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注:本文为科普故事,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注意辨别,不轻信迷信。

随着科技与生活质量的进步,在21世纪的今天,你很难再在大街上看见穿着破烂的乞丐向路过的行人乞讨。

即使偶然遇见蜷缩在路边的乞儿,大多数人也会捏着鼻子匆匆离去,在潜意识里,他们鄙夷这些行为,并以此告诫自己的孩子,然而,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眼里的这些不文明行为,却是佛教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行为本身更是蕴含着佛陀的无尽智慧。

但和那些大街上乞讨的人不一样的是,出家人做这些叫托钵,而不是乞讨,两者并不能混为一谈。

钵,乃是出家人必备的物品,为比丘十八物之一,钵又称钵盂,是僧人出门乞食时的食具,每个僧人的钵,其材料,颜色,大小,均是定制,不能随意改变,钵只能盛放食物,其他任何物品都不能放入钵中。

而托,则指出家僧以手持钵,乞求布施。佛陀制定托钵,令出家僧人不得从事任何生计营业,更不能蓄存财富与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托钵早在原始佛教之前的婆罗门教及其他教团就有此行仪,这礼仪一直传承下来,直到今天,大部分寺院都会举行托钵行脚的活动。

在我国家喻户晓的文艺作品《西游记》里,唐三藏就是托钵精神的最佳代表,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他手持钵盂,一路化缘,最终取得真经,修得圆满。

传说,在佛陀得道之时,四大天王各献给他一个石钵,为了一视同仁,佛陀一同收下,随即运用神通,将四个石钵合成一钵,其大小样子等同,这石钵的分量很重,虽然是一个,但却和四钵加起来一样重。

再说托钵乞食的规矩,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叶每次外出托钵,都专门找贫穷的人家,为的是让他们有机会种植福田,以摆脱贫穷。

须菩提则刚好相反,为了不增加穷人的负担,他会到有钱人家乞食,让富者能够继续播种福田,以致能够永远富裕下去。

佛陀知道这样的事情后,特地召集大众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法应该建立在平等上,托钵乞食应当不分贫富,不计贵贱,不分精粗,次第乞食。

所以,托钵乞食要按照次第,不能只去富人家乞食,或者专门为穷人祈福,另外,在所得的食物上,也没有荤素的忌讳。

另外,在外托钵乞食时,也会有所禁忌,这就是无著菩萨所说的乞食遮五处。

一位以卖唱为生的伶人,歌声欢愉,不能乱了出家人的道心。

二为淫女家者,行为不洁,声名不正,色欲因缘。障道根本。

三为卖酒者,酒是起罪因缘,能生过失,所以也要避而远之。

四为王宫者贵戚之处,佛门看淡红尘,专心修行,因不能进。

五为旃陀罗,乃屠夫之意,出家人慈悲为怀,故不进屠夫之家。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出家人出门托钵化缘,并非与乞丐乞讨等同,而是严格遵守着自己的规矩,但还是有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佛陀会要求自己的弟子们出门托钵呢?这就不得不佩服佛陀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