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浛芃 通讯员 陈雨禾)“你的这台秤是合格的。二维码贴好了,记得再拿胶带封一下。”近日,由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观前分局工作人员组成的“贴码”小队忙碌在辖区各大农贸市场内。短短一下午,朝阳农贸市场内的40余台检定合格的电子秤就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
在农贸市场买菜时,不少消费者经常担心秤不准,出现缺斤少两的情况。这些二维码就是电子秤的“身份证”,一秤对应一码,消费者手机扫码,就能知道电子秤是否检验合格,可以避免商户使用未经检定的电子秤,出现短斤少两的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民生计量领域市场经营秩序,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观前分局在辖区各农贸市场开展了电子计价秤“一秤一码”赋码工作。截至目前,已对辖区4家农贸市场内的150多台电子计价秤进行了赋码工作。
据观前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二维码管理标识和强制检定合格标识合二为一,作为唯一的“电子身份证”,张贴二维码,即表示纳入市场监管部门监控范围,让电子计价秤有“码”受控,市民见“码”放心。市民扫描二维码可查询电子计价秤生产制造信息和计量检定信息,电子计价秤合格与否一目了然。同时,展示公平秤的使用提醒和投诉举报电话,引导市民会用、勤用、巧用公平秤。同时系统后台还可以根据扫码评价信息,精准定位疑义频次较高的“红灯秤”,并实施“靶向”监管,避免“一人生病,全员吃药”的粗放型监管,有效提升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
接下来,观前分局将持续督促辖区内农贸市场主办方和经营商户,加强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和赋码工作,及时查处未经检定和使用鬼秤等不合格计量器具等行为,努力将“一秤一码”系统覆盖辖区内的农贸市场全部经营户,计划在今年11月月底前完成全部840余台电子秤赋码工作,全面实现消费者“扫码识秤”、监管部门“扫码管秤”,构建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电子计价秤监管新模式。此外,该分局还将积极引导消费者对电子计价秤量值是否准确进行评价,鼓励和引导消费者参与监管,增强消费者作为消费维权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打造社会共治的新型监管模式,共同营造放心、诚信的消费环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