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郑州晚报
2024年11月10日,由西北师范大学中外写作中心、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宁夏人民出版社、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文学联合会、西北师范大学中外写作爱好者协会协办的唐荣尧《黄河的礼物》作品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云衢楼举行。诗人、作家、知名学者、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西北师范大学中外写作中心常务副主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徐兆寿,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于涛,批评家、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生滨,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教授、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白晓霞,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教授、甘肃省文化发展学会理事李小红,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董国俊,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中外写作中心副主任杨天豪,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晓禺,作家、兰州理工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何延华,兰州理工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院人文通识教学部主任吴双芹,兰州财经大学青年教师刘芳,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高国靖、冯树贤,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牛姣姣、马丽蓉、苟乐乐,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裴文欣、汪淑贤、裴斐、王宇坤、王浩、孙彤彤等5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兰州财经大学青年教师刘芳主持。
首先,作家唐荣尧分享创作经验。他说今天他自己是听众和学习者,感谢师生们的意见建议。回顾创作历程,他坦言新书是 “被动产生”,源于国家地理 “中国新天府” 项目要求,遵循 “干净的书” 原则,拒绝官方与资本介入,亲自走完黄河流域才完成。唐老师说自己吃黄河水长大,书写黄河责无旁贷。新书出版后的广泛深远影响超出他意料,这是对他个人努力和黄河文化价值的认可。研讨会上,唐老师向各位老师们表达敬意,也向青春和在座同学致敬,感谢他们参与见证这一文学盛事。
徐兆寿在谈及与唐荣尧的结识过程时,深情回忆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并热烈祝贺唐荣尧老师新作面世,重返黄河书写。他高度评价唐荣尧首先是一位诗人,其语言优美,开篇即以绝美诗句吸引读者,透露出对天地、黄河和家乡的深深眷恋与诗意书写。徐兆寿指出,唐荣尧的这本书不仅是一部诗集,更是一部纪录片。凭借多年记者经历,唐老师以独特的记者眼光,为黄河立传,记录下这条母亲河的沧桑与变迁。他称赞唐老师的经历使他的身影显得十分古老,仿佛一位为中国文化和黄河抗辩的智者。此外,徐兆寿还特别强调,这本书也是一部黄河岸边的民族史,他将其称为“生态史”和“纸上黄河”。最后,他欢迎唐荣尧回到甘肃,回到黄河的怀抱,期待未来能带来更多精彩作品。
于涛指出唐荣尧写作的高度自觉,《黄河的礼物》是时光之书、人文写作代表作,体现知行合一理念,为作品奠定基础。谈及书写自由性,于涛表示该书各篇章节奏和结构特色鲜明,创作手法丰富。其中第一章纪实风格、第二章小说笔法、第十八章羊皮筏子描写都让他印象深刻,尤其是第十八章,讲述羊皮筏子运输现代发电机组场景,节奏转换自由丰富,彰显独特个人风格。最后于涛强调作品的自如性,唐老师情感表达疏密得当,描绘家乡时淡雅深情,同时又谴责人类的索取。这种深情又淡然的态度让作品情感更丰富立体。
李生滨指出,当代文学受现代网络冲击,需研讨会促进发展,这与古代文学不同。唐荣尧的研讨会顺应此需求,将作品推至文学前沿。谈及《黄河的礼物》,李生滨表示中国文化源于黄河,唐老师从银川出发回归黄河,体现对人民的深厚情怀,且趴冰入雪实地考察完成此作。李生滨从三方面总结其亮点:一是 “行走的文学”,类似现代版徐霞客,以真实行走经历和纪录式写作展现文学魅力;二是朴实描绘颂赞黄河及流域人民,饱含悲悯,书写土地与人的故事;三是学者型考察融入历史追问,增加作品深度。李生滨充分肯定《黄河的礼物》将行走文学与历史追问完美结合,展现了唐荣尧的才华,为当代文学发展积极助力。
白晓霞先感谢西北师范大学中外写作中心和与会人员,祝贺唐荣尧佳作频出。她说 “一条大河,百代书写”,黄河孕育无数经典。提及男性作家写作优势,白晓霞羡慕其吃苦耐劳和扎实的田野作业能力。她认为唐老师在《黄河的礼物》中展现 “向民间” 初心,关注生活史。作品有诸多亮点,一是灵活通俗处理黄河史料文献,让历史生动;二是详细记载黄河流域民间生活史,呈现大小事件与小人物生活,唐老师深入扎根人民记录故事,真实可贵;三是纪录黄河村落民间智慧,体现生态和民间文化关怀,唐老师从学者和少年角度出发,情感真挚,体现人民性立场;四是文本蕴含哲学追求,提升文学价值。《黄河的礼物》是文学佳作,也是充满思考与关怀的民间生活史。
董国俊把唐荣尧《黄河的礼物》比作 “观察黄河的窗”,通过它,读者能领略黄河两岸的景、人、事,它们在作者笔下生动且具感染力。董国俊称赞唐老师是优秀人文写作者,其写作目标崇高,非虚构写作展现了前瞻性与预见性。他虽不太了解非虚构写作,但《黄河的礼物》让他印象深刻,书中有史实,也融入了作者情感。同时,董国俊指出窗户不能呈现全貌,书中还有很多待读者发掘的故事。谈及文学力量,董国俊认为文学虽不能直接改变世界,但影响深远。像《黄河的礼物》这样的作品,能让人们深入了解黄河文化、感受人文情怀,在心灵深处引发共鸣与思考。
李小红指出《黄河的礼物》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其为真实性文本,类似以往报告文学,但加入主体经验,在现实经验和逻辑基础上有诗意创作,形成非虚构文学的张力。二是为黄河作传的愿望,可当作 “黄河志”,是 “百科全书式” 书写,情感介入将历史、人、河流紧密相连,人成为故事承载者。她强调,个人情感介入让作品摆脱宏大策略,倾向个体叙事,这种叙事蕴含时代隐痛书写,赋予作品直面现实能力。而且诗意修辞书写展现唐老师文学功底。最后,《黄河的礼物》打破黄河固化书写,构建 “想象的共同体”,体现作家使命感,是充满历史深度和人文关怀的非虚构写作典范。
李晓禺认为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象征,《黄河的礼物》深入探讨这一主题。他强调非虚构写作在处理人与大地关系时的重要性,指出古典文学如唐诗多非虚构,与历史、地理紧密相连,现代文学应重新审视其价值。分析《黄河的礼物》时,他称赞作者唐荣尧巧妙运用史料,如三线建设等,使历史成为主角,黄河成为焦点,实现日常与历史的完美融合。书中“我”作为讲述者和参与者,弱化个人色彩,突出黄河,避免宏大叙事空洞和个人化小叙事局限,达到多元元素共融的艺术效果。此外,李晓禺还赞赏书中独特修辞手法,认为其体现唐荣尧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彰显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何延华深入剖析唐荣尧作品《黄河的礼物》,强调其在非虚构在场性写作方面成就显著,阐述书中建构的黄河河流伦理。何延华指出,《黄河的礼物》是典型人文写作作品,有非虚构在场性写作特点,能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黄河生命力与文化底蕴。对于黄河的河流伦理,分三个层面。一是黄河的自然生命,它作为生命体,前半年有自主生存状态,这是伦理基础。二是黄河满足人的需求,体现人在黄河的生存状态,书中描绘了黄河沿岸植物、动物、灵性、文化、历史和现代生命,展现其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三是作者对黄河的人文关怀,唐荣尧以作家姿态和学者立场,对黄河人文深入思考,尽显对黄河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感。
吴双芹高度赞赏与认同唐荣尧的非虚构写作。她强调唐荣尧创作聚焦自然,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山河与文化,成功传达质朴情感和真实情境。唐荣尧在写作中坚守文学性,用诗歌化语言、优美句式,还有伏笔、比喻和场景设置等技巧,深刻洞察黄河在工业文明进程中的变革。唐荣尧多视角叙述,融合个人与社会视角,增强作品现场感和真实性,凸显审美价值与人文关怀。最后,吴双芹对唐荣尧作品体现的悲壮情感,对自然、文化和人群的关怀产生强烈共鸣,认为这些作品深刻动人,还能激发对工业文明影响的深入反思。
杨天豪对唐荣尧的著作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肯定了作品的高创作水准和广泛受欢迎程度,强调了作品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他用空间理论详细分析了作品的时间建构、空间建构及十字叙事建构,特别指出唐荣尧巧妙地将历史、现实与未来交织在一起,增强了作品的深度和前瞻性。然而,他也提出,尽管作品在结构和叙事上有独到之处,但在情感表达方面略显不足,缺少更多的个性化和情感化写作,并通过与其他作家的比较,指出既然是黄河的非虚构写作,生态和现实的关注度还远未达到。
冯树贤从三方面分享感受:一是书中以黄河为基的身体书写,唐荣尧经实地考察,用文字描绘黄河自然形态和相关生命体验。二是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黄河书写,唐荣尧用双脚 “走” 出的这本书,展现黄河自然景观与沿岸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三是事件诗学视域下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书写超越当下,将历史事件转化为深刻诗学表达。冯树贤表示,《黄河的礼物》不仅记录黄河自然变迁,更挖掘了黄河文化的人文精神,为黄河书写增添新活力与思想深度。此次分享会利于我们理解黄河文化的历史脉络和现实意义,明确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的使命。
牛姣姣认为作品融合了非虚构写作、乡愁、生态文学和跨文体写作等元素。她着重讨论了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与艺术性,强调记录现实与个人经历的重要性,以及探索历史真实性的价值。她认为非虚构写作不仅在于记录事实,更在于通过独特的艺术审美呈现事实,使读者获得审美的享受。她特别提到了唐荣尧作品中的诗意叙述和对民间传说的融入,展示了其艺术性的显著特征。她深入探讨了“黄河的礼物”的含义,理解为黄河给予人类的智慧与财富,以及对守护黄河和家国的深厚情感。
汪淑贤表示,通过阅读此书,她深刻感受到了书中的知识温度、厚度和力量,以及作者唐老师对黄河的深情与执着。书中的诗意和地域特色丰富,反映了西北风情和黄河内核象征,体现了鲜明的作者风格。她还提到,从古至今的文人对黄河有丰富的描绘,而唐老师的书延续了这一传统,尽管阅读时感觉有些碎片化,但仍能感受到作者的真诚和中国式书写的特点。最后,她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悟,认为文学作品应克制感情,以引导读者进入精神情感世界,使文章更真实、生活化。通过这一过程,她认为自己受到了启发,并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孙彤彤认为《黄河的礼物》以独特的视角和写实手法展现了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与人文风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打破了传统历史叙述方式,融合了文学、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展现了黄河文化的立体、多元画卷。该书详细描绘了黄河流域从史前文明到唐宋盛世的历史遗迹、民俗风情和文学艺术,体现了黄河文化的历史性、多元性和包容性。他强调了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如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和不屈不挠,以及包容和谐,认为这对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和推动文化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他提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在保护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让黄河文化得以延续的问题,表达了对黄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视。
苟乐乐特别强调了唐荣尧“记者”身份带来的启示,并分享了自己成为记者和主持人的梦想。她从唐老师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黄河作为文化象征的多重意义,包括其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和母亲河的地位。苟乐乐强调了将政治、经济、史实与人文等能指符号融入个人生活,以探索其背后深层意义的重要性。她还通过文学和自然欣赏的例子,阐述了审美视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最后,她鼓励大家要用心体验生活、珍惜所得,并表示面对生活的底气源于持续的努力与坚持。
马丽蓉将其比作“送给黄河的颂歌”,对书中深情献礼黄河、展现深厚情感与敬意表示高度赞赏。她指出,作品不仅绝美描绘了自由与生命,还深情记录了黄河沿岸的人文景观和历史变迁。马丽蓉认为,作者唐先生不仅是黄河的忠实歌者,更是其历史的忠实记录者,通过文字展现了黄河的壮丽与温情,体现了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与敬仰。她同时强调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重要意义,并对唐先生非虚构性写作的深度与真实性给予高度评价。最后,马丽蓉引用书中鼓励唐先生写作的话语,强调了持续追求、勇往直前的生命力和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弥永平从文学作品中深刻感受到爱护黄河的重要性。他强调,黄河作为民族母亲河,在文学中既是自然象征也是文化符号。作品不仅展现河之壮丽,更唤起保护意识。弥永平呼吁,保护黄河是每位公民责任,共同守护母亲河,让黄河永续流淌。文学之力,唤环保之心,护河使命,人人有责。
裴文欣在谈及唐老师的新书时指出,该书在展现人文、文明方面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均深刻地描绘了历史与文化的交融。裴文欣表示,在唐老师的书中,个人经历与黄河文明的演变紧密相连,通过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共鸣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他特别提及书中关于成吉思汗的故事,该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历史事件与文化故事如何启发人们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入思考。
裴斐对唐荣尧的创作风格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赞赏其将观察、追问与书写紧密结合的方式,形象地称之为“用眼欣赏、用脚丈量、用手感受、用心思考”。裴斐表示,这种风格源于唐老师对河流和自然的深厚感情,尤其是其黄河边长大的背景,令人深感共鸣。然而,裴斐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批评。他认为,在唐老师的作品《黄河的礼物》中,过多的主观情感表达可能会使作品偏向个人情感的宣泄。他建议,在文学表达上应更加克制,让情感融入对真实的细腻描摹中,以增强作品的生命力和力量。
最后,唐荣尧总结发言。他说会认真吸收所有读者的反馈,无论是批评还是赞美,并在后续修改中体现。唐荣尧表示,写作时有意无意融入纪录片思维,没刻意追求获奖。他对黄河感情复杂,既爱其壮丽景观和丰富文化,又恨其带来灾难与痛苦,出版时尽量客观呈现。对于作品的非虚构性质,他表示没特意定位,作品是无意写作而成,却受到读者广泛关注。唐荣尧最后强调,一定会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在未来创作中积极改正,让作品更趋完美。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中外写作中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