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荣 莫雅璇 通讯员 吴清清

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马田街道积极探索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聚焦儿童视角,全面整合社区资源,致力于打造政策友好、服务贴心、空间童趣的全方位、多层次儿童友好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源整合,构建全方位儿童服务体系

为构建全方位儿童服务体系,马田街道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妇联牵头,通过深入调研和多方研讨,成功整合了街道内外的慈善基金会、学校医院、爱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多渠道资源,共同参与儿童友好社区的共建共营。

根据儿童多元兴趣发展需求,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积极链接教育体育类资源,广泛引入专业力量,拓展社区家长学校、科普教育基地、职业体验基地、户外游学基地等儿童活动阵地,构建普惠性的儿童服务保障体系。截至目前,街道已开展儿童服务系列活动500场,服务儿童达10万人次。

在此基础上,各社区深度挖掘儿童需求和特色,因地制宜地打造儿童友好服务品牌,在儿童议事、父职教育、益智培训、文化传承、环保志愿、爱心教育等多个领域,涌现出覆盖一批批居民喜闻乐见的儿童服务品牌,共同实现“童行马田 童享未来”。

空间优化,打造儿童活动阵地

马田街道充分利用“基层治理小分格”现有资源,依托社区医院、学校、公园和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设立多个儿童专属空间,以“微空间”视角进行适儿化微改造和精提升,建成具有游戏、阅读、手作和儿童议事会等功能区的儿童特色服务空间。各社区积极利用儿童放学、寒暑假期间,开展“爱心寒暑假”作业辅导、“乐构天地”儿童乐高益智培训课程、“青少年野外课堂”趣味活动等亲子活动。

例如,石围社区组织开展“传承成长”主题活动,结合传统文化与民俗,让儿童深刻体验传统文化,推动文明家庭建设;合水口社区创新融合醒狮文化与武术精髓,打造“少年当自强”醒狮武术品牌活动,曾获得光明区2023年度“民生微实事”创新口碑奖。

此外,街道还在家庭(儿童)步行范围内建设可负担的普惠性幼儿园和托育机构,并设有不少于200㎡的社区儿童室内外活动空间。目前,马田街道已拥有市级儿童友好实践基地3个、区级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学校和幼儿园等共5个,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空间和教育资源。

儿童议事,构建儿童融入社区治理新模式

马田街道携手社区,创新性地推出儿童主导型“社区”活动,积极搭建开放的意见征集与协商对话桥梁,鼓励儿童参与社区建设,以“童声”推动社区“共建共享”。例如,创建成立南庄社区“孺子观察团”,在社区工作中引入“一米视角”,组织开展公益慈善宣传义卖、自编自演《包拯断案》情景剧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我的家园我来守护”等儿童参与实践活动。通过“童心携家”模式,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家庭深度参与社区治理,携手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环境,助力和谐社区与幸福家庭建设。

同时,街道凭借“儿童议事会”“儿童心声箱”等平台,让小小议事员围绕社区环境、儿童安全、文化活动等开展调研活动,定期收集建议,讨论社区热点问题,积极培养孩子们成为社区治理的“小助手”,进一步增强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社区“主人翁”意识。

其中,在“将围社区大榕树广场升级改造”儿童议事会中,小议事员们纷纷绘出自己心目中的公园,公园设计师结合小议事员的想法,最终采纳在广场中设置摇摇马、亲子跷跷板等建议。改造后的广场,成为了一个效果美观、设施齐全、使用安全、配套全面的休闲运动社区公园,为儿童和家庭提供休闲锻炼、老幼共娱的场所,提供多元化服务,促进多年龄段儿童全面发展。

2023年,根竹园和石围社区荣获深圳市儿童友好社区称号,2024年,合水口、马山头、薯田埔等其余八个社区也正积极参评,力争成为儿童友好的典范。

接下来,马田街道将继续联动多方,持续宣传儿童友好理念,打造儿童友好空间,健全儿童友好机制,落实好儿童友好项目,共绘儿童未来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