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自尽之前,嘉庆问他:“你贪污的钱根本用不完,为何还大贪特贪?”和珅回答道:“我贪的钱几十辈子都用不完,但最终还不是您的吗?”嘉庆听后脸色大变!

受影视剧影响,一提到和珅,人们往往想起那个肥头大耳,奸佞巨贪,祸国殃民的形象。但历史上真实的和珅恰恰与之相反。

和珅不仅长相标致,并且非常富有才学,熟读四书五经,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除此之外还有一身武艺。

和珅是满人,虽然家族有爵位在身,但跟一些高等爵位和大官相比还是差了很多的。9岁那年,父母双亡,若没有老家丁的护佑很可能露宿街头,可以说和珅的童年是苦难的。

若想出人头地只能靠自己,所以少年和珅拼命读书,靠着读书,和珅已经小有成就,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他还有更大的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实的残酷告诉和珅一个道理,要想真正出人头地,除了具备学识,人脉关系也是少不了的,或者说那个时代人脉关系远远大于学识,即便大字不识几个,只要有关系,照样能当官。

18岁那年,和珅攀上了直隶总督冯家,娶了总督冯英廉的孙女为妻。这个直隶总督可不简单,相当于现在河北、北京一带地方的一把手,有了这个身份,可以说和珅的一条腿迈进了京城。

随后和珅参加科举,本以为凭借自身学识应该有个不错的名次,没想到他竟然落榜了,对于当时的和珅来说可能是个打击,不过属于他的幸运时刻即将到来。

科举落榜后,和珅继承了父亲的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

有爵位在身,按理说这一辈子吃喝不愁了,可这并不是和珅的追求,他的眼光更加高远,不放过任何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适用任何人身上,无论这个人是好是坏。

众所周知,乾隆是一位很会享受的皇帝,靠着康熙、雍正打下的基础,他坐享其成的江山,那时候的清朝正值鼎盛,乾隆也经常借着出巡的名义四处游玩。

有一次乾隆出巡,却找不到黄盖子,那是皇帝的仪仗象征,可不是什么小事,乾隆皇帝大发雷霆,身旁的侍卫吓得噤若寒蝉。

这时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他灵活有序地处理了问题,所展现出的能力让乾隆刮目相看,此外这人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乾隆对这人的印象很深刻,他就是和珅。

乾隆心里记下和珅的名字,然而这只是和珅展露才华的冰山一角,乾隆发现这个年龄人不仅很会说话,而且处事圆滑老练,更主要的是满腹学识,精通4个民族的语言。

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会得到领导的赏识的,随后和珅被乾隆授予三等侍卫,做了乾隆的贴身侍从。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整天待在皇帝身边,有什么好事一定由身边人来。从这时开始,和珅的仕途可谓平步青云。

从御前侍卫到户部侍郎再到尚书房大臣,理藩院尚书。和珅做到了臣子能做的最高官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随着官职一同提升的还有那如黑洞一般的贪婪欲望。

和珅的贪婪已经到了一定地步,各地大员的孝敬,朝廷修建的亭台楼阁等等和珅都能从中捞上一笔,以至于后来直接卖官鬻爵,只要价格合适,和珅都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和珅的贪婪难道乾隆就一点不知道?乾隆虽然算不上什么明君,但他是个聪明的皇帝,自然知道和珅那点小猫腻,那又为什么对他如此放纵呢?

其实很简单,无论和珅怎样贪婪,他对乾隆是绝对忠诚且毫无二心的,这是他保命的根本。另外还有一点,古往今来人们歌颂忠臣,但对君主而言,他们更喜欢用有黑料的能臣。

有能力,且有把柄捏在皇帝手里,这样一来皇帝可以随便拿捏他,苦了百姓平衡朝野,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

另外乾隆也知道,和珅再贪最后还不都是大清朝的财产,嘉庆早已磨刀霍霍了,可以说和珅是乾隆留给嘉庆的“不动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然,乾隆前脚驾崩后脚和珅就被嘉庆帝逮捕了起来,当天正是正月十五,连个元宵节都没让过。

嘉庆帝赐和珅自尽,曾亲口问他“你贪污的钱根本花不完,为何还要大贪特贪?”

和珅冷笑一声“我的钱十辈子都花不完,最后不都是你的吗?”

或许最后,和珅终于搞清了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