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享有国家森林乡村美誉的扶风县召公镇后董村,民间艺术家李庭昌家的“古塬文化室”里气氛热烈,来自咸阳市的张宝安、单民兴、李长胜等几位享有盛誉的书画名家,正泼墨晕染,撇捺勾勒,一幅幅笔酣墨饱的书画佳作跃然于纸上,古朴苍劲,潇洒豪放的书法作品,淡雅灵动,清新自然的水墨图画,让现场的书画爱好者赞叹不已。这一场面,仅仅是张宝安先生他们多年来坚持文化下乡进行异地交流的活动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李庭昌喜爱并擅长写意花鸟与人物画,是扶风县美协会员、陕西省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和中国书法报咸阳工作站书画家,“故塬文化室”是他2016年回乡后创办的。他以此为阵地,古道今承,以书言志,以画抒怀,将多年收藏的省市县书画名家及个人书画作品百余幅展出,免费为群众开放,与文化同仁切磋交流,培训热爱书画艺术的农村青少年,倾心于书画研究和推广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文化添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李庭昌热爱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无私奉献精神,感染和影响了时任《书法报》咸阳工作站常务副站长兼秘书长的张宝安先生,作为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从业者、守护者和传播者,他也决心和许多书画家一起,跨地域深入基层,走进乡村,以文化下乡的实际行动,支持李庭昌的“故塬文化室”开展工作,发挥文化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腹存诗书气,翰墨自生香。张宝安,字善水,号无为斋主,从小酷爱书画,平生爱好广泛,偏爱汉隶楷书,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看上去身材魁伟,温厚谦和,精神矍铄,一身书卷气,令人肃然起敬。字如其人,画如其心。欣赏张宝安先生的书画作品,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精、气、神十足。多年持之以恒地创作习练与创新,使得他的作品已完全将手中之笔和胸中之意融为一体,信手拈来便落笔生花,书法刚劲有力,似疾风劲草,气度蓄发内涵;画作清新雅逸,具有自然形神之美与文人意趣之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喜爱与收藏。因为博学多才,张宝安先生还曾经担任过《陶瓷报》《中国建材报》等报的编辑记者,文学作品多次获奖,诗歌作品被选入《咸阳百年优秀诗歌选》。并为抗疫纪录片《融冬》《暖流》题写片名和撰写解说词。他的书画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项,其中两幅书画作品被北京冬奥会选定,并授予“二0二二年北京冬奥会艺术大使”称号,2023年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授予“2023聚焦两会德艺双馨书画名家”荣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众多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的艺术家中,张宝安先生认为,书画既是艺术形式,也是文化传承和精神的寄托。书画艺术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表现形式,书画家应该紧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步伐,积极送文化下乡,用手中的笔墨赓续文脉,服务群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发展,为新时代新农村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笔随时代,墨见精神,最是文化润人心。据统计,近年来,通过李庭昌牵线搭桥,在张宝安先生的支持、协调和组织联络下,先后10多次带领咸阳市的部分书画艺术家们,不辞辛劳奔波前来扶风县后董村等地,以古塬文化室为平台,与当地书画家们一起联谊,以笔结缘,以字表情,以画抒怀,开展异地文化交流献爱心公益活动。无论是在村部大院、农家小院还是在企业车间和城镇街道现场,他们总是墨飘城乡,笔下生花,通过义写春联等书画作品,讲解书画知识,让更多的人在欣赏书画技艺的文化氛围中走进文化、感受文化、学习文化和热爱文化。每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新时代优秀传统书画作品的魅力,还让许多群众争先恐后索求墨宝,仅后董村就有近百家村民家中张贴或收藏着他的书画作品,好评如潮。

如今,张宝安先生已是陕西省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兼任CETV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常务理事、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咸阳市秦都区书法家协会顾问、书法报书画天地咸阳工作站站长、新视野画报社社长兼总编、咸阳市老年大学分校书画老师等职务。这一连串亮眼的头衔,皆是他勤奋创作几十载的艺术成就,这一切也意味着责任和担当,更意味着使命在肩的任重道远。

谈及今后的书画事业,张宝安先生兴致勃勃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力量。作为书画艺术家,回顾这些年自己的创作之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就是为时代画像、为时代造像。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与修为,以文化为根,以乡村为基,用笔墨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道德、有筋骨的书画艺术作品,书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通讯员 常炜)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