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我们国家,凭着“基建狂魔”这个名号早已震惊全球,高楼大厦、铁路高铁,走到哪都倍儿有面子。

但没想到,这回竟让人瞧出点“毛病”了。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两位记者暗访安徽合新高铁工地,揭露材料“以次充好”的猫腻,结果居然被殴打、手机被抢。

这事儿一出,网友纷纷表示:“这背后到底多大的黑幕,竟然敢打新华社记者?”

中铁七局,这个知名国企,怎么就这么“狂”呢?

话说,我们国家基建狂魔的名号,可不是空穴来风,地标建筑、公路铁路那叫一个快、稳、好。

然而这次,堂堂的国企中铁七局竟然被新华社记者揭穿“穿了破底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从头说起:11月12日,《经济参考报》的记者王文志和程子龙在报道中提到,中铁七局在承建的合新高铁工程中使用劣质材料,用所谓的“再生胶仿制品”替代了标准要求的“三元乙丙橡胶弹性垫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这种低质垫层根本不符合铁路行业标准,性能差得离谱,用来支撑高速行驶的列车,简直是在“玩命”!

按理说,记者揭露了问题,施工方就该检查自家材料、改进施工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事情并没有朝这个方向发展。

相反,两天后,两位记者再赴现场,结果竟遭到工地工作人员的围攻,手机被抢,身体受伤,甚至一度被控制不让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下网友炸开了锅:“什么情况?敢打新华社的记者,这得是多大的胆?”

那么,这些施工单位的操作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先简单科普一下,这种“三元乙丙橡胶弹性垫层”材料并不是“花瓶”,它的作用是保障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平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交通大学的专家曾指出,这种弹性垫层是限位凹槽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它负责让火车“稳稳当当”地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是用劣质品替代它,列车在高速行驶中很可能发生下沉、晃动等问题,这不仅是“节约成本”,这简直是拿乘客和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回到正题,记者的报道一出,网上瞬间炸开锅。

中铁七局迅速发表声明,表示“高度重视”,还成立了一个调查组,称会对施工材料展开核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告中说得煞有其事,保证一旦发现问题,必将严惩涉事人员,绝不姑息。

看上去似乎态度诚恳,然而,事实可没这么简单。

就在声明发布的当天,现场工作人员却透露:“领导交代了,看到陌生人,先把人和车扣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不其然,两天后,王文志和程子龙二度赴工地时,真的被强行“扣留”了。

这一操作,显然不是一个普通“农民工”能拍板的。

面对质疑,中铁七局给出了模棱两可的回应,称“可能是临时聘用的农民工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锅甩得,估计连吃瓜群众都看不下去了:“要真是临时工,干嘛那么紧张?”

事件的“骚操作”并没有结束。

大家都知道,新华社是正部级单位,敢动新华社的记者,不就是在撕国家“面子”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们直呼:这是想要干什么?更重要的是,在揭发劣质建材的问题上,中铁七局不仅没有自我反省,反而选择暴力相对,这难道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随着事件发酵,网友们的质疑声越来越多:“在法治社会,媒体记者的合法采访权为何得不到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铁这么重要的民生工程,质量岂容儿戏?”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上,关于“记者被打”“铁路质量问题”的讨论刷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网友呼吁,应彻查施工材料的问题,依法严惩殴打记者的相关人员,还记者公道。

还有更大胆的分析称,中铁七局此次“打记者”事件,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背后或许有更大的利益链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新高铁作为国家重点项目,投资巨大,建材问题一旦坐实,追责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怪有网友调侃道:“既然记者敢曝光,那就不要怕舆论监督;既然选择打记者,那就准备好接受全民的‘审判’吧!”

按说,基建工程向来是我们国家的“门面”,尤其是高铁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然而这次的中铁七局事件,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危机中的自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家工程质量不过关,反而想通过“打记者”的方式掩盖真相。大概他们还以为,靠暴力就能“封口”吧。

“基建狂魔”的名声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靠质量立足,靠安全赢得信赖。

如今中铁七局的操作着实令人心寒——在高铁工地对新华社记者动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非真以为遮住记者的嘴,就能遮住问题?

要知道,维护工程质量不是某个人的面子问题,而是国之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位看官,你们觉得该如何惩治这类“顶风作案”的行为?

留言区等你唠嗑,来发表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