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车企不好过,日本汽车是最难的一个。
最近,日本7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发布了上半年财报,七家车企里有5家实现了销量、利润同步下滑。
本田的净利润下降了15%,丰田下降了20%,最爆裂的是日产,销量下滑5.8%,净利润暴跌94%,企业股价创了4年来的新低,不得不宣布全球裁员9000人,产能下调20%,CEO的工资也给砍掉了一半。
要知道,这三家车企曾经占据全球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如今却集体掉队,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的前三季度,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总销量同比下滑了25%;美国市场,同比下滑了10%以上。
其实不光是日系汽车卖不动,德系早在去年就已经绷不住了。宝马今年的利润暴跌了84%,这还是在第二季度跌了一半的基础上,奥迪好一点,暴跌76%,就连大众都跌掉了64%。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啥大众准备关掉德国的三座工厂;奥迪要在今年裁掉总员工的10%;宝马嘴上说大家不要内卷,结果转身又加入了价格战。
曾经燃油车市场的主力,现在连新能源的边角料市场都分不到,究其原因也不复杂,那就是燃油车的技术很成熟,但省油、耐用已经没办法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倾向于智能化和电动化的车型。
其实德系、日系都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摊子太大转身太慢,因为传统油车的市场太稳、利益太大,以至于不太情愿改变自己设定的游戏规则。
他们希望慢慢转型而不是革自己的命。
德系车直到现在还在坚持自己的性能和操控,对于汽车市场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假装看不见。
比如,大众的 ID. 系列电动车,虽然在欧洲市场推出多年,但销量一直不温不火。
主要问题是车载系统跟不上特斯拉和比亚迪的体验,车主反馈最多的是“导航卡顿”、“OTA 升级慢”。
以前宝马的 iDrive 系统曾是车载娱乐的标杆,但到了今天,连特斯拉的车机系统都可以 OTA 升级加入新的游戏和应用,而宝马的系统还停留在几年前的界面上。
说白了,德国车企还在卖“硬件”,但消费者更看重的是“软件”和“体验”。德国车企一直在造好车,但却忽视消费者想要什么样的车。
而日系车企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们根深蒂固的“匠人精神”,也就是传统的“精益求精”管理模式。
听上去不错,但实际上是层层审批、等级森严的管理文化。以前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这么去做能少犯错,但现在的汽车迭代速度已经堪比手机,日企的这种求稳心态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我倒不是说新能源车企的管理有多先进,主要是消费者的口味变了,汽车产品也得跟着一起变。
比如丰田和日产对新能源技术迟迟下不了决心,一方面还在执着于混合动力(Hybrid)路线,另一方面对氢燃料电池(FCEV)投入巨大,却没什么市场反馈。
其实日产的电动车“聆风”(Leaf)在十年前是电动汽车的代表作,但公司内部对纯电动的投入却始终不够,总想着“多条腿走路”。
结果呢?
不仅错失了新能源市场的最佳窗口期,还在燃油车领域跌成狗。
消费者现在要的是续航长、充电快的车型,而不是过时的混动车型或者高成本的氢燃料电池车。
咱们别看去年欧洲集体掀桌子,说不玩电动车了,就连碳中和也要往后推迟个三五年。
但实际上,欧洲不仅在搞电动车,还在大力补贴电动车。
数据显示,2023 年,欧盟针对电动车提供高额补贴,最高可达 7000 欧元,部分国家如挪威甚至为电动车免除了购置税。这种力度的补贴,让特斯拉 Model 3、比亚迪海豚成为欧洲市场的热销车型。
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的 30%,特斯拉和比亚迪的市场份额迅速攀升,分别占据欧洲电动车市场的 20% 和 15%。
而美国市场也在大力推动新能源车发展。
根据《通胀削减法案》(IRA),美国政府为本土电动车提供高达 7500 美元的补贴,特斯拉、Rivian 等美国新能源车企成为最大受益者。特斯拉的销量在 2024 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 60%,而日产在北美的销量却同比下降了 15%。
传统车企试图通过降价来挽救销量,但结果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日产和本田纷纷下调车型售价,但却无法逆转销量下滑的趋势。
消费者已经用脚投票,选择了性能更好、体验更佳的新能源车。
另外在东南亚和印度这样长期被日系车垄断了的市场,比亚迪、长城、上汽等中国车企正在快速占领市场。
以泰国为例,2023 年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 150%,其中比亚迪占据了 30% 的市场份额。印度市场同样如此。
此消彼长,中国品牌快速崛起,而日系车企的传统优势正被逐渐蚕食。
日产的暴雷只是个开始,背后折射的是整个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浪潮中的“集体溃败”。
随着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的崛起,全球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彻底的重构。传统车企如果继续在“匠人精神”和“性能至上”的老路上坚持,那么今天的日产,可能就是明天的丰田和大众。
未来的汽车市场,技术和体验才是硬道理。谁能快速转型、拥抱变化,谁才能在这场淘汰赛中活下来。
你不去革自己的命,那就只能等着别人去革你的命。
汽车行业可能真的要变天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