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紫苏,老广肯定不陌生。紫苏叶作为常见的配菜,出现在各种粤式菜肴中:紫苏蒸排骨、紫苏炒田螺、紫苏焖鸭……其实,紫苏叶不仅好吃,还能治病,被收录于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名录。下面给大家介绍药食同源——紫苏叶。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切碎。以色紫、香气浓者为佳。
呈不规则的段或未切叶。叶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叶柄紫色或紫绿色。带嫩枝者,枝的直径2-5mm,紫绿色,切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药理毒理】
本品具有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肝、抗氧化等作用。
【方剂举隅】
香苏散((和剂局方))
药物组成:
炒香附、紫苏叶、炙甘草、陈皮。
功能与主治:
疏散风寒,理气和中。适用于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症见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杏苏散(《温病条辨》)
药物组成:
紫苏叶、杏仁、半夏、茯苓、橘皮、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与主治:
轻宣凉燥,理肺化痰,适用于外感凉燥证,症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
功能与主治: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适用于痰气郁结之梅核气,症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及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成药例证】
风寒感冒颗粒
药物组成:
麻黄、桂枝、紫苏叶、白芷、防风、葛根、陈皮、桔梗、苦杏仁、干姜、甘草。
功能与主治:
发汗解表,疏风散寒。用于感冒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头痛,咳嗽。
杏苏止咳颗粒(糖浆、露、口服液)
药物组成:
苦杏仁、前胡、紫苏叶、桔梗、陈皮、甘草。
功能与主治:
宣肺散寒,止咳祛痰。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香苏正胃丸
药物组成:
广藿香、紫苏叶、香薷、姜厚朴、麸炒枳壳、陈皮、砂仁、白扁豆、茯苓、炒山楂、炒六神曲、炒麦芽、滑石、朱砂、甘草。
功能与主治:
解表化湿,和中消食。用于小儿暑湿感冒,症见头痛发热、停食停乳、腹痛胀满、呕吐泄泻、小便不利。
【食疗验方】
紫苏叶粥
做法:
紫苏叶10克,大米100克。将紫苏叶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或将鲜紫苏叶洗净,切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再煮沸即可。每日1-2次,连服2-3天。
功效: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适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无汗,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
姜糖苏叶饮
做法:
紫苏叶5克、生姜3克、葱白2条、红糖10克。将生姜、苏叶、葱白洗净后放入锅中,煮沸后加入红糖搅匀即可饮用。
功效:
发汗解表,祛寒健胃。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见发热、恶寒、头身痛、鼻塞流清涕、无汗,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的胃肠型感冒也可适用。
紫苏砂仁鲫鱼汤
做法:
紫苏叶、砂仁各10克,枸杞叶50克,鲫鱼1条,姜片、盐、香油各适量。紫苏叶、枸杞叶洗净;鲫鱼收拾干净,稍微煎一下;砂仁洗净,装入棉布袋中。将所有材料和药袋一同入锅,加水煮熟,去药袋,淋香油即可。
功效:
温胃化湿、止呕安胎。
作者: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主管药师 郑绮姗
审稿专家: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刘锐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