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NuclearKitty 的第 1596 篇原创文章
曾经的管油胜,每周一赛是常态,偶尔还有背靠背周六接周日参赛,以超多的参赛场次被跑友们尊称为“跑圈劳模”。那么谁又是“越野圈劳模”呢?从劳模身上,我们又可以学到什么呢?数据统计截止到11月3日柴古唐斯,我们总结如下:
从参赛频率上看,精英选手的参赛频率普遍在一年13场左右。其中,赛季一般从年初的港百开始。在三四月份会迎来一波小高潮,尤其是九峰、云丘山等比赛,也有可能去参加Ultra Trail Mt. Fuji(原UTMF),算是对冬季的训练成果进行检验。而之后,火热的状态将持续到五六月份,大概率会参加一场海外的比赛,比如峡谷100,或者是西部100。
转眼来到年中,就国内的大赛重点而言,基本上以崇礼168为主。之后就是人尽皆知的UTMB,这也是所有越野跑高手此生必想跑的赛事之一。
备赛UTMB,选手们可能会在赛前一个月就远赴海外训练,期间也会参加一些如天空跑、勃朗峰马拉松、黄金联赛等中短距离的比赛,当作为UTMB的备赛拉练。而在UTMB结束之后,部分选手们还会在国外停留一阵子,参加如黄金联赛、巨人之旅等赛事,通过和国际选手的交流,增加自己的大赛经验。
再之后,就是回国,准备十月份的国内几场大赛,比如宁海、柴古、四姑娘山等。而在十月份之后,国内的越野赛数量也不在少数,精英们也有可能选择其中的一两场,带着玩票的性质,拿拿名次,或者纯粹是以赛代练。
就比如赵家驹,在HOKA的运动员中,他的参赛次数是最多的,达到了17场,这其中多出来的部分,基本分布在十月到十一月之间的一些小比赛。同时,还有一些比赛,星罗棋布分散在整年,但这些比赛有着强烈的个人属性,比如申加升非常喜欢的穿越大加纳利。
而类比国外精英,我国的选手,参赛频率相对而言较高。国外精英的参赛频率普遍在10场左右,有些选手甚至一年只会参赛一到两场,其备赛周期,往往是以半年为期限。
从比赛的选择上看,精英选手基本上是以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赛事为主。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还会参加一些BY UTMB的赛事,通过取得名次来获得来年直通UTMB的机会。比如今年,管油胜在训练马拉松之余,跑了UTMB毛里求斯站的比赛,这也是他今年为数不多的几场越野赛之一。
具体而言,按时间顺序,国内比赛上半年以九峰、云丘山、四姑娘山为主;年中则是崇礼168,下半年则是宁海、柴古。尤其是宁海和柴古,此前在进行前瞻分析的时候,发现大量的精英选手出现了重合。而国外的比赛,一般是美国的峡谷100,西部100,以及UTMB和一些BY UTMB的系列赛,还有黄金联赛的各个分站,均与他们的参赛频率高度重合。
值得一提的是,比赛赞助商和运动员赞助商之间的关联。具体而言,谁家的运动员大概率会参加谁家的比赛。如凯乐石、HOKA ONE ONE、萨洛蒙都有自己赞助的赛事,自家的运动员也会出来为品牌站台打call。
前述提到的运动员基本上都是团队作战,尤其是有赞助商加持的比赛,更会齐心协力捍卫主场荣耀。以HOKA为例,赵家驹、多吉、向付召、蒙光富这四位选手比赛重合度极高,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会集体出征,特殊情况出现在一些短距离的比赛,相比之下蒙光富更加擅长该组别的比赛,因此,其他队友并未一同前往。
另外,赵家驹参加的几场比赛,相对而言规格较小,名气也较低,偶然也是“孤军奋战”。凯乐石战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其精英运动员,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组队参赛。
以上种种,从另一个角度传达出这样一些信息:或许早在上一年的年末或者本年年初,运动员们就已经定下了一年的参赛计划,便于后勤团队的补给。同时,精英运动员们同吃同住一起训练,更像是一个TEAM也更有家的味道。就比如今年的西部100,HOKA几乎是全员出动,其中蒙光富更是给向付召做了私补。
回到最初,其实以上提及的选手都不是越野圈的劳模,真正越野圈的劳模(ITRA表现分880分以上,且有签约品牌)是——张胜,一位来自杻石的精英选手。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赛季,他一共参加了30余场比赛。回望张胜的参赛之路,除去前述的大型赛事,更多的是一些知名度相对不是很高的比赛。且每场比赛都有较为稳定的发挥。一周一赛,对他来说基本成为常态,有时候甚至背靠背周六周日,一天一赛。
最后想说的是,虽然我们不曾统计过大众选手中谁是参赛狂魔,但相比起精英运动员,我们还是希望所有的爱好者,合理训练,安全完赛,不可好大喜功,把自己练伤了,反而得不偿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