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摘要:红军东征是继长征后的重大事件,而毛泽东在东征初期所填《沁园春·雪》(以下简称《雪》)则使其东征渡河平添了一层浓厚的文学色彩。随着《雪》日益广泛的传播,有关《雪》的创作与毛泽东当年侦查与渡河的地点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有关文献对毛泽东东征的具体渡河点及日期乃至《雪》的创作地点等相关问题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本调研结果显示,毛泽东是在1936年2月21日早上在辛关渡渡河东征的而非河口—贺家凹渡口;《雪》的写作时间为1936年2月,毛泽东在此期间的行程和主要经停地为延长→双庙河→袁家沟(期间曾去高家坬塬)→辛关渡→留村→张家塔。因此,《雪》的诞生地应在以上区域之内。在此行程的初期,毛泽东应该看到了1935年年底降于河口—辛关渡一带的深厚积雪。此外,由于多种原因,历史文献中的一些地名与今用名有所差异,例如“高村”应是现在的“高杰村”,“贺家凹”现写为“贺家洼”,“社里”应为现在的“舍峪里”,“张家塔”也称为“张家塌”(旧名)。
关键词:毛泽东;东征渡河;地点与时间;辛关渡;《沁园春·雪》
1936年红军东征是继长征后的重大事件,《沁园春·雪》(以下简称《雪》)则使得毛泽东的东征渡河平添了一层浓厚的文学色彩。由于《雪》一般被认为是毛泽东在东征渡河前夕到黄河边侦查渡口地形时创作的,故随着《雪》日益广泛的传播,毛泽东当年侦查与渡河的地点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笔者对东征初期有关毛泽东活动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有关文献进行调研,也显示东征初期应该是《雪》的主创时期。与此同时,也注意到有关文献对毛泽东东征渡河的具体渡河点及日期有不同的记述。特别是近若干年来出现的很多相关文章,大多都涉及这一方面,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本文就此进行了调研与考察。
《毛泽东年谱》(修订本)记述:毛泽东(1936年)“2月21日,从河口东渡黄河”。在此段文字的末尾还记述,当日晚8时,毛泽东致电徐海东、程子华:“22日,十五军团所有未渡河部队改从辛关渡河”。从这条记述看,毛泽东是从河口而不是从辛关渡河的。
《叶子龙回忆录》则记述,“2月20日,毛泽东带领部队从清涧县的河口至延川县延水关一线东渡黄河”,没有说毛泽东渡河的具体地点。
曹丹辉是东征时毛泽东身边的电台负责人,随毛泽东行动。他的“抗日前奏—随毛主席东征记”具体地记述了毛泽东东征渡河的时间、渡口及相关的细节:1936年2月初,曹丹辉带电台随毛泽东从延长到清涧袁家沟,在袁家沟住了两个多星期。2月20日夜12点,他收到十五军团发来渡河成功的电报,而后接到出发命令,“我们马上拆线,三点钟出发,拂晓就到达了辛关渡边”(见图1)。在等待渡河时,“我忽然发现:主席也坐在前面不远的雪地里,手里端着一个饭盒子,正在吃早饭。······听警卫员说,主席一晚上没有睡,就带着部队出发了”。
据当年的电报等文献资料,2月18日,毛泽东等发布东征作战命令,“以沟口、河口两处为主渡点”;20日发电让十五军团“从辛关佯攻······派一个营从社里渡河”,“毛依河口得手与否决定从河口或从沟口渡河”。沟口位于绥德县,是北段一军团的主渡点,为渡河部队的左翼。社里应为现在的舍峪里,位于河口下游黄河大转弯处,属于清涧县玉家河镇(见图2)。红十五军团(在南段,清涧一带)负责人程子华的回忆录记述,“红十五军团的渡河地点选在了对岸石楼县的贺家凹渡口”,并且记述了20日晚渡河突击队的组成和渡河情况。贺家凹(现写为贺家洼)在河东,属山西,是渡河登岸点(见图2)。作为整个红十五军团第一梯队渡河指挥员的韦杰,在其《右翼梯队的战斗》(注:红十五军团在南段清涧一带渡河,处于整个渡河部队的右翼位置)一文中较详细地记述了20日晚(此处9点钟开始)这场突击渡河的过程:“时间到了,先遣队的5只小船沿着河叉成一路队形进入了黄河,两只大船随后,七只船沿河岸上游拉了一里多路,到预定的渡河点,五只小船成扇形向对岸划去”。该文与《程子华回忆录》中所记述的突击部队的番号、相关人物等具体情况一致,说明这两篇回忆文章记述的是同一地点的渡河,即河口—贺家洼是十五军团最早(第一梯队)的渡河/登岸点,之后还在附近(二十里正面)的其他渡河点渡河,包括辛关等地(见图1)。
河口地区就是指无定河汇入黄河的河口一带。河口北侧(偏黄河上游侧)为河口村(属清涧县高杰村镇),南侧(偏黄河下游侧)为王家河村(属清涧县玉家河镇),再往下游,还有一条支流称为玉家河(注:请注意,与村名“王家河”不同),也在此汇入黄河。玉家河入黄河口的斜(偏下游)对面(东岸)就是贺家洼(见图2,照片1,照片2)。
黄河自河口一带开始逐渐偏转,形成一个弧顶向西凸出的大弯曲,到玉家河以下,河水流动随地形弯曲将逐渐偏向东流。而受河水流动的影响,人工渡船的登岸点一般也均要偏下游。贺家洼村实际上位于东岸半山腰,村庄以下为较缓的山坡而不像河口上游为近乎直立的峭壁(见照片2,图2)。因此,选择在河口及玉家河一带登船,水流环绕贺家洼,易于在对岸贺家洼渡口滩头靠岸登陆。
前面韦杰文中所述“先遣队的5只小船沿着河叉成一路队形进入了黄河,两只大船随后”。这里说的“河叉”可能就是玉家河,随后的大船也许来自无定河。
通过以上对回忆文献的调研分析,结合实地考察,表明毛泽东原本计划“毛依河口得手与否决定从河口或从沟口渡河”,结果是在午夜得到十五军团渡河“得手”的电报后,于后半夜起程,21日早晨到达辛关渡过河。辛关渡在河口的上游,河西为辛关村,河东为辛关镇,通常分别称为西辛关和东辛关,此处距河口/贺家洼渡口还有较长的距离(见图1、图2,照片3)。
除前述曹丹辉的亲眼目睹与相关具体情节的记述外,毛泽东从辛关渡河的佐证或原因可能还有如下几方面:
其一,如前所述,毛泽东过河后的当天(21日)晚上发电报,要求“22日十五军团所有未渡河部队改从辛关渡河”。这一方面可以佐证毛泽东本人是从辛关渡河的(通过亲历渡河,可能认为之后在辛关渡河更为有利),这也应该是来自毛泽东本人的直接证据;另一方面也佐证此前十五军团的主要渡河点不是辛关渡而是河口—贺家洼一带。
其二,单纯从渡口条件而言,辛关渡为本区黄河上的重要古渡,两岸特别是东岸堆积形成滩头,东辛关一带地形平缓(见照片3),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更适合大部队靠岸登陆。相比较,河口对岸地形陡峭,贺家洼一带地形也相对复杂。
其三,毛泽东住地袁家沟离辛关渡更近,河口则在更下游(见图1)。在河口—贺家洼渡河成功,辛关渡等渡口也相继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毛泽东从这里渡河可能更方便。而且2月8日毛泽东曾到辛关上游不远的高家坬塬实地查看过这一带的黄河地形(见图1,照片3)。
另一方面,《程子华回忆录》及韦杰的文章也均没有说毛泽东是在河口—贺家洼渡河的,如在该地渡河,一般都会述及。而且部队都集中到河口—贺家洼一个点渡河也需要很长时间。韦杰的文章也明确写道:“太阳升起时,整个军团部队在二十里正面,全部渡过黄河。”说明控制东岸后,在临近的其他渡口也开始渡河。
红军东征渡河从北到南长达数十公里,先后涉及多个渡河点。当年的亲历者可能由于渡河紧张,时间仓促,大多未必能搞清渡河点的准确地名。而且当时基本都是口语交流传播,很少见诸文字,而南、北方的语音差异很大,当年的东征渡河者在多年后撰文回忆,地名中出现不同的同音字,甚至是误听或记忆误差也都是难免的,加之历史演变等因素。事实上,这种情况也是不少。
例如前述韦杰的《右翼梯队的战斗》一文中就没有渡河地点的名字,只用“河边”来代替。文中说到,他们“团指挥所在高村的一个窑洞”,但河口一带现在没有叫高村的村社。经查阅有关地方资料,离河口不远,位于无定河边的高杰村在清末民初时叫高家村,是当时本地基层机构或区划“里”的所在地。后来因该村人才辈出,改称为高杰村,现在也是镇政府所在地。因此,“高村”应该就是现在的高杰村。
前述贺家凹(洼)和社里(舍峪里)既有同音字的现象或特点,后者还不排除有电报中简写的可能性。高村也不排除就是当时日常口语对高家村的说法。
曾思玉所在的一军团是在绥德沟口和山西三交镇一带渡河的,但在曾思玉的回忆录《我的前一百年》中记为是在辛关渡河到了三交镇。这很可能是由于曾思玉在渡河前一个多月,曾到河口—辛关一带侦查渡口,印象较深,将最终在沟口一带渡河记为辛关渡。结果一些相关的书籍文章也都引用这一说法,例如《亲切教诲终生不忘》。
再如,毛泽东21日渡河后,住在石楼县义牒镇留村,从23日到29日住在义牒镇张家塔(位于石楼县城以西十余公里处),直到3月1日才从张家塔去到李家塌。张家塔也称为张家塌(旧名),毛泽东在此指挥了渡河后的早期战斗。
以上情况显示,即使第一手的回忆文献资料也会因年深日久,记忆不清而出现误差,何况当年缺少文字表达,还有口语差异、历史变迁等各种因素,造成不同的写法或说法。近若干年来,网络上出现很多有关《雪》的文章,大多也都涉及渡口与渡河,但也是说法各异,而且较少注释或说明原始资料的来源,加上网络间的迅速传播,似更加复杂,正误难辨而难以说清。
本文的调研与考察结果显示,毛泽东是在1936年2月21日早上在辛关渡渡河东征的。《雪》自身注明的写作时间为1936年2月。综合以上各文献记述,毛泽东于2月3日从延长出发,其行程路线和主要经停的地点为双庙河→袁家沟(期间曾去高家坬塬)→辛关渡→留村→张家塔,3月1日离开张家塔。因此,《雪》诞生的地点应在以上区域之内。在此期间,毛泽东在清涧袁家沟停留时间最长,21日过了辛关渡就进入了山西境内(见图1,照片3)。
经对文献进行较系统的调研,曾思玉记述1935年年底(12月30日至31日晚)在河口—辛关渡一带降下了一场大雪,而毛泽东经河口附近的高杰村到袁家沟,再去高家坬塬查看辛关渡口附近的黄河地形,期间应该看到了这场大雪的深厚积雪。这场大雪应该就是《雪》所描写的大雪,故也是《雪》创作的源头。
作者:陶明信,马玉贞
来源:《高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
选稿:贺雨婷
编辑:杨 琪
校对:汪鸿琴
审订:郑雨晴
责编:耿 曈
(由于版面内容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