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甘肃省秦安县用好用活甘肃“一键报贫”系统,有效打通群众申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绿色通道”,有力解决人口流动性大、行业部门数据共享“孤岛”等带来的突发困难群体识别纳入不及时难题,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具体做法
一、产业政策一体助增收。坚持产业为基,将年度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的66%用于乡村产业发展,依托高原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牦牛、藏羊产业集群总产值分别达到140亿元、187亿元,辐射带动4.5万农牧户增收。枸杞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采摘用工规模达7.36万人,实现务工收入5.89亿元。强化联农带农,推行订单采购、生产创业、托养托管等10种带动模式。对2021年以来利用财政衔接资金实施的2940个产业项目开展全覆盖式“回头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明确带动方式,165.1万农牧民从中受益。促进消费帮扶,紧抓东西部协作、对口援青、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等政策机遇,年度省内外消费帮扶额度达到118.5亿元。实施以奖代补,按照出栏一头牛奖励100元、出栏一只羊或一头生猪奖励5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缓解牛羊肉价格下跌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就业政策一体促增收。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年度衔接资金实施的1860个项目中,66.4%的项目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农牧民务工就业5.6万人,发放劳务报酬3.5亿元,人均增收6200元。稳定公益岗位数量,保持全省6万脱贫人口公益岗位数量总体稳定,按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实施帮扶车间“扩面提效”行动,全省726家帮扶车间(工坊)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6781人,同比增长62%。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简化跨省就业脱贫人口一次性交通补助程序,统一补助标准,共向18612名省外务工3个月以上脱贫人口发放交通补助1860.9万元。
三、兜底政策一体保增收。落实补助政策,组织各县建立惠农补贴台账,全省通过“一卡通”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各类惠民补贴21.18亿元。强化兜底保障,对2023年以来新识别确定的农村低保对象、分散特困供养、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后个人负担达到预警标准人员,启动专项排查,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时纳入监测帮扶。全省28.15万低保对象中,脱贫人口14.45万人,占比51.33%,人均月增收398元。对大病重病个人难以负担户等4类人群放宽识别纳入条件,做到应纳尽纳,年度新纳入监测对象7843户、26483人。严格落实教育资助、医疗保障和经济困难老年人等救助帮扶政策,保持过渡期内总体稳定,降低脱贫人口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成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