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周鸿鹄
海拔4000多米,随着天边亮起鱼肚白,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迎来了第一缕光,此时刚烧完热水的郭纪江,望着眼前皑皑的白雪,不禁出了神,但一声“分队长,专业提不上,怎么办?”将郭纪江拉回了现实。
列兵李宏健,入伍前性格火爆,做事大手大脚,这让他学习光缆熔接时总是出错一头雾水,这时郭纪江就会边操作边讲解“万丈高楼平地起,多看更要多练。”
看郭纪江操作娴熟,李宏健打心底敬佩,同为“00后”,在他眼里,郭纪江是连队主心骨、分队定海针,提起郭纪江,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踏实肯干”,这样的印象来自于他的新兵时期。
刚下连的郭纪江,也曾面临过李宏健的困境,但一次学习室背记理论时,一只鸟停在窗沿,嘴里叼虫,仿佛在炫耀战绩,他摇摇头,“笨鸟先飞,我也会”。之后,郭纪江白天学习理论,晚上整理笔记。苦战数月,郭纪江已能独自值班值勤、熟练操作机房设备,面对年轻同志提问,他指出问题、提供方法。
当兵第4年,“00后”郭纪江成为连队最年轻班长,他对知识的渴望更加强烈。
某天下午,光缆练习结束,大家都收拾器材、准备休息,作为班长的郭纪江对自己成绩并不满意,“剥缆、接续、熔接……光缆接续以短致胜,怎么提高速度?”带着疑问,郭纪江拿起光缆就是练。
不久后,一次光缆考核,一向成绩中游的郭纪江一跃成为“排头兵”,满是裂口的双手,是他交出的“答卷”。
某天清晨,郭纪江走进中庭,“冻土虽硬但没有我们骨头硬”映入眼帘。
一天傍晚,海拔五千多米,几十公里外某泵站业务阻断,接到任务,顾不上吃饭,郭纪江一行带好工具前往。
到达泵站,施工人员说“断点在对岸,由于河道被挖空,只能穿越管道去对岸”,郭纪江、传输员付渝二话不说钻了进去,管道内阴暗狭窄,二人只能缓慢前行。
夜里气温骤降,到达断点处,两人满脸通红、浑身颤抖。初始接续并不顺利,“光缆剥不开、光纤接不上,接续任务停滞”。郭纪江四人围坐于一土坑,手撑大衣,俨然形成一道“风墙”,郭纪江位于风眼处,不断对双手吹气,待手恢复知觉后,再次接续,只见他银线穿针般,一口气将1芯、2芯……24芯光纤完成熔接封盒。
历时8小时,业务恢复。车上,连续13小时未进食喝水的郭纪江、付渝躺在座位上,随行军医王曙光拿出便携医疗箱、氧气瓶开始治疗。一小时后,郭纪江二人才缓缓睁眼,王曙光询问他们状况,郭纪江微笑回答,“这不是我最难受的一次,您还记得我刚下连的时候么?”
那时,郭纪江体弱多病,连队半数感冒药都进了他的胃,这种生活让他心生退伍想法,王曙光注意到郭纪江的异常,“小郭,这点困难就把你打倒了吗?好身体是炼出来,没有人一开始就适应高原。”
一株不服输的火苗燃烧在他心头。“缺氧不缺精神,山高志气更高”,休息时间,郭纪江在宿舍、健身房、训练场开展训练,两个月时间,郭纪江摆脱“药王”称号,并当选月训练标兵。
“一个人素质过硬不算什么,如何让木头变成桥,才是我要做的事。”一次业务分析会上郭纪江说道。训练场上,看到战士吴峰孤僻动作,郭纪江在一旁示范教学。后续训练中,吴峰改正孤僻动作,训练成绩直线上升。
现在,学习传输专业都由郭纪江教学业务。前段时间,他带着列兵曲洪武来到机房,逐一介绍设备,曲洪武不停记笔记,郭纪江看到后告诉他“理论结合实际,实操是关键,以后多去操作,熟能生巧。”
分队长是职务,更是责任。几天前,一次巡线途中,重庆小伙儿邓程一正登杆排查隐患,正值冬季,线杆上附着着一层薄冰,他全身颤抖,攀一步退半步。郭纪江看到后走上前,“看我操作你用心感悟,多练习就会了。”他边讲解边演示,邓程一也学着做起来。
夕阳西下,沱沱河畔,“00后”分队长郭纪江看向远方。
生命禁区,一株株草甸雪兔子、大通翠雀花正生根发芽……
编 审 |张大鹏
主 编 |陈一凡
校 对 |张勤琳
编 辑 |胡燕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