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是传统中医专有的名词,现代医学没有相关的定义。三焦是中医的藏象,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把人体躯干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焦包括心肺等,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下焦包括肾膀胱大小肠等,合称“三焦”。
人体有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焦属于哪一部分?三焦属于“六腑”之一,是最大的脏腑,与心包经相联系。
在中医理论中,三焦被称为“决渎之官”,主行水,包括上焦、中焦、下焦行水,以及整个三焦的水道调通。有“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说法。
那么,三焦行水出现问题,就是“三焦不利”:
1、出现在上焦,就是水浸高坡,临床表现为鼻肺之病,现代大致对应血压异常、血脂异常、颈椎和风湿等问题。
2、出现在中焦,就是水泛中宫,临床表现为脾口之病,现代大致对应肠胃、消化、腰肌、椎间盘等方面的疾病。
3、出现在下焦,就是水乱二便,临床表现为二阴之病,现代大致对应肾、膀胱、肠道、妇科炎症等疾病。
4、出现在整个三焦,就是上热下寒,上面的火引不下来,下面的水升不上去,中间生湿生积滞,枢纽作用丧失,全身逆乱。
综合起来,三焦不利出现的“水病”,表现在:头重身困,浑身酸痛,四肢懒动,纳呆呕恶,胸闷厌食,身体虚胖,大便溏烂,小便黄赤,发热喜饮,观舌苔可见苔黄腻,舌有横纹,脉象表现为脉滑、脉濡、脉细等。
“三焦”理论在现代有没有现实指导意义?当然是有的。如果说大脑是身体总指挥,负责吃喝玩乐和走跑坐跳;如果说神经是身体总导演,编排喜怒哀乐;那么三焦就是躯干的总协调,引导升降沉浮。
三焦不利,升降沉浮出现问题,引起水液失调,那么就会引起湿热、温病。清代温病学说结合六经辨证,对“三焦不利”进行了系统论述和分析。其中,上焦是手太阴肺+手厥阴心包的病变,中焦是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脾,下焦是足少阴肾+足厥阴肝。
既然三焦不利有这么多病理变化,涉及诸多经络,该怎么调理?过去通常做法是分经论治,上中下焦分开,如上焦是温邪犯肺,气郁身热,神昏咳喘;中焦是胃燥伤阴,脾经湿热,气血困郁,湿热郁蒸;下焦是温邪久留,阴虚内热,精血耗竭,二便不利。
而药方则比较多,如瓜蒌薤白半夏汤、甘草干姜汤、龙胆泻肝汤、越鞠丸、二妙丸、八正散、黄连解毒汤、茵陈蒿汤等等。辨证三焦哪一部分出现问题,就相应对哪一个药方加减化裁,这个办法流传了很多年。
到了清朝,随着温病学说发展,对三焦不利等病症进行系统分析和“打包处理”,形成一种思路:与其分开辨证三焦哪个部分出现问题,不如把三焦合成一个整体来调理,把通行元气、运行水液、运化水谷统起来考虑,用一个药方或几个合方,集中解决问题,减少误诊误治等风险,也提高中医诊治的效率。
在这个背景下,打通“三焦不利”的最好方子出现了,它叫“三仁汤”。
三仁汤是清代温病派的得意之作,记载于《温病条辨》,成为通畅三焦、疏解不利、化湿除热的祖方、名方。
三仁汤全方共8味药组成,配伍为:
君药3味,苦杏仁、白蔻仁、薏苡仁,三仁担纲,正是“三仁汤”名称的由来。杏仁宣通上焦,白蔻仁调和中焦,薏苡仁渗利下焦。
臣药2味,半夏、厚朴,著名的药对,辛开苦降,行气化湿,发散除痞。
佐药3味,滑石、竹叶、通草,滑石清热止泻祛湿,竹叶除烦利尿,通草利水通乳。
全方通力合作,以畅通三焦为主要任务,治上焦肺气不宣、中焦脾失健运、下焦气化失常,所以是三焦不利的对症药方。
在临床使用中,针对三焦出现的兼证进行加减化裁,使药力更专精,指向更准确,如:
舌苔薄白,减少滑石用量,舌苔厚腻,增加薏苡仁用量。
三焦不利伴有关节疼痛,加羌活、独活、五加皮。
食欲不振拖得比较重,加藿香、麦芽等。
三焦重滞伴寒热往来,加草果、青蒿等。
湿热引起带下,加茯苓、猪苓、苍术等。
不过,用药需辨证,遵医嘱使用,切不可自行用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