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史湘云说:“真名士,自风流。”陈寅恪先生在悼念王国维的词中写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直觉得,民国和魏晋颇有相似之处,都是新旧交变、思想自由,出乱世华章的世道儿。有许多学贯古今、中西俱得的大师、大儒、狂人与斗士,也颇出些放逸不群、风神怪诞的人物怪杰。有的淡泊,有的进取,有的有林下风,有的则是顽童气,学人在报纸方寸之地热闹的争驰、反讥与自辩,自由与思想大概皆得所见了吧。

至于行事温润,犹如谦谦君子式的名仕,言行举止风趣幽默,固然能让人好感,只是与国何益,与他人何益?真名仕,不是为自己装B,而是为国为民!文人的骨气,是灵魂的骨头。一个人必先有灵魂,然后才可能有骨气。那些令人敬慕的文化大师们,已经远去。那时的他们,有知识,也更有情趣;有性格,也更讲人格和品格;教学相长;不独守三尺讲台,更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文人独特的风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顾维钧

史学家唐德刚评价,“细察全部近现代中国外交史,我国外交人员,真正出了大风头,也只此一次。”这就是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顾维钧面对列强的霸道,不卑不亢,直面豺狼虎豹敢于说“不”,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赢得中国人一致的敬仰!在此后20年内,顾维钧纵横在国际外交界,不畏强权,为国争光,创造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奇迹,书写了“弱国也有外交”的神话。客观的说,顾维钧本人的风度,只是小风度,他为国而争的风度,才是真正的大风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邵洵美

对于这个人,相信知之者甚少!其实,这是一个大牛,因为他被誉为“民国孟尝君”!他的外祖父叫盛宣怀,他的叔外祖父叫李鸿章,他的妻子是盛宣怀的孙女......总而言之,此人身份显贵。然而,邵洵美一生遵循的却是“钞票用得光,交情用不光”,所谓“钱是王八蛋,没了可以再赚”。所以,他就犹如孟尝君一样,朋友有难,立即帮忙。邵洵美帮助很多人,不乏有鲁迅、郁达夫、沈从文等!客观的说,邵洵美为人热情、坦诚、仗义,做人优雅有风度。在当时上海滩文坛,邵洵美拥有一大批左中右的朋友。可见此人的名仕风范,现在还能见到这样的“有文化的冤大头”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刘文典

关于刘文典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略有了解!其中,为学生之事硬是踹飞蒋光头,以至于被抓起来关了几天。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此人性格倔强,不畏强权。其实,此人还有一个特点,即:狂傲!刘文典是研究《庄子》的专家,刘大师上课的开场白是:“《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狂不狂?这还没完!抗战期间,日军轰炸重庆,刘文典跑防空洞,遇见作家沈从文,便大声喊道:“我跑防空洞,是为《庄子》跑,我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跑什么?”无论是踹蒋光头,还是为人狂傲自信等,无不透露出真名仕风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章太炎

章太炎先生是国学泰斗,很有名士派,门下弟下皆是人杰。太炎先生昔年因痛骂袁世凯遭了软禁,竟负气欲绝食,大概是不食“袁粟”,后友人终以佳肴诱得先生不致成了饿孚。太炎先生与蒋中正的公案也颇被时人趣谈,蒋公多方拢络讨好章太炎不得,一次在酒楼得遇,蒋坚持用车礼送章太炎,章太炎不受,蒋无奈,为圆场转而顺口提及欲将已之手杖赠之,太炎先生对这手杖倒颇中意,一句话不说,拿了就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蔡元培

蔡元培一生辞职无数次,其中仅在北大校长任上就先后多次辞职。他1917年1月4日到北大就职,7月3日就向黎元洪总统提出辞职,抗议张勋复辟。1918年5月22日,为抗议'中日防敌军事协定',又向大总统提出辞呈。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为抗议逮捕学生,于5月8日提交辞呈,9日悄然离京。这次辞职引发广大师生挽蔡大行动,北京各大专学校校长于5月13日齐上辞呈。1923年1月17日,蔡元培再度愤而辞职,次日他在《晨报》刊发辞去北大校长职务的声明:元培为保持人格起见,不能与主张干涉司法独立、人权之教育当局再生关系,业已呈请总统辞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之职,自本日起,不再到校办事,特此声明。蔡元培的几次辞职,诞生了两篇杰出的宣言:《关于不合作宣言》和《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前者为了正义,后者为了自由。1919年6月15日发布的《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掷地有声: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德意志帝政时代,是世界著名专制的国家,他的大学何等自由。那美、法等国,更不必说了。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拘束,是很不自由的。我进去了,想稍稍开点风气,请了几个比较有点新思想的人,提倡点新的学理,发布点新的印刷品,用世界的新思想来比较,用我的理想来批评,还算是半新的。在新的一方面偶有点儿沾沾自喜的,我还觉得好笑。那知道旧的一方面,看了这点半新的,就算'洪水猛兽'一样了。又不能用正当的辩论法来辩论,鬼鬼祟祟,想借着强权来干涉。于是教育部来干涉了,国务院来干涉了,甚而什么参议院也来干涉了,世界有这种不自由的大学么?还要我去充这种大学的校长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马一浮

孙传芳自认东南五省联军统帅,驻扎杭州。有一次,他慕名前来拜访马一浮。马一浮不肯会见。家人鉴于孙传芳的权势,觉得不必搞得太僵,便打圆场说:'是不是可以告诉他你不在家?'马一浮断然说:'告诉他,人在家,就是不见!'弄得孙传芳只好悻悻而返。抗战期间,马一浮在重庆办起复性书院。有一年,孔祥熙的母亲去世,丧事办得极为铺张,一些附庸风雅的权贵还想要马一浮写一篇歌功颂德的墓志铭。他们先是派了一名副官找到马一浮,毫不客气地说:'孔部长的太夫人去世,请你写一篇墓志铭,要赶快写成。'马一浮客气地回绝:'老朽已经年迈,久不执笔写文章了,请回复孔部长,恕难从命。'来人怏怏而归。过了几天,一位秘书又被派来。他说话客气多了,先是颂扬马老的道德文章,然后说明来意,说孔部长对母亲如何孝顺,恳请您老写一篇墓志铭。马一浮久不吭声,来人又说:'孔部长绝不会让您老白写的,准备送您黄金若干两。'马一浮听说金钱交易,霍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冷冷地说:'我虽一介寒儒,但从不为五斗米折腰,你请回去复命吧!'秘书也是无功而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潘光旦

潘光旦1935年起兼任清华大学教务长,负责全校的教学组织工作。他工作认真负责,不徇私情。有一次,安徽省主席刘振华想让他的两个儿子来清华旁听。因他的要求有违清华校规,潘光旦回信婉言拒绝,信中说:“承刘主席看得起,但清华之所以被人瞧得上眼,全是因为它按规章制度办事。如果吧这点给破了,清华不是也不值钱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熊十力

蒋介石过50岁生日时,特地让邵力子出面请熊十力到总统府祝寿,想利用'熊圣人'的名望来为自己涂脂抹粉。寿宴开始时,熊十力旁若无人,毫不谦让地坐了正席,狂饮饱食一阵后,故作疯言醉语。酒酣之际,众高官显贵争相写贺词为蒋歌功颂德。轮到熊十力,他哈哈大笑了一阵后,挥毫疾书了一首《倒宝塔诗》:

脖上长着瘪葫芦

不花钱买篾梳

虮虱难下口

一生无忧

秃秃秃 净肉

熊十力写罢,又是一阵狂笑,提着裤子装着急解手的样子夺门而出,扬长而去。蒋介石,面红耳赤,哭笑不得,但对这位名重一时的'熊圣人'也无可奈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马寅初

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抗战期间担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兼中央大学经济系主任,多次在公开演讲中指责孔祥熙大发国難财。1940年他给陆军大学将官班讲抗战财政问题,他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存亡的严重关头,全国上下应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心同德、共赴国难。但是现在不是这样,现在是'下等人'出力,'中等人'出钱,'上等人'则既不出钱,又不出力,囤积居奇,发国难财。还有一种'上上等人'依靠权势,利用国家经济机密从事外汇投机,大发超级国难财。这种猪狗不如的'上上等人'就是孔祥熙和宋子文之流......必须把孔祥熙、宋子文撤职,把他们不义家财拿出来充作抗战经费。马寅初连续发表文章与演讲,揭露国民党的腐败,痛斥孔宋之流的无耻,使国民党政府大为头疼,也遭到很多权贵的忌恨。一天,蒋介石召见重庆大学校长叶元龙,狠狠训斥他:'你真糊涂,怎么可以请马寅初当院长?你知道他在外边骂行政院长孔祥熙吗?他骂的话全是无稽之谈!他骂孔祥熙就是骂我。'末了,蒋介石说:'下星期四你陪他到我这儿来,我要当面跟他谈谈。他是长辈,又是同乡,总要以大局为重!'校长怕碰钉子,让侄子去向马寅初转达蒋介石的意思。马寅初一听,火冒三丈地说:'叫我去见他,我不去!让宪兵来陪我去吧!'又说:'文职不去拜见军事长官,没有这个必要!见了面就要吵嘴,犯不着!再说,从前我给他讲过课,他是我的学生,学生应当来看老师,哪有老师去看学生的道理!他如果有话说,就叫他来看我!'蒋介石知道后很生气,又无计可施,只好对校长说:'我是想同他谈谈经济问题。你回去告诉他,以后有时间,随时都可以来找我。'但马寅初始终置之不理。孔祥熙为了拉拢马寅初,想请他出任财政部长,也遭到他了的严词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乔大壮

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总参谋长白崇禧聘请著名教授、翻译家乔大壮当参议,并讲明不过问政务,只做些不相干的应酬文字。有一次,白崇禧将乔大壮的文稿改动了几个字。乔大壮立即面见白崇禧,严厉指责:'阁下是总参谋长,我是中央大学文学教授,各人自有一行。如果你能改我的文字,我也改你的作战计划,行不行?'白崇禧无言以对,只得把改过的文字又改了回来。

在缤纷多彩的民国年间,大师层出不穷,让人回味起来,口有余韵!其实,民国最让人怀念的,不是那些大师本身,而是文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