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姑父,这麻布袋里到底装了什么?为什么这二十年您一直带在身边?"

临终前,姑父虚弱地笑了笑:"等我走后你们就知道了。"

当我最终打开这个陪伴了他二十年的旧袋子时,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01

2004年的那个春天,我永远都记得。那时我刚结婚不久,和妻子小兰住在城东的一个老小区里。虽然房子不大,但胜在清净,院子里种满了各色花草,每到春天,便能闻到淡淡的花香。

那是一个慵懒的周日午后,小兰正在厨房准备晚饭,我则坐在客厅的藤椅上看报纸。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打开门,我愣住了。只见姑父李守福提着一个褪色的麻布袋站在门口,神情憔悴,眼眶泛红。他的头发似乎一夜之间白了许多,原本挺拔的身躯也略显佝偻。

"岑民啊......"姑父的声音有些发颤,"姑父能在你这儿住几天吗?你姑妈走了以后,我一个人住着实在太冷清了。"

我这才想起,姑妈去世已经三个月了。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不仅带走了姑妈的生命,也带走了姑父生活的重心。听表哥说,自从姑妈走后,姑父就整日把自己关在屋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回头看了眼已经走到门口的小兰,她会意地点点头:"姑父,快请进,别站在外面了。这天气还凉着呢。"

姑父局促地站在玄关,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看起来年代久远的麻布袋。阳光从窗户斜斜地照进来,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就住几天,等我找到合适的房子就搬走。不会给你们添太多麻烦的。"

"姑父,您跟我们还客气什么?"我接过他手中的麻布袋,感觉很轻,"这是您的行李吗?要不要我帮您收拾一下?"

"不用不用,"姑父连忙从我手中接过麻布袋,神情中带着一丝慌乱,"这个袋子我自己来就行。"

小兰很快收拾出了书房,把它收拾成一间温馨的卧室。"姑父,您就住这间吧。虽然房间不大,但是采光很好。"

姑父环顾四周,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已经很好了,比我想象的好太多了。"他小心翼翼地把那个麻布袋放在床头柜上,又摸了摸,仿佛在确认它的存在。

那时候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普普通通的麻布袋里,竟然藏着一个让我们全家人震惊的秘密。更不会想到,姑父说的"住几天",最终会变成整整二十年。

很快,姑父就融入了我们的家庭生活。起初,他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打扰到我们。但随着时间推移,他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个起床。天刚蒙蒙亮,他就会轻手轻脚地起来,打开窗户通风,然后去菜市场买最新鲜的菜。等我们起床时,餐桌上已经摆好了热气腾腾的早餐。

我六岁的女儿小荷特别喜欢姑父做的葱花饼。那是姑父的拿手好菜,面团揉得恰到好处,葱花切得细碎均匀,煎至金黄时,香气四溢。

"姑爷爷,您的葱花饼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小荷总是这样说,小脸上沾着面粉,像个小花猫。

姑父每次都会笑得合不拢嘴,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好吃就多吃点,姑爷爷明天再给你做。要不要再学学怎么做?"

02

就这样,厨房成了姑父和小荷的秘密基地。假期里,常常能听到他们爷孙俩的笑声从厨房传出来。姑父教小荷揉面、切葱,耐心地纠正她的每一个动作。

"要这样啊,面团要揉到能拉出薄膜的程度。"姑父握着小荷的小手,一遍遍地教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渐渐地,接送小荷上下学成了姑父雷打不动的工作。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口,远远地就能看见他高大的身影。他总是提前半小时到校门口等待,生怕耽误了小荷一分一秒。

下雨天,他会带着伞;寒冷的冬天,他会带着热水和小荷最爱喝的红糖姜茶;炎热的夏天,他会带着冰镇的绿豆汤。渐渐地,不少小荷的同学都认识了这位和蔼的姑爷爷。

有一年冬天特别冷,我下班回家时,看见姑父在整理退休金存折。桌上摆着几本存折,他正仔细地在本子上记着什么。

"姑父,您这是要用钱吗?"我关切地问。以为他有什么急需用钱的地方。

他赶紧合上存折,有些慌乱:"没事没事,我就是算算。这些钱我打算留着,将来给小荷上大学用。"

"姑父,这怎么行?您的退休金您自己留着用。我们养育小荷是应该的,怎么能用您的钱?"

"哎,我一个老头子,又住在你们家,吃你们的用你们的,还能有什么大用处?"姑父摆摆手,眼神坚定,"让这些钱发挥点价值才好。你们别管,这是我自己的决定。"

我注意到,姑父的衣服总是很朴素,夏天的衬衫洗得发白,冬天的棉袄穿了好多年。每次小兰要给他买新衣服,他都推脱说:"不用不用,我这衣服还能穿,花那冤枉钱做什么?"

这样的日子过了十五年,姑父早已是我们家不可或缺的一员。小荷也从当年的小女孩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马上要高考了。

然而就在这时,姑父突然提出要立遗嘱的事情。

那天晚饭后,姑父神色凝重地把我们叫到客厅。"岑民,你表哥,还有你们都来。我有件事情要说。"

我们都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表哥一家也很快赶来了。

"我在老家还有两套房子,"姑父开门见山地说,"我想把它们分别留给你们家和你表哥家。"

这个决定在家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表哥家觉得应该把两套房子都给他们,理由是他们照顾过姑妈。而我的妻子小兰则认为既然姑父一直住在我们家,房子理应留给我们。

争论越来越激烈,我看着姑父渐渐苍白的脸色,突然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