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学习了如何更精准地输入AI指令,有时候灵感火花也能生成好的设计。”由于兴趣加上工作性质的原因,在中铁广场一家企业从事设计工作的吴政君硬是挤时间,上足了10节夜校课。他不仅解锁了新技能,还在同龄人里收获了“游戏搭子”。
眼下,“夜校”这个颇具年代感的词,在市北区正以“党群夜校”的新面貌走进中青年群体的生活。今年春天,随着市北区“党群夜校”首批试点课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这种有“知”有味的夜生活。
如何更方便地找到夜校?市北区委组织部统筹整合部分职能部门、驻区院校和市场化机构的优质师资课程,聚焦居民需求,精准匹配“短、平、快、新”的公益课程,盘活网格党群服务站等阵地资源,创新打造“先锋识课·党群夜校”,将夜校“搬”到了居民的家门口。目前已在14个街道设立40余处“党群夜校”授课点,开设了AI赋能高效办公、形象设计、茶艺、整理收纳等技能类课程100余班次,惠及党员、群众4000余人次。
居民们在辽源路街道的党群夜校学习八段锦。
不光在居民小区里,市北区的楼宇聚集地也开放了“党群夜校”。在中央商务区、新都心等商圈,白领们也有了“下楼即学”的便利。市北区量身定制了瑜伽、插花等解压治愈课程和商务英语等能力提升课程,打造“夜学”“夜读”“夜游”等新业态产品,广泛吸引着年轻人。
从一个零基础的蜡绳编织“小白”到编出多个精致成品的“高手”,家住洛阳路街道周口路社区的宝妈张玉花对自己一个多月来的进步很开心。“这是我首次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第一眼看到蜡绳荷花盆景,我就心动了,一定要学这个。”张玉花说,在参加夜校前,她的日常生活以家庭为主,囿于各种家务,偶尔打个零工。随着孩子长大,她希望自己的生活有新的转向。现在每周来夜校上一节课,跟着社区请来的非遗传承人,她学得格外认真,一个月下来,她逐渐掌握了用蜡绳编织成品的技巧。
周口路社区党委书记李静说:“‘党群夜校’不止于夜,居民的需求在哪儿,课程就送到哪儿。”
透过“党群夜校”这扇窗,“张玉花们”打开了与更广阔外界沟通的大门,吴政君和“搭子”们则深入附近的辽阳西路社区,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力量。
把党建工作深入到小区中,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应到“家门口”,是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应有之义。市北区探索将“党群夜校”作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重要载体,利用“小课堂”撬动“大治理”,在党群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我是在参加‘党群夜校’的摄影课后加入‘小区治理观察团’的,老师课上得好,我们受益,我也想反过来为小区干点什么。”家住小水清沟花园12号楼的王桂芬说。在得知2号楼的王大爷家中电灯损坏,老两口因为行动不便硬是摸黑生活了一周后,她赶快反映给社区,社区、物业很快就组织志愿者上门安装灯具,解决了老两口的难题。
河西街道通过聘请优秀夜校学员加入“小区治理观察团”,参与党建引领“精治小区幸福家园”建设,做活了“授课+治理”模式,今年以来,解决楼道杂物堆放、困难家庭帮扶等问题20余件。
(大众新闻记者 李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