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这百年来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上百条不平等条约,泱泱中华惨遭列强凌辱。但凡事都有例外,在众多的对外条约中,居然也出现了平等互惠的,还是在欧洲一流强国德国,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说起这件事,就不得不提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正值一战结束,德国人战败,不仅割让自家领土给了协约国,还有大量战争赔款,早已没有昔日的锐气,连为数不多的海外殖民地也相继丢失。列强们为了制定新的国际秩序,召开巴黎和会,并签署了《凡尔赛和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和会就是列强们的分赃盛会,列强们全然不顾同为战胜国的中国的主权利益,将被德国占领的山东青岛,转手出卖给日本。这样的和会终究只是短暂的“和平”,为二十年后的二战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当时中国还处于北洋政府执政时期,虽然国力弱,但是德国经历一战的失败后,也无力继续盘剥中国。早在一战爆发后,国内爆发“府院之争”,最后北洋政府宣布参战。由于中国当时属于协约国,自然对德国的庚子赔款及在华特权利益一概停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战结束之后,北洋政府即刻派出公使与德国政府交涉,包括德军战俘收容费、战争赔款,以及废除之前与德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个时机把握得确实不错。

虽然北洋政府作为一战的战胜国有点名不符实,但是德国已经不是之前的德国了,加上德国想在协约国构建的国际格局中生存,就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

在对德关系中,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与赔偿等问题,已经是既成事实,德国无力改变,这些都好谈,而最关键的青岛主权问题却一直没有突破。中方希望德国明确表示将青岛归还中国,德国做不到,或者说不敢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青岛当时被日本占领,日本又是协约国成员,没有协约国的同意,德国不敢自行处置青岛的归属。事实上,青岛问题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西方人的想象,最终成为中国大革命的爆发点,北洋政府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的主因,也正是巴黎和会不肯归还青岛主权给中国。

起初,德国政府为了避免与协约国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发生冲突,就与北洋政府在很多方面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僵持了4个多月。后来,德国国内形势发生变化,柏林发来电令,要求双方代表尽快展开实质性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双方就最为复杂的《凡尔赛和约》问题展开为期3个月的谈判。双方就此都作出妥协。德国对中国青岛问题,同意按照中方要求进行表述,既明确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权利,同时也不得罪协约国。

对于青岛的德军战俘问题,德方表示支付给中国一定的赔偿。而被没收的德资企业,签约后陆续归还。至于德国公民在华私产问题,经过两国磋商,并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德国同意用钱赎买,不足部分用德方在华投资的铁路债权作为抵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最后中德两国终于达成了一致,在1921年5月签订《中德协议》,使两国邦交正常化。相较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列强,德国作为新晋列强,除了强占青岛外,在华作恶不算多。

北洋政府又对德国较为亲近,自袁世凯起家时,就有聘德军教官的习惯。从清朝开始,中国军队便是按照德国的陆军操典来训练的,亲德将领不在少数。甚至日本趁着一战,进攻青岛的德国驻军时,北洋政府还暗中过帮助德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德协约》作为近代史上,为数不多的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有着重大意义。一方面,鼓舞了中国人民收回主权,更加坚定了反帝斗争,同时也让中国在外交方面扬眉吐气,为之后一系列废约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德国宣布放弃庚子赔款后,英法美等国也相继宣布放弃。协约本身,是利还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自身谋取权益,我们依然要谨记只有自身强大了,才会有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