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博士招生步伐骤然提速。
今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宣布增设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这是自202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扩招举措,预计此举将使得每年额外增加约1万名博士生的招生名额。
而更为引人注目的信号是,今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如此高规格的联合发文专门针对博士生培养,实属罕见。
在此之前,中国的博士生数量已从2016年的7.73万迅速增长至2023年的15.33万,短短数年间,博士生招生规模已翻了一番,且每年仍以超过1万人的速度持续增长。
一个显著的现象是,每当就业压力增大时,我们便通过扩招硕博士来吸纳更多的应届毕业生,以缓解就业难题,2017年和2020年便是如此操作。然而,这一举措也引发了不少关于学历贬值的担忧。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2024年硕博士毕业生中,仅有44.4%成功获得工作机会,相比之下,大专生的就业成功率竟高达56.6%。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难道博士真的因为“太有文化”而吃亏了吗?
究其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部分博士生自身期望待遇过高、年龄不具优势或能力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等;
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结构错配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的博士培养多侧重于学术发展需求,鼓励基础研究和学术研究,却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国家战略发展有所脱节。
走出象牙塔后,许多博士生发现自身难以有效匹配市场需求。
根据北大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显示,2015-2020年间,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中,高校单位占比最高(45.55%),其次是医疗卫生单位(16.96%)和科研单位(10.25%),而在民营企业的就业比例仅为5%。
这意味着,国家培养的许多“顶尖人才”大多在高校内部循环,并未真正流向企业和社会。
回到最初的问题:中国的博士真的过剩了吗?从总体比例来看,中国拥有128万博士,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0.064%,而美国有342万博士,占比高达1.04%,英国为0.78%,德国为0.8%,日本也有0.52%。相比之下,我们与欧美日韩的差距悬殊。
从博士就业结构来看,中国的博士大多集中在高校等事业单位,并未广泛参与到需要顶尖人才的科技、制造等行业中。而美国博士生在工商企业的就业率则从2002年的24%上升至2022年的48%,实现了翻番。因此,关于博士是否过剩的问题,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大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中美战略博弈的加剧,我们必须以超常规的方式加快培养和储备高层次人才,以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今年的博士扩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对冲就业压力,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科技顶尖人才。
此次中办和国办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支撑。
在7月新增的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中,80%都以理工医农等核心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为主,并大幅提高了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的比例,人才培养更加注重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材料、化工、环保、生物、工学等领域成为专业博士的重点专业,这些曾经被视为“天坑”的专业如今已逆袭成为“高富帅”。
国家的战略意图已十分明确:规模化培养顶尖博士人才。这些新的博士人才不仅要进行学术研究(理工科学术博士),还要解决实际问题(理工科非学术博士的专业博士),最终都是鼓励他们投身国家发展的前沿领域。
毕竟,大国博弈的核心是科技战,而科技战的关键则是人才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