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军队制度,主要由八旗和绿营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绿营以汉人为主。在清朝入关后,清廷采取汉族大臣的建议,在每个省都设立驻守军队,这就形成了绿营。绿营为清政府快速统一、巩固政权,发挥了八旗所不能取代的作用,甚至于在西北地区,还成为了主要的边防力量。
但是清政府出台了多种不利于绿营发展的政策,从兵力、职责、装备、晋升等四个当面来限制绿营发展,加上绿营自身沾染上腐败习气,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败。经历了白莲教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绿营已经成为了存在感很低的部队,让位于新制度下成长起来的勇营,直至退出历史舞台。而从绿营的兴起到衰败,我们可以看出军事制度的变动,对清朝造成的影响。
绿营的建立
清军在1644年入关时,他们的全部兵力总计不过18万,这还包括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如果再扣去留守东北的部队,那么清军入关的兵力在面对李自成的起义军、南明政权等多方武装时,显然是捉襟见肘的。
在清军入关前期,八旗兵起初还是绝对的主力,但是他们人数太少,不仅要对付南明政权,还要四处镇压百姓义军,经常要疲于奔命。那么问题就来了,清军是怎么以这么少的兵力做到席卷全国的呢?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绿营。绿营是由投降的明朝军队改编而成,由于这支新收编的军队用绿色的旗帜做标志,所以被称为绿营兵。绿营兵可以说在清军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顺治四年山东农民起义,当时的监察御史就记载说,八旗兵往西南进军,义军就溜到东北,等到好不容易赶上了,义军又钻到了山里。针对这样疲于奔命的情况,一个原明朝将领刘武元就对顺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就是“得一省必镇定一省”。
这里的“镇定”,就是说每次攻下一个省份,就在这个省内建立一个军事单位,也就是“镇”,用来镇守当地,这样不仅能平叛省内的叛乱,如果旁边的省发生了叛乱, 他们也可以就近支援。
这样的建议被顺治所接纳,但是兵源从哪里来呢?清朝没那么多满人来镇守,所以就地取材,在投降的明朝军队的基础上招募汉人,然后编成绿营。等到了顺治后期,绿营就增长到了80多万人。到了康熙年间,清朝18个省份共建立了54个人绿营镇,最多的省份比如广东省就有8个绿营镇。
绿营的作用
对于中原王朝和草原王朝来说,战斗力是有很大悬殊的,根本就在于草原王朝的骑射能力远远强于中原王朝。而对于清朝的八旗兵来说也是这样,他们骑射也非常优秀,明朝在东北平原和八旗兵打野战的时候经常打不过。
但是等八旗兵入关后,地形就要复杂得多,比如在西南山地丘陵地带,马爬不上山,丛林里又射不了箭,八旗兵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而生活在这里的汉人显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地理环境,能发挥出来的战斗力也要高于八旗兵。
再比如顺治十六年时,郑成功攻打南京,就是绿营兵出城打退了郑成功。在这一战后,郑成功再也无力进攻清朝。而郑成功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从此民间的反清复明力量也就失去了主心骨,彻底断送了推翻清朝的希望。
另外在康熙十三年平三藩的岳阳之战,命令八旗兵去切断吴三桂的水路粮道时,八旗兵百般耍赖推诿,以风浪大船只过小为由,就是不去。又命八旗兵去攻城,结果没有一个敢冲锋的,鸣金收兵的时候,反而“三军欢声如雷”。最后之所以拿下岳阳,还是因为让绿营兵当先锋,然后八旗兵跟在后面。
这个时候八旗兵的战斗力已经不行了,康熙他老人家也看出来了,但是他还是要面子地说:自古汉人作乱,都是汉兵去平叛。我不主张让满族军队上阵,很容易破坏团结嘛。
再后来绿营兵的作用就更大了,已经成为了绝对的主力。比如乾隆五十二年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参战的绿营兵有1万人,八旗兵只要一百人。咸丰年间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八旗也只是占到了绿营的十分之一。
削弱绿营的兵力
虽然清朝皇帝们用绿营兵打仗顺手,但是毕竟满汉分别,他们心里还是时刻防备着汉人的,所以这样几十万规模的汉人军队,必须要加以限制。至于如何限制,清朝一共用了四招。
一、分兵
不是兵力太多吗,那分兵就是最直接的。因为在康乾时期,绿营的兵力达到了60多万,而八旗兵只有20多万,所以清朝就想出一招,就是把一个省的“镇”分成多份,比如康熙时期四川的绿营兵有1万5千人。然后分为四个“镇”,这样人数就相应分散成了四份。再比如前面所说的省份中“镇”最多的广东省,一共有八个“镇”。
二、分散职能
我们说军队就是用来打仗的,警察就是用来维护治安的,但是绿营就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军队,因为不仅要做差役任务,比如押送犯人、把守城门、护送漕运、看守皇陵,甚至就连巡查河堤、修补水沟、管理码头的事情都要绿营来做。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将绿营变成一个军队、警察、差役大杂烩,虽然表面上有60万大军,但是真正用来上阵打仗的,就远没有那么多了。
三、武器装备
熟悉历史的朋友也许都对清朝的武器装备落后于外国感到不可思议,毕竟当年清军入关的时候就和明朝大炮打的你来我往,为什么上百年过去了,火器不仅没有发展,反而有落后的趋势呢。这就和清朝限制绿营这样的地方军队有关系了。
清朝为了形成武器优势,就将好的武器给八旗兵使用,差的武器给绿营兵使用。而且为了不让火器的制作工艺流传出去,就藏着掖着,导致藏着藏着就失传了。
可想而知当时的绿营装备有多差,一个省的绿营编制上一共没几门炮,而且一般都是锁在仓库里的,想拿出来用都不会用。当然绿营的步兵营里,还是装备了鸟枪的。在雍正年间,绿营兵有一般是拿着鸟枪的。但是拿着鸟枪的兵,晋升的前途反而更低。
四、内部晋升机制
清朝很清楚如果让这些打枪打的好的人当了官,就会起到带头作用,让更多的绿营兵放下弓马刀枪,而去学习火器,这样久而久之,擅长骑射的八旗兵就更不是汉人的对手了。
所以清廷规定,绿营兵的军官绝对不能从鸟枪兵、炮兵里晋升,就算立有战功,也不给奖励,晋升更是不可能。只有那些干得好的弓箭兵,可以晋升为马兵,而干得好的马兵,才可以晋升为军官。
当然除了上述四点原因之外,绿营兵的战斗力下滑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自身的腐败。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和八旗兵一个道理,时间久了兵油子就多了,各种社会腐败风气也就带进了军队里。比如在乾隆晚年有一次御驾阅兵,结果就在乾隆眼皮子底下,绿营骑兵竟然有从马上摔下来的。至于嘉庆以后,腐败现象就更严重了,战斗力也就更不用提了。
绿营的没落及其影响
在乾隆晚年到嘉庆年间发生的白莲教起义,彻底暴露了绿营兵的衰弱。当时起义军主要集中在陕西、四川和湖北三个省,而陕西、四川的绿营兵恰恰是实力最强的,人数达到了整个绿营系统的20%。但是这么多的兵,用了9年时间才镇压了白莲教起义,这还是在其他省份调兵支援的情况下。
仗打成这个样子,大老板肯定是不高兴的,9年的时间里清政府一共花费了2亿两白银,把家底都掏空了,这也导致了勇营的建立和绿营的没落。
之所以会勇营的建立,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钱。当时勇营的军饷比绿营要低很多,同样的兵饷可以招揽更多的兵,而且勇营的兵都是就地招募,在家乡附近作战,保护自己的家人老小,所打仗积极性也比绿营高很多。
而这样又反过来造成了恶性循环,既然花钱少招揽的兵多,所以各地都把绿营的兵饷挪给了勇营,相对应的拿不到兵饷的绿营,战斗力和士气就进一步下降。
等到了50年之后的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绿营就彻底地垮了。比如当时新疆因为没有建省,所以也就没有绿营编制,它的驻防任务就要由陕甘绿营派兵去执行,派出的兵5年换一次班。可是太平天国期间,之前去新疆的驻防兵几乎就没回来过,因为陕甘没有新兵可以派去换岗了。
据统计,在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的绿营都已经没有建制了,山西、直隶的绿营还有兵,但是也发不出衣服和武器了。朝廷也想过重建绿营,但是根本没钱发兵饷,欠的最多的省都有5年了,就算最少的也有两三年了。要是让绿营旧部都回营,朝廷连欠的兵饷都拿不出来。
因此,浙江、江苏等省,率先上奏朝廷,明确表示那些被打散的、开小差的、养伤后想回来归队的,我们统统不接收了,绿营编制自生自灭算了。之后,其他省份也纷纷效仿。虽然朝廷想要按照旧制度重建绿营,但是各省根本不推行,就算表面上进行所谓“重建”,实际上都进行了改革,换成了勇营制度。
至于朝廷为什么喜欢绿营制度,不喜欢勇营制度也很简单,因为绿营的军饷、调度等都掌握在朝廷手中,即使是小兵的档案都是由兵部管理的,将领也是由朝廷任命的,将领调走后,兵势不随将走的。但是到了勇营制度,一切都反过来了。兵是将领招的,粮饷是将领给的,军令是将领下的,这样一来兵就成了将领的个人武装,朝廷就控制不了军队了。
结语:清朝统治者从制度层面对绿营的防范打压,导致这支原本应当成为国防主力的军队,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而绿营的衰落造成的军事力量真空,又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样的汉族官员提供了成长空间,他们凭借着地方武装起家,成为封疆大臣,又反过来影响了清朝的政治格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