就认识了。
南昌起义时,陈赓是营长,林彪是排长,部队撤往广东的途中,陈赓奉命率部阻击敌人,正在他举枪瞄准敌人时,忽然瞥见旁边一个瘦弱的身影溜了出来。
陈赓定睛一看,大喊道:“林排长,你要到哪去?”
此时正巧一颗炸弹在不远处响起,林彪惊魂未定,他看到陈赓,赶忙说道:“营长,我们连长都牺牲了,我们撤吧。”
陈赓大怒:“没有总部的命令,谁也不许撤退,我现在命令你为代理连长,带着人冲。”
林彪看起来有些委屈:“营长,我们没什么人了啊。”
陈赓脸色一变:“不行,那也不能撤退,你再说这些话,我就枪毙你。”
林彪浑身一惊,连忙望向周围,他最终哀叹一声:“冲啊,冲啊.......”
时间一晃,20多年过去了。
1949年5月,在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下,陈赓领导的二野四兵团暂时划分为林彪的四野指挥,多年前的下属,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上级,四兵团副司令员郭天民看了陈赓一眼,两人悄悄走出了司令部。
“司令员,你的心里有没有什么想法?”郭天民问道。
陈赓倒是坦然一笑:“过去的个人不愉快就不说了,既然中央军委已经做出了决定,我们就按党的指示办。”
郭天民点点头:“你说的对。”
陈赓补充道:“四野的底子主要是来自中央苏区,我们的底子是红四方面军,应该称他们为老大哥。”
郭天民表示同意,他还说:“对,就让部队战士称四野为老大哥。”
只是,陈赓,郭天民两人没想到的是,他们如此的配合,却迎来了“当头一棒”
不日,一位身着崭新军装的联络副官来到了四兵团司令部,他并没有客气,直接将林彪的指示传达,说以后林彪直接指挥要到师部。
陈赓很是不能理解,这不就是越级指挥吗?
不过考虑到具体情况,陈赓最终选择了柔和的回电:“我们各师电台少,不宜都沟通联系。”
这是个小事,陈赓也没有太在意,可让陈赓,郭天民没料到的是,不久,林彪却是下发了新的命令,他要求四兵团渡赣江经宜春,进入湖南醴陵、衡阳、株洲一线,与白崇禧的主力决战。
按照林彪的命令,四兵团只能侧击白崇禧的尾巴,而且正值夏季,也要考虑部队的行军,打疲劳战,这是不可取的。
四兵团诸位军长都很反对,郭天民也不理解,但正巧陈赓不在,所以他也是郁闷地说:“等司令部回来再说吧。”
陈赓很快就回来了,他直接表示,仗不能这样打,因此,他给林彪发电,不同意这个计划。
林彪性子很倔,他也很快回复陈赓,说自己不同意更改计划,陈赓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战士们去送死?他也不可能去执行这个并不完整的计划。
思来想去,陈赓将报告打到了中央军委处。
毛主席对林彪和陈赓是了解的,当然,他并没有考虑林彪与陈赓的个人恩怨,就事论事,毛主席当即回电,表示支持陈赓,不能按林彪的计划办。
从1949年5月陈赓率领四兵团划分为林彪指挥,到12月,陈赓虽然只与林彪短短合作了7个月的时间,但他们之间的分歧,并非只有这一个。
广州解放后,有部分敌军逃往广西,除此之外,广西白崇禧集团也做好了与我军决战的准备。
很快,陈赓收到林彪的命令:“广州敌军逃窜,你部不要追击,逃敌我将另遣部队合围。”
对林彪的计划,陈赓是同意的,只是他不理解的是,四兵团不追击敌人,完全可以拿下余汉谋等残敌,为什么不这样做呢?若是第四兵团重新集结,再转往桂林、柳州地区,受命堵截白崇禧集团,不仅会失去追敌的大好时机,也不一定能赶上围歼白崇禧的行动。
陈赓再次与林彪有了分歧,还是老一套,陈赓再次将消息汇报给了党中央。
毛主席很快来电表示了同意陈赓原来的计划,追击敌人,林彪没办法,只能同意,但是随着陈赓指挥各部奋勇追击逃敌时,林彪却再次下了命令,不允许陈赓率部追击敌人。
陈赓很难理解林彪这个命令。
如果停止追击,敌人不就跑了吗?退一步,如果这些敌人逃到海南岛,岂不是给我军之后解放海南岛增加难度吗?因此,陈赓并没有听林彪的命令,而是下令让部队抓紧时间追击。
这件事对陈赓印象深刻,也也是文章开头提到的,为什么陈赓会在文章《在祖国南部边疆的三次迫歼战》中写那么一句话。
在广西的白崇禧集团,根本不是解放军的对手,广西很快解放,时间已经是1949年12月。
此时,中央军委也下达了命令,既然四兵团已经完成了南下追敌的任务,那么四兵团也就不用再归属于四野节制了,可以回到老部队二野。
就这样,陈赓与林彪短暂的合作,终于结束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