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最怕重复,往大了讲,上一场战争的胜利经验,会导致下一场战争的失败。比如法国人死守一次大战的堑壕战经验,光顾着修建马其诺防线,结果在二次大战中被德国人的坦克闪电战给打垮了。
往小了讲,埋个地雷也要经常换地方,这次在公路上,下次就应该改到田埂边,否则日本兵吃一堑长一智,很容易躲开,不再上当了。这个道理谁都懂,可八路军偏反其道而行之,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两次设伏,居然两次都打得日军落花流水。
1937年10月,八路军129师奉命深入敌后,配合山西战场的忻口会战。八路军武器装备较差,尤其是缺乏大炮等重武器,打不了阵地战和攻坚战,在敌后战场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山西前线属于太行山脉,日军只能依靠几条公路来维持补给,这就给了八路军展开游击战的有利条件。129师的刘伯承师长亲自侦察过地形后,决定在七亘村伏击日军的补给车队。
幸亏刘伯承实地侦察了地形,通过七亘村的公路在地图上标明是位于山谷中,实际却修在了山脊上,这个地图实在是坑人。如果部队按照地图设伏,连仗都没法打。
正当大家认为没法在七亘村设伏时,刘伯承反倒觉得这仗可以打,他指着公路旁的一排旧工事说,这些工事日军已经司空见惯,不会起疑心,只要我们伪装充分,就是最好的伏击地点。
26日上午9点多,日军一支辎重部队大摇大摆地开往忻口前线。押运部队有两个中队,还有一些侦察骑兵。日军骑兵策马跑到山梁上,举起望远镜四下搜索。
他们前几天刚刚经过这里,公路旁的旧工事一如既往,连野草都没有任何变化。确信没有异常后,骑兵们加速离开,继续向前搜索。前线战事吃紧,上级已经下达命令,这批辎重务必赶紧运上去。
十几分钟后,日军的运输队终于出现在了视线里,一百多辆满载着粮食和弹药的大车,荷枪实弹的押运兵有两个中队近三百人。等到运输队吱吱嘎嘎爬上山梁,整个队伍像一条长龙一样,完全展现在了八路军的眼前。
“打!”随着一声清脆的驳壳枪响,密集的枪声震得整个山谷都在抖动。八路军战士们从旧工事里探出身,向日军射出雨点般的子弹。旧工事就在公路边几十米内,正适合打伏击。
日军被突如其来的子弹给打懵了,不等他们组织起反击,八路军扔出一群群手榴弹,把他们炸得人仰马翻。而公路的另一边是悬崖,日军想找个隐蔽物都没有,只好拼死发起反冲锋,便挺着刺刀冲了上来。
八路军把为数不多的子弹都打出去,消灭大部分日军后,也跳出工事发起了冲锋。这时的八路军大部分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拼杀技术好,有的战士一个能刺倒好几个日本兵,再加上八路军有兵力优势,很快就把日军给解决了。
37年时的日军也正是最凶悍的一批,一个被俘的也没有,全部战死,即使是伤员,也都开枪或拉响手榴弹自杀。不过,一百多车的物资、300多头骡马都归了八路军,收获满满的,伤亡只有十几个,这个胜仗非常圆满。
既然在七亘村打过一次伏击了,按照兵法,此地便不能再呆下去,日军一定会对此地严加侦察和重兵扫荡。可刘伯承对他们说,日军非常骄横,自认为对兵法很有研究,肯定觉得我们会另外选地方再打伏击。可我们偏不按兵法来,继续在七亘村打他。
果然,日军收拾好战死者,在七亘村周围扫荡一圈后,继续从这条路运送物资。八路军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等扫荡的日军撤走,又一次在七亘村附近选择了一个伏击地点。
28日,日军另外一支辎重队朝七亘村开了过来,胜而不复,八路军就算还想伏击,至少要换条路吧,那这条路正好是最安全的。日军是这么想的,也很符合兵法的原则,只可惜他们遇到的不按常规出牌的八路军。
尽管如此,日军还是做了充分的准备,骑兵频繁四出侦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地点。他们一度接近到八路军十几米,但仍然没有发现有伏兵。
等日军进入伏击圈,八路军猛烈开火,使用的很多步枪、机枪和子弹,正好是上一次伏击战缴获的,用日本人的武器打日本人,这才叫解气。日军一片一片地倒下,回去见天照大神了。
第二次伏击战的战果不亚于第一次,总共消灭日军一个大队,前线的日军缺食少弹,不得不暂停攻势,大大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七亘村重叠设伏的辉煌战绩,一下子传遍整个战区,中央军对八路军的游击队钦佩不已,请刘伯承教他们游击战术和经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