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局长陈昶做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在线访谈,为广大市民和网友介绍上海市民族工作的相关情况。
树立“家在上海”品牌效应 推动上海民族工作互嵌共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个宏大命题,需要大处布局,更需要细处落子,需要身处这里的每一个人切身体悟并尽己所能、共同托举。为此,上海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打造了“家在上海”城市民族工作品牌,并把这项工作连续两年列入了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纳入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部署,实现在上海这座多元、包容的城市中,无论来自哪个民族,拥有何种文化背景,人人都能感受到如同家一般的温暖与归属感。
陈昶介绍,所谓“家在上海”,微观层面是实现各族群众到上海后“立得住脚”,能找到归属感;在中观层面是要让城市成为各族群众的共同家园,从而“安得下心”;宏观层面就是要让各族群众在共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圆得了梦”,通过打造一个个“小家”,维护我们的“大家”,进而守护我们的“国家”。在这里,“家”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仅指一个居住的空间,更是一种心灵的归宿和情感的寄托。
在谈到如何实现“家在上海”切实落地时,陈昶指出,需要聚焦社区、学校、企业、社会组织这四类主体,而方法就是探索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多维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外来务工人员来上海作贡献,同样是城市的主人”,“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主动适应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的新态势,探索提出“结对认亲”“地校共建”“社区融入”三条实践路径,推动上海的民族工作嵌入式、共生式发展。
一是“结对认亲”,促进各族群众心灵相通。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从亲情关爱入手,让来沪各民族群众与本市群众增进了解、感情融通。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广泛动员单位、个人积极参与结对活动,通过单位与单位、单位与个人、个人与个人等多种形式,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网络,培育来沪各族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心灵契合。
二是“地校共建”,建立来沪学生联系纽带。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打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支持引导相关学校与所在街镇、社区、区域单位结对共建,通过实践锻炼、交流参访、联谊活动等,促进学生更好了解上海,更好地融入城市。一年多来,全市累计开展结对联谊活动千余场,体验上海活动数百场。
三是“社区融入”,促进各族群众共建美丽家园。解决好来沪各族群众的“急难愁盼”,引导动员他们深入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公共文化活动中来。比如,利用社区公共阵地举行文化演出,加强社区就业服务,推进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建设等,将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安居乐业的大家庭。目前,全市已建立200多个各类服务保障机制,建成227个“家门口”社区就业服务站,组织常态化社区协商议事和社区志愿服务,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发展。
这三条路径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增强各民族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进一步巩固上海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的价值基础,使民族工作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社会各群体”,也共同推动了上海各民族之间的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上海民族工作的提档升级。
推进六方面工作 建设“重要承载地”和“重要平台”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海市委要求,要积极探索具有上海特点的民族工作新路子,让上海成为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承载地,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平台。
如何更好地建设“重要承载地”和“重要平台”成为了重中之重,陈昶强调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初步考虑从六个方面来推进:
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全面深入具体地贯彻到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中,正确认识和把握“四对关系”,顺应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系统总结“家在上海”等经验做法基础上,探索出台政策性文件,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指南,让城市更好接纳来沪群众,让来沪各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实现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二、加强和创新城市治理,将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有效融入“四个人人”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更为迫切、更加多元化、更具品质化的需求,努力形成友好、包容、融合的城市民族工作制度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努力让各族群众在城市过上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美好生活。
三、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在有序流动、合理分布过程中的引导作用,突出分类指导、因人施策,制定分众化、精准化服务保障政策,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有力保障各族群众的发展机会,切实增强他们的获得感与归属感。
四、积极探索建立基层治理新模式,在执法过程中培育各族群众办事依法的意识,在服务群众中提升各族群众遇事找法的习惯,在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推进全民守法意识的形成、普及和提高,着力构建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力推进的法治宣传教育格局。
五、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贯穿到城市民族工作全过程,坚持因地制宜,立足精准有效,深入实施民族团结交融行动,加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建设,让中华文化有形有感有效融入各族群众工作学习、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各方面,在全社会铺陈中华文化底色。
六、积极搭建民族事务大数据服务管理平台,以高效联动的跨部门智能协同破解基层民族工作落实难题,实现由“条块分离”向“横纵联动”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转变,真正让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融得好”。
编辑: 蔡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