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些改变,明明是好事,可大家的反应,却出乎意料。
最近,教育部发布了一个最新通知,引发了全网的激烈争论。《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给出了很多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意见:
比如,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简单来说,就是结合目前市场就业的需求,实时检测高校现有的专业,就业率低的专业,可以考虑关闭;市场需求的新岗位,建议高校开设新专业。
这点改变就挺好,一些“万年坑”,没什么实际价值的大学专业,终于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除了这一条,通知中还给了其他建议,咱们就不一一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一下。今天,主要想和大家聊聊“校园招聘严禁限定985和211高校”这个规定。
第一眼看到这几个字,你心里怎么想的?说实话,我刚看到时,心里是真开心。
招聘信息中,少了“985、211”这几个字,就少了很多学历歧视,意味着更多读普通大学的孩子,能被更多企业看到。
02
结果,开心还没到三秒。看了越来越多的评论后,心里的这股热劲,瞬间凉了。
有人支持这种改变,认为取消了这种招聘限制,可以让更多普通大学生,有出头的机会,没读好大学,不代表这些孩子能力不行。
当然,更多的是质疑的声音。大家觉得,这种规定,初衷是好的,但对于招聘企业来说,就是走个形式。人家可以不在招聘信息上写“985、211”的字,不是校园招聘吗?他们可以直接去这些学校招聘。
或者,这些公司招生简章上不限定,普通学生也可以投简历,但人家不给你打电话面试,就算面试了,也不录用你,办法多的是。
还有人建议取消这种限定,认为“暗规则”还是在的,这样做纯粹就是浪费招聘方和大学生的时间。
有的律师说,招聘歧视,根本不是写不写“985、211”这几个字,而是不应该给大学划分三六九等,只要这种现象存在,招聘歧视永远都在。
03
网友的这些话,分析得都挺在理。国家的本意,是减少学历歧视,这个举措,我举双手赞成。
但限定的范围太窄了,也没做出明确、细微、严格的规定,所以对于很多一直热衷985、211高校大学生的企业来说,还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想要获得公平、公正的就业机会,还是不容易。
当然,我从来不否认,能考进985、211大学的孩子,智商、接受的教育程度,见过的世面,普通大学生绝对没法比。
他们在国内顶尖的一流学府学习,遇到的老师、使用的实验器材、解决问题的思路,都占有绝对优势。
一些知名高端企业,需要的也是一流的技术人才,而这些人才,往往诞生在985、211的大学中。所以,这一类企业,提高录用的门槛,我想大部分人都没意见。
这些大学毕业生,能被录取,靠的也是真实实力。毕竟,没有金刚钻,肯定也揽不了瓷器活儿,这种表现在学识、能力上的差距,大家都认可,也没有异议。
但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现在越来越多企业,不管大小、不管名气,不管实力,只要招聘,都优选985、211的大学生。
这样一来,等于彻底切断了普通大学生的出路,国家应该也是看到了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所以才出台了这个通知。
出发点没有毛病,也确实想给更多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但是,认真琢磨了上面的这些评论后,我也觉得,这个方法,根本治不了本。
你不让我写985和211的字,我可以不写,所有来应聘的大学生,简历招收,但最终我录取谁,你没办法管吧?
04
今天的热搜上,还挂着这样一条新闻。2025届大学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222万人,增加了43万人。
这1222万的毕业生中,能考进985、211的人数,微乎其微,大部分的孩子,苦读数年,最终都只能进普通大学。
如果,每一个企业招聘时,都限定985、211这一类的名牌大学,后果真的很严重。
打个比方,如果将每年的就业率,比作一个大蛋糕,所有的就业机会,只有那么多。如果企业都倾向于985、211的大学生,也就是说,这些学生会有优先选择权。等他们选完了,这块蛋糕也被分的差不多了,留给普通大学生的分量,少的可怜。
没有读上985和211,并不代表普通大学生就很差,好的学校,走出优秀大学生的几率比较高。但普通的大学,也能走出综合能力优秀的人才。
可这些普通大学生,甚至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只从招聘这一个环节,就彻底被pass了。
用985、211这种名头,给毕业后的大学生分级,拉大他们的就业差距,我觉得是不合理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相信每一个新规定的出台,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是,有些问题的根源,不是简单做一个限制,就能彻底解决。想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真的需要深思。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