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登基之初就开始依照传统帝王年号铸币方式铸造光绪通宝年号钱,但当时的清朝朝廷已经风雨飘摇,在外来机制币和本土碎银两的冲击下,币制相当混乱,朝廷方面就开始考虑用机器制造货币。这期间知名度最高的是名为光绪元宝的银元,也就是大家口中提到的龙洋,而实际上,在制造银元以前,清政府认为机制方孔会节省开支,同时钱币更加精美易于推广,便选择使用机器铸造方孔钱,开启了我国机器制币的先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中国铜元谱》描述考究,中国机制方孔钱应该始于同治年间,有史可考的第一枚机制方孔钱系1970年法国巴黎皇家造币厂受中国方面委托铸造,即”同治通宝机制宝浙试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治通宝机制宝浙试样

光绪八年的时候,我国开始正式发行机器版本的光绪通宝行用钱,作为首次引用西方技术制造的圆形方孔钱,实际上流通出来的光绪通宝钱既有方孔的版本,也有无穿的版本,但是总体上保持了机制币的一贯风格,版本的变化比较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绪通宝宝广满穿双柱

和普通版本的光绪通宝相比,机制方孔的优势非常突出:精美、细致,币面内容丰富,这种精细程度是传统翻砂铸造方式难以实现的。这对于当时传统翻砂倒模铸造的钱币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现代铸币来铸造方孔既是民族特色,可是实际核心还是西洋技术,这也侧面反映当时清政府意图革新却又舍弃不了封建枷锁的矛盾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开始用机器铸造钱币,核心还是靠冲压打制,可因为机器流水化的原因,产量和质量得到了飞跃提升。但中国还是老一套把金属烧成铜水再浇铸,不但费火力,还效率慢(多出一道挫整毛边工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开造于光绪二十四年(1889年)钱文:光绪通宝,满汉广库平一钱,此钱文为首创,满汉钱局名是康熙式,而内注计重则出现在咸丰福建钱局的大钱中。后光绪又废除了这样的钱文格式,猜测系为了减重铺平道路。

因此用现代铸币法来铸造方孔古币在清末洋务运动时期受“学器物,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熏陶便被清政府采用,然而到了民国还是弃用。因为机制方孔币胚预制好带方孔的,不仅效率大打折扣,成本升高,打铸也容易破模。本来没有孔的话,直接是一段圆柱形铁管切片的币胚冲压即可。并且机制方孔重量轻也让市面不容易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