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张子剑

水面上波光粼粼,红树林随风摇曳,飞鸟在浅滩觅食……走进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湛蓝的天空下,蓬勃的生命力在此蔓延。

近日,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完成,为这片珍贵的湿地赋予了专属的“户口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民网记者 张子剑摄

同时,作为“数字中国”的孕育地和“数字福建”先行实践地,福州近年来在实景三维建设和应用方面持续发力,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应用场景。

近年来,福州自然资源部门在改革发展上下功夫,为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书写下新篇章。

闽江河口湿地自然资源“登簿上户”

这片位于福州市长乐区潭头镇的广袤湿地,总面积达2135.83公顷,不仅包括了广阔的海域、陆域和无居民海岛,还涉及河口浅滩、潮间带沙滩、泥滩、盐沼、红树林沼泽等多种湿地类型,是众多濒危动物物种和丰富水鸟资源的栖息地,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使得确权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为此,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主动靠前,带领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长乐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据《福建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对照福建省人民政府代理履行清单,启动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确权工作流程。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商请多部门协作,审核登记单元界线、森林状况、水流状况、湿地状况等内容,结合调研走访、实地勘查,经多重套合修正,在“一张底图”上成功划清了权属界线,有效解决了资源交叉重叠、类型认定不一、权属界线不清等问题,确保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的现势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给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登簿上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民网记者 张子剑摄

作为福建省首宗复合型自然资源“登簿上户”,此次确权登记全面摸清了闽江河口湿地各类自然资源的质量、数量和保护要求,通过法律手段公示明确其权属、用途及生态保护要求等,为自然资源的分类施策、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前提。

“这不仅有助于调动权利主体保护自然资源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推动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监管,为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确权登记处处长黄一珍说,“接下来福州将进一步落实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持续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为有效保护、监管自然资源和行使所有者权益提供产权依据。”

实景三维建设为城市资源注入新活力

确权登记保障了自然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而实景三维则通过提升管理效率和创新应用场景,促进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两者的协同作用最终指向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截至目前,福州已实现全市域1.2万平方千米地形级三维模型全覆盖,全面建成县(市、区)主城区700平方千米城市级实景三维以及中心城区400平方千米单体化城市三维模型,完成海峡会展中心等区域部件级实景三维建设。

“这些成果构建起了福州数字城市的坚实框架,为自然资源管理等众多领域提供了高精度、可视化的数据基础。”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测绘管理处处长叶莉莉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州城市实景三维图。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在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福州建设了福州新区智脑项目,打造188平方公里“全空间、全链条”的实景三维数据底座。通过这一数据底座,一图总览新区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全立体空间,构建了新区全景、规划蓝图、建设管理、生态绿城、民生服务等五大专题应用平台,提升了新区资源监测和管理决策水平。

在水系管理方面,福州以实景三维构建城区水系治理数字孪生场景,完成107条内河城市级、30余座排涝闸站部件级三维建模,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水系科学调度系统,打造监测、预警、调度三大体系,实现“多水合一,厂网河一体化”管理,在2023年“杜苏芮”“海葵”等台风期间,该系统基于实景三维实时提供设施运行和水情水患情况,辅助科学决策,提高排水防涝应急处置效率和调蓄效益,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数字文旅领域,福州利用倾斜摄影、激光扫描、AI等技术对严复故里实施一万平方米部件级实景三维建模,打造严复故里元宇宙研学场景这一文化IP数字孪生空间,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科教体验。

“我们将自然资源确权与实景三维建设协同推进,沿着这一改革之路前行,向着建设生态文明和数字福建的目标不断迈进。”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