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其全球战略决策对国际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近百年来的历史证明,美国在追求全球霸权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其战略决策也多次出现失误。
这些失误不仅影响了美国的国际地位,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崛起的机会。
尤其是东方大国的崛起,使得美方如今有些焦头烂额,从经济、军事、贸易等方面的角逐,依然呈现出了“东升西落”的局面。
这一点,绝对令美后悔不已。
如今站在“马后炮”的角度,我们重新审视当时的美国,其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战略失误。
一、年轻而盲目自信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从建国到现在不过二百余年的历史。
而美国又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综合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一。
正因如此,美国最大的失误就是如此年轻的一个国家,竟然登上了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宝座。
这就如同,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就一下子拥有了巨量财富,势必会自信和自负,难免会栽跟头。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只因上世纪初,美国凭侍着自身的优越性,开始帮助苏联推进工业化进程,以至于后来给其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竞争对手,美苏展开了长达四十余年的冷战。
关于美国对苏联工业化的支持,就连斯大林自己也承认并表示应该感谢美国。
上世纪苏联成立之初,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汽车、化工、能源等重工业领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斯大林在1928年启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旨在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来强制推动工业发展。
然而,苏联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其工业化所需的原始资本,几乎为零。
而就在苏联危难之际,1929年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大萧条。企业破产、失业率飙升,工厂里的机器闲置,设备堆积如山。
美国资本家急需一个“买家”来消化他们的过剩产能。
而此时的苏联,正好在推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急需机器、技术和资金。于是,美苏两国一拍即合,开始了历史上的一段特殊合作。
从1929年开始,美国向苏联出口了大量的设备和技术。
这些援助涵盖了冶金、工业机械、农业机械和飞机等高科技领域。
如,福特公司与苏联签订了一份价值高达1300万美元的合同,协助苏联建设了高尔基工厂,并提供了整个美国汽车产业链的上下游技术。
杜邦公司也与苏联达成了合作协议,为苏联建设了一座年产35万吨的硝酸盐工厂,并派遣工程师和化学家进行技术指导。
那些援助不仅提升了苏联的工业技术水平,更为其后续的军事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技术转移的过程中,美国派遣了大量工程师和专家到苏联进行现场指导。
那些美国专家在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教会了苏联工人如何操作复杂的机器设备,还帮助苏联建立了工业体系的人才基础。
正因如此,后来苏联的工业化迅速崛起,甚至一度超越了美国。美国发觉后,不得不开始打压和干涉苏联,并开启了长达十年余年的冷战。
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才松了一口气。
正因如此,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嘲讽美国说:美国在犯了所有的错误后,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二、轻视了东方大国的能量
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一旦觉醒,将会震惊世界。”
这句话深切表达了,他对中国潜力的认可和对中国可能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预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