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李子柒时隔三年回归,发布了一则关于大漆作品制作的视频,视频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漆器”为主题,展现了中国漆器的独特美学和工艺之美。视频中,她深度还原了漆器制作过程,展现了漆器制作的高难度技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工艺和传统美学。
提及在新作品中制作传统漆器的过程,李子柒表示,这是让她痛并快乐着的一段创作过程。原来是因为李子柒在初次接触生漆后产生了过敏反应:身上长了肿包,反复结痂又挠开,浑身发痒,难以入睡,整个团队曾组队去医院打抗敏针。
是什么导致过敏?
生漆,又称大漆或中国漆,是从漆树树皮中流出的白色黏性乳液。它本身含有漆酚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在未经处理或干燥前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刺激或过敏反应。
据微博达人@植物人史军 介绍,在我国山岭间生长的15种漆树科漆属植物,如漆树、野漆树等,都含有一种名为“漆酚”的物质,是导致过敏的主要“元凶”,占生漆总质量的40%-80%。
俗话说:“百里千刀一斤漆”,采漆的过程也十分不易,需要掌握好采集的时间、切割树皮的深度以及切割后对树木伤口的防腐措施等。通常采集时间是在三伏天,因为盛夏水分挥发快,阳光充足,生产的漆质量最好。
最常见的采漆方式,就是像视频中看到的那样,用蚌壳割开漆树皮,然后直接用蚌壳或竹叶收集,存放在木桶,这些生漆接触空气后会氧化变成棕褐色。
漆过敏有多严重?
过敏症状根据个人体质和对漆酚的敏感度不同,反应程度也有所差异。反应轻的,皮肤局部出现红斑,焦躁不安,奇痒难忍,通常在三天后开始消退。反应重者,局部或全身出现丘疹,局部红肿,甚至可能引发组织坏死,几天后出现水泡,两周左右皮肤开始结痂,并逐渐脱屑。
过敏反应不仅限于直接接触,还可通过接触沾染漆酚的物体,如园艺工具、野营装备或宠物皮毛而间接引发,严重的甚至闻到漆味就开始浑身发痒。值得注意的是,漆酚在植物的所有部位,包括叶子、茎和根中均存在。
漆酚还能挥发到空气中,在一定距离内都可以“接触”过敏,“接触”并非一定是身体直接接触。
观看李子柒的视频时,不难发现她在接触生漆时,头颈部起了不少斑疹。
用生漆做成的漆器有没有毒?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完全干燥和处理的漆器成品是无毒无害的。大漆固化后不仅环保,还能长久保持美观,并具有防潮、耐磨、耐酸、耐腐蚀等优良特性。这些特性使得大漆漆器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
此外,从医学和健康角度来看,虽然生漆中的漆酚等物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但这种反应通常局限于皮肤接触,且经过几次过敏后,大多数人都会脱敏。干燥后的生漆,漆酚会聚合成膜,不再导致过敏。
漆过敏后应该如何处理?
接触漆树之后,对其敏感的人几分钟或十几个小时之内即可发病。首先感到接触部位刺痒,继而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疱,有的迅速波及全身,严重时可出现糜烂、渗出,甚至继发感染。
发生在面部时,眼睑肿胀最为突出,导致眼不能睁开。急性期过后,消肿、脱痂、脱屑而痊愈。如果治疗不充分,病程可长达3-4周或更久。
皮肤科医生提醒,有研究发现,在漆酚接触皮肤约10分钟后,50%可去除,30分钟后可去除10%,而1小时后不能去除。清洗时注意朝着一个方向擦拭,不要来回擦拭,从而减少刺激和有助于洗掉。初步冲洗后可以应用肥皂,但是早期不要用肥皂或酒精,可能会扩大树脂的渗透范围,反而加重皮损面积。医生提醒,如果在野外不小心中招,也别太紧张,应尽快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
以上内容及图片系转载,仅为知识科普分享。若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
内容来源:新华社、数字北京科学中心、福建日报等
图片来源:新华社、齐鲁频道、李子柒视频截图
责任编辑:水煮麻辣烫
责任校对:水煮鱼丸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