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祁六金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其他新势力喜迎丰收的“金九银十”,却是哪吒汽车的“多事之秋”。

今年10月以来,哪吒汽车多次陷入负面舆论。

先是10月16日,一位自称哪吒汽车员工的网友发帖称:“哪吒汽车已经发不出工资了。”虽然哪吒汽车回应否认,但承认中层和高管正在进行薪资架构调整。

紧接着10月29日,又有多名哪吒员工向媒体透露,哪吒汽车开始实施面向全部研发人员的降薪计划,各部门员工陆续收到降薪通知。

到了11月7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A股上市公司埃夫特以合同纠纷为由诉至法院,涉案金额达4819.5万元,欠款涉及车间设备项目。

同日,哪吒汽车又被爆料称启动大规模裁员,虽然官方予以否认,但承认正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原因主要是降本考虑。

深陷欠薪、降薪、裁员、拖欠供应商款项等风波的背后,是哪吒汽车不断下滑的销量。

在2022年以15万辆的交付量问鼎新势力销冠后,2023年哪吒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16.16%,2024年前9个月的累计销量为8.59万辆,同比下降12.1%,仅完成年度销量目标30万辆的28%。

参照经验,当一家造车新势力频繁出现负面消息时,往往距离其“暴雷”也就不远了。那么,当前深陷负面舆论的哪吒汽车,会是下一个倒闭的新能源车企吗?

一、“三板斧”造就新势力销冠

一家企业的生命力,往往由创始人的商业基因决定,这样的案例在造车圈比比皆是:如马斯克之于特斯拉,雷军之于小米汽车,李想之于理想汽车。

同理,想要了解哪吒汽车,就必须先从它的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及其创始人说起。

合众新能源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是方运舟,1998年毕业后加入奇瑞汽车,是奇瑞新能源的奠基人之一。

2014年,方运舟离开奇瑞,同年10月,他联合具有清华大学背景的机构及企业,加上奇瑞的前同事,在浙江桐乡成立了合众新能源。

作为技术大佬,方运舟给合众拉来的创始人,也都是技术型人才。比如钱得柱、彭庆丰和林伟义,都是方运舟的老同事,曾在奇瑞汽车和奇瑞新能源汽车团队工作。

造车烧钱,是公认的事实,但当时一帮“搞技术”的人聚在一起,情怀与梦想的力量,让他们严重低估了造车的难度。

成立两年半之后合众才发现,要正经造车,国资的钱不太够,等到2017年反应过来去融资的时候,A轮融资估值只有38亿元。

作为参考,比合众晚7年成立的小米汽车,在2021年宣布造车时,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这么一对照,可以说,合众的初创团队要实力有实力,要钱有实力。‌

那么,合众又是怎么以哪吒汽车的身份出现的呢?这就要说到现在哪吒汽车的联合创始人张勇了。

在加入合众之前,张勇曾担任“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负责公司新能源渠道建设、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及品牌推广等工作,‌4年时间(2014-2018)带领北汽新能源成为国内首家纯电车型年销量破十万的车企。

2018年年初,张勇加入合众出任总裁,凭借其在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方面的专长,成了一帮“搞技术”的人里面最会营销的。而他在北汽新能源积累的行业经验,就顺理成章的就成了合众新能源早期的指导经验。

具体来看,这个经验就是“三板斧”:名气接地气、产品价格低,以及主攻B端市场。

首先在名字上,哪吒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从营销角度来说,“哪吒汽车”简单易记容易传播。

2018年6月,哪吒汽车品牌正式面世。对于这个名字,张勇戏称:“取名哪吒能为我们省不少广告费呢!毕竟中国人应该没有不知道哪吒的吧?”

2019年,暑期档《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上映,哪吒汽车迎来了一波意料之外的流量,顺便给车贴上了哪吒电影形象的贴纸,宣传时言必称“我命由我不由天”。

在产品定位及价格上,哪吒汽车最早以低端新能源车型起家,价格也走的是亲民路线。

从2018年的首款车型 哪吒N01 参数 图片 )开始,再到 哪吒U 哪吒V ,价位区间在5-15万元,其中主销车型哪吒V更是在10万元以下。

在成为当年新势力销冠的2022年,哪吒汽车年销15万辆,其中哪吒V年销9.88万辆、哪吒U年销5.1万辆,二者贡献了98.55%的销量数据,而这两款车型的售价均在10万以内。

在当时鱼龙混杂的新势力中,正是这种错位竞争的路线,让哪吒汽车避开了竞争激烈的中高端新能源市场,在一众新势力车企中脱颖而出。

在市场策略上,张勇在哪吒汽车身上复制了北汽新能源的打法,采用B端大客户+C端市场的销售模式。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在首款车哪吒NO1上市前夕,就签订了超过5万辆的订单数据,这其中就包括很多分时租赁公司和企事业等大客户。

此后上市的‌哪吒U‌、‌哪吒V,以及‌哪吒UPro畅行网约版,同样面向B端市场,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等大客户。

据界面新闻报道,嘉兴市下属桐乡市曾多次采买哪吒U作为公务车;南宁市政府也将哪吒U等车型用于警方巡逻车以及机车VIP接送车,累计数量近800辆。

通过面向B端市场,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和网约车市场,这些车型成功打开了哪吒汽车的市场份额,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乘联会数据,哪吒U和哪吒V在A级和A0级市场占据纯电动市场的半壁江山,2019年在纯电动车型市场份额中占比高达69.3%,后续虽有所收缩,但在2022年1至10月,其在这两个市场所占份额依旧达到42.8%。

对此,张勇曾公开表示:“哪吒主要目标市场肯定是C端私人用户为主,但B端市场能够快速让产品在市场上用起来,哪吒还会加大力度投入B端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三板斧”的共同作用下,哪吒汽车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陆续推出多款新车型,销量也随之水涨船高。

2021年,哪吒汽车交付量6.9万辆‌,同比增长362%‌;2022年,凭借15万辆的年销量,哪吒汽车勇夺造车新势力销量第一,超越同年的蔚小理。

二、从销冠到垫底,原因几何?

2022年可谓是哪吒汽车的“高光时刻”,但可惜好景不长,2023年开始,哪吒汽车从销冠急速滑落。

2023年全年,哪吒汽车销量仅为12万辆,同比下降16%,在造车新势力中垫底,且是唯一一家销量下滑的品牌。

进入2024年,哪吒汽车颓势不改,与其他新势力渐行渐远。自今年2月起,哪吒汽车的销量连续7个月出现同比下滑。

今年前三季度,哪吒汽车销量为8.59万辆,较去年同期下滑12%,且仅完成了全年销量目标的28.6%。

在“金九”旺季,哪吒汽车更是少数仍在下滑的品牌之一。其9月交付量为1.01万辆,同环比均呈现下降。与零跑、极氪等其他新势力相比,哪吒汽车在销量上已经明显处于下风。

面对如此跳水的成绩,张勇也曾公开进行了在线检讨,并分析了内部存在的问题:

产品换代节奏乱、新品定价太高、亏损产品线不该降低太多产量、信息传播方式太差、集团总部对于营销管理太差。

站在市场角度,哪吒汽车销量“崩盘”更直白的缘由或许是:低端车市场份额被抢走,冲击高端市场又失利。

在低端车市场,随着2023年汽车价格战开打,比亚迪、长安、吉利等车企陆续发布上市或降价来到10万级别的电动车市场,哪吒汽车的性价比优势荡然无存。

以哪吒V为例,其售价在7.39-9.58万元,而比亚迪 海鸥 售价6.98元起,五菱 缤果 更是低至5.68元起,哪吒汽车价格优势不在,销量也开始下滑。

以2023年11月为例,五菱缤果销量24024辆,约是哪吒全系车型的2倍,当月“价格杀手” 比亚迪秦 PlusDM-i将价格打到8.99万元,全月销量达到了26050台。‌

在高端车市场领域,业内人士认为,哪吒汽车在智能研发上的投入明显不足,导致中高端车型在配置和性能方面与其他品牌存在差距。

从研发投入上看,2023年哪吒汽车的研发开支(包括费用化和资本化部分)为22.6亿元,而同期蔚来、小鹏、理想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34.3亿元、52.8亿元、106亿元,是哪吒汽车的数倍以上。

研发投入上的巨大差距,导致哪吒汽车的三电技术、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功能与“蔚小理”相比显得落后。

2023年,哪吒汽车先后推出了面向中高端市场 哪吒S 哪吒GT ,本想打个翻身仗,但市场反响平平,两款车型几乎是铩羽而归。哪吒S单月最高才2589辆,哪吒GT则全年未能破万。

廉价的标签与缺乏突出的产品力,预示了哪吒汽车“败北”的结局。以哪吒S为例,根据第三方测试结果,哪吒S续航达成率仅50%出头,相较于续航率达70%以上的竞品车型差距显著。

除了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外,哪吒汽车还存在品控及售后服务不到位、市场营销失利、供应链管理不足、渠道建设落后、公司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

在品控和售后服务层面,黑猫投诉和车质网等渠道信息显示,哪吒汽车存在续航严重缩水、电池偷梁换柱、中控死机、刹车异响、空调不制冷、电子驻车失灵、转向机故障等诸多问题,这说明其品控能力比较一般。

不仅如此,在面对消费者质疑时,哪吒汽车的售后人员一直不予正面回应、解决。多位车主在与哪吒汽车售后交涉后,仅得到一句“续航里程正常,跟驾驶习惯有关系”的回复,消极的售后服务态度差也被消费者诟病。

在市场营销层面,一方面,哪吒汽车没有让消费者印象深刻的“标签”。

譬如,理想汽车有冰箱彩电大沙发,是奶爸首选;小鹏主打智能驾驶,蔚来突出无忧服务。但是,当提起哪吒汽车时,很少有消费者说清楚它的定位和特色。

哪吒汽车的主要投资人周鸿祎,也曾公开“怒怼”张勇,表示其“从营销到产品规划总是自嗨”,要求营销要向小米、雷军学习。

另一反面,哪吒汽车的营销史,也几乎也是一部哪吒汽车CEO张勇的“翻车史”。

从最早公关负责人试图邀请劣迹艺人吴亦凡代言,到发布会标榜自己是油电同价的先行者并调侃同行,再到直播间因坐姿问题怼网友是舔狗......作为公司CEO,张勇频频在营销上放飞自我,给哪吒汽车带来的负面影响显然也不言而喻。

最后,在供应链管理、渠道建设、内部管理等方面,哪吒汽车也存在问题。

2024年上半年,哪吒汽车多次因为零部件供应不足而影响生产。有些供应商甚至因为账款拖欠太久,直接停止供货。这种情况下,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单车成本居高不下。

渠道建设方面也捉襟见肘。截至2024年10月,哪吒汽车的销售网点还不到500家,而同期的理想汽车已经超过800家。不少经销商因为销量太低,已经开始考虑退网。

内部管理方面,人才流失也成了大问题。从2024年二季度开始,哪吒汽车的核心研发人员就陆续离职。等到发不出工资的消息传出后,离职潮更是一发不可收。有内部员工透露,有些部门的离职率已经超过30%。

今年10月底,一位自称哪吒汽车的员工在网上发布了《我为何不看好哪吒汽车?》的文章,炮轰公司出现的各种问题。

对于哪吒汽车的管理层,该员工总结为“关系网林立,毫无流程体系章法,想干事的人干不了乃至被挤兑,能力差的把事情搅黄了依旧能安心在岗。”

此外,该员工质疑哪吒汽车中高层的履历和管理水平,认为关系户太多,评价公司内部就像“一帮草台班子在内耗在内斗、铲除异己。”

这位员工的发言带有较强的个人情绪,可能不完全客观,但也能从侧面说明哪吒汽车确实在管理层面存在问题,由此才引发了员工的不满情绪。

三、降薪、裁员、上市……寻求自救

低端车销量下滑,冲击高端市场又失利,加上品控、营销、管理等多重问题,哪吒汽车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资金链也变得脆弱。

2021-2023年,哪吒汽车分别实现营收约50.87亿元、130.5亿元、135.55亿元,年内亏损分别为48.4亿元、66.66亿元和68.6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183.74亿元。

在连年亏损下,哪吒汽车账上资金已经不够充裕。截至2023年底,哪吒汽车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28.4亿元,而短期借款余额却高达43.17亿元,现金流状况紧张。

针对持续亏损和现金流紧张等问题,哪吒汽车也试图自救,首先就是对内部“动刀”,从降薪、裁员开始。

早在今年2月,就有网友爆料哪吒汽车拖欠公积金及年终奖。

张勇当时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了回复,解释了公积金和年终奖延后的客观原因,否认拖欠问题,同时直言:“可能公司少部分员工不习惯过苦日子吧,看来有必要把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了”。

没想到一语成谶,寒气从年初直接传到年尾。

3月,哪吒汽车又被传用车偿还供应商欠款、南宁工厂停工。尽管这些传闻哪吒汽车都先后进行了回应,但是否陷入了“生死局”仍不得而知。

10月16日,哪吒汽车又陷入欠薪风波,随后公司回应否认欠薪,并称一线员工的工资已发放、部分中高层的工资发放稍慢一些。

不过这一回应很快被打脸,当天就有员工现身说法,称自己及身边同事均是普通员工,10月16日还未收到9月份工资。

10月29日,哪吒汽车又被爆出开始实施面向全部研发人员的降薪计划,对不同年薪区间的员工进行了比例从5%-30%的不同程度降薪‌。

针对此事,哪吒汽车回应称,本次调薪计划是为尽早实现公司经营现金流转正目标的一部分,接下来,哪吒汽车还将实施机构精简、裁汰冗员、业务聚焦、扁平管理等一系列降本增效的举措。

11月7日,哪吒汽车又被爆出启动大规模裁员,市场传言裁员比例最高或达70%。虽然官方否定了这一裁员比例,但确实存在裁员措施。

同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汽车又被A股上市公司埃夫特以合同纠纷为由诉至法院。埃夫特公告称,合众新能源宜春分公司还有4819.54万元货款未支付,欠款涉及车间设备项目。

面对亏损、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哪吒汽车的管理层显得“没有作为”。

张勇虽然在微博上表态要学习雷军,但具体怎么改革却迟迟没有动作。反倒是各路投资人纷纷要求公司加快上市进程,或许是希望通过融资来缓解资金压力。

早在2020年7月份,哪吒汽车就对外宣称,将启动科创板上市申报工作,并计划在2021年完成上市。可惜,在当时新政策的要求下,科创板强化了对企业“科技含量”的审查,导致哪吒上市进程被迫拖延。

在2022、2023年,哪吒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被多次传出即将赴港冲刺IPO,但均遭到了哪吒的否认。直到今年6月,哪吒汽车在港股提交IPO申请,让其长达4年的上市之路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四、疑似关店,哪吒汽车会是下一个威马吗?

难以回暖的销量,以及多次陷入舆论风波之中,哪吒汽车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风评”也变得越来越差。

在今年2月网友票选的“下一个倒闭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哪吒汽车以占总数接近四分之一的票数获得第一。

从过往倒下的新势力车企来看,最终都是为“钱”所困,比如曾经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崭露头角的威马汽车。

作为最早一批的新势力车企,威马曾是一匹“黑马”,但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使其承受了巨大的资金压力,而产品质量和产品力偏弱使其缺乏造血能力,最终从“黑马”变成“死马”。

如今哪吒汽车所遭遇的困境,和曾经的威马汽车颇有一些相似性。

首先是二者产品都经历了销量下滑。

威马汽车在2023年的销量大幅下滑,全年销量仅为2.95万辆,同比下滑了75%‌。哪吒汽车在2023年的销量同比下降了12%,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垫底。‌

其次是二者都有糟糕的财务状况。

威马汽车在2023年出现了严重的资金链断裂问题,导致工厂停产、员工降薪、供应商欠款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哪吒汽车则是三年亏损180亿元、欠供应商大量款项。‌

再次是为了应对危机,二者都进行了裁员降薪等措施。

威马汽车在2023年进行了大规模裁员,裁员比例高达70%‌。哪吒汽车目前也在进行裁员,但具体比例未公开。此外,哪吒汽车对不同年薪区间的员工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降薪。

从共性上来说,二者都有销量不佳、严重的财务和经营问题。那么,‌哪吒汽车会是下一个威马吗?

对比来说,当时的威马资金链已经断裂,工厂停工停产,情况要更为严峻一些。目前哪吒汽车还在正常生产,且正在通过薪资调整等措施来降低成本,IPO也在正常推进中。如果顺利获得“输血”,哪吒汽车不至于会变成下一个威马。

不过,还没等到资本输血,哪吒汽车在一些城市已经有关店现象。

据媒体“马拉车市”称,在成都羊西线汽车商圈,其看到了一家已经撤店却还未来得及摘下店招的哪吒汽车体验中心。展厅内已空无一辆展车,只剩下一些打包好的物料和垃圾,暂时还没来得及清理。

展厅内的员工介绍道:“上周六就开始搬店撤离了,据说是总部下达了要在每个地方关闭两家体验中心的命令,而我们这里的这家,刚好就是其中之一。”

关闭体验中心,对于当下的哪吒汽车来说无疑是不好的信号,这反映出其在资金周转方面真的遇到了难题。

但是,从长期来看,资本的输血只是解燃眉之急,哪吒汽车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把销量提上去,提高自身造血的能力,而哪吒汽车在这方面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在不同的细分市场,哪吒汽车都面临着强大的竞品:

在销量主力10万级新能源汽车市场,除了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还有 吉利熊猫 mini、 宝骏悦也 、宝骏 云朵 等新秀们;

在20-30万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各大车企竞争最激烈的地带,哪吒汽车的对手不仅有比亚迪汉、深蓝SL03、飞凡F7、极氪001、 零跑C01 等车型,还有蔚来子品牌“阿尔卑斯”,以及小米汽车。

今年新势力的门槛提升到了月销2万辆,在对手都处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留给哪吒汽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