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毛主席曾经提出,在党内,大家互相之间要称呼同志,而不称呼职务。1965年的时候,党中央还曾就这个提议发出通知,要求所有党内人士改变称呼习惯。

这主要是因为我党一直提倡平等和民主,共产党员无论职务高低,都是在从事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互相之间是平等的同志关系,不应该有上下之分。

与同志之间互相称呼,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官僚主义作风,让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也能时刻保持清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很多时候,语言习惯是难以改变的,很多大家较顺口的称呼,也没办法一下子就改过口来。

最典型的莫过于对周总理的称呼了。面对周恩来总理,由于大家打从心底对他尊敬和爱戴,大家都很不习惯称呼周恩来同志,还是按照以往的习惯,叫他“周总理”。

80年代在一次外交场合,曾经有外国记者采访邓颖超,问她,为什么大家都称呼周恩来同志为“周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个有点刁钻的问题,邓颖超用风趣幽默的回答化解了记者的提问,她说:周恩来是我先生的大名,总理是他的小名,我们中国人会叫对方的小名来提醒他,要为人民做好事。

周总理一生勤勤恳恳,为百姓、为人民做事,他的身上有怎样的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勤勉工作

周总理的身上担着中央常委、军委副主席、政协主席和国务院总理的担子,无论是国家的内政还是外交,有太多事情需要周总理处理。

为了减轻周总理身上的工作负担,他的总理办公室特地配备了20多位秘书,但是建国后不久,中央就决定精简机构,周总理带头响应中央的号召,很快就将身边的秘书精简到了8人。

8个人身上的担子很重,往往每个人都要负责不止一个方面的问题。但是他们能做的也只有筛选送到总理办公桌上的文件,为周总理精简一部分内容,将摘要和提纲拟好,等待周总理的审阅和批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天,从全国各地送来的请示、报告、文件、资料将桌子堆得像小山一般,这些东西往往都要周总理亲自批阅,给出指示。

因此,周总理工作起来,他的时间总是不够用的。周总理的睡眠时间永远不够,他总是工作到很晚才睡下,然后很早就要起来,继续第2天的活动和工作。

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周总理白天有许多活动日程,有需要主持的会议,有需要接待的外宾,还要见各方代表,进行工作约谈,有时还要代表我党去探望其他党外人士。

这些事情都必须在白天处理完,因此,那些批阅文件的工作,就只能全部压到晚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常常要到9点或者10点钟才能忙完白天的日程,这个时间放在一般人身上,就该准备休息了,但对于周总理来说,在案牍前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批阅、审核各项文件,这样的工作往往要持续好几个小时,等到下半夜周总理才会回到卧室休息。

作为周总理妻子的邓颖超,与周总理的休息时间常常对不上,很多时候,邓颖超已经休息了,周总理还在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身边工作过21年的工作人员,回忆起周总理高强度的工作,都会感到心疼和害怕。

根据她的回忆,周总理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第二天凌晨,最早的时候可以到凌晨2点多,晚的时候往往都要到早上8点了。

周总理又是从革命年代走出来的人,经历过长征,经历过长期的战火,建国后又天天熬夜,身体也一天天的消瘦下去。

跟在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和邓颖超,对此都很心疼,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帮周总理减轻工作负担。可哪有那么容易呢,周总理依旧要每天从深夜工作到第二天凌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态度严谨

周总理在工作上的态度十分严谨认真,他是个记忆力很好的人,文件上有什么数据的错误,几乎听一遍就能听出来。

跟在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觉得周总理应当就是传说中的“过目不忘”。

那个时候我们国内的党员干部,如果问他们最不怕谁,他们可能会回答周总理,但如果问他们最怕谁,他们可能也要回答是周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周总理对于工作的态度是极为认真负责的,各部的部长们开会汇报材料,有的时候错了些数据,周总理当场就能纠正过来,让那些干部们直冒冷汗。

据说,在周总理面前当面汇报的时候,就有一位部长紧张的坐立不安,就连念文件的时候都直打哆嗦。

而有的干部不但在念材料的时候念错,还反复几次说不清楚数据,有些在念完了材料报告之后,周总理提问的时候,又只能再次去翻文件,这些行为都受到了周总理的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周总理,对于党内干部,最担心的就是官僚主义问题,在批评这件事的时候,周总理也严厉的问了他们,是不是动脑筋想搞官僚主义?

当然在批评过后,周总理也会迅速给出方案。

比如领导干部对于文件不熟的问题,周总理就说,这其中也有制度问题,以后凡是向党中央和国务院呈送的文件,都要有负责人的签字才能送,文件上有了问题,就找签了字的人问。

对于部长如此,对于身边的工作人员,周总理的要求也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周总理处理工作常常通宵达旦,几位秘书就在一起商量,决定设立一个轮流值班制,每一晚出一两个人在总理办公室值班,以便应对周总理和批阅文件时候的提问。

这样做,一是为了每晚在办公室值班的秘书太多未免太乱,二是为了让更多的秘书可以有时间休息,白天好更好的投入到整理文件的工作当中。

但这又引出了新的问题,秘书们每个人负责的方向不同,但周总理每天处理的工作,不可能只有一个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周总理拿着非洲国家的材料,想要问外交方面的问题,但当时在办公室值班的是负责水利的秘书,对于外交上的事也不了解,自然回答不了周总理的问题。

周总理因此半开玩笑的说他们各管一段,像铁路警察。

周总理有问题,值班的秘书就要回答,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又要秘书们一起头脑风暴了。最后,他们决定每周在办公室开两次会,把自己在负责的事情交代给其他人,这样周总理问起来,秘书才有得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自己身边人的工作数据,周总理的要求更是一丝不苟,对于计划项目数字都要详细的审查,也要亲自计算。像财政预算决算这样的事情,还要从纪委借来手摇计算机处理数据。

他对于身边人汇报的数字和百分比,也不允许出现大概差不多之类的说法,身边人如果想不懂装懂的糊弄过去,也会受到周总理严厉的批评。

当然,周总理对于身边工作人员也不是只有严厉,对他们也十分关切爱护。而且周总理批评人一向是就事论事的,从不会上升到对人的批判。

有时候周总理说话说重了,工作人员事后向周总理反映,周总理也会立刻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朴自律

除了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勉认真之外,周总理对于自身的生活要求也十分简朴。

为了方便工作,我国的国家领导人一般都会居住在中南海,住处与办公室往往离得很近,比如周总理夫妻就住在中南海的西花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中南海毕竟是从前封建王朝的花园行宫,在近代以来饱经战火,虽然从外面看上去,花草树木、假山游廊,非常精致漂亮,但里面已经是几十年的老建筑,不但许多设施过时,而且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修缮。

而西花厅更是清末宣统皇帝为生父修建的府邸,还没完全竣工清,政府就已经“呼啦啦大厦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亭子在近代几次更换主人,可是大家都是来来去去,谁也没有静下心来把它好好修缮一下,等到周总理夫妻住进去,就更不会浪费国家财政,大举修缮住处了。

中南海的环境比较潮湿,西花厅的采光又不太好,地上铺的也是地砖,而非地板,隔湿效果也很差。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周总理还患上了关节炎,每到夜间就会关节疼痛,只能在腿上盖上旧毛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身边的秘书,实在不忍心看着为国家大事操劳的总理,就这样在潮湿的、威胁身体健康的环境中长期工作。

因此,在一次周总理外出的时候,秘书就以修缮国家文物的说法,向周总理打了报告,为西花汀添置了简易的沙发,更换了木板床,又把地砖换成了地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房屋整体的修缮也有,比如更换了腐朽的房梁,把漏风的门窗也换了,还把用了太久、缝缝补补的窗帘换成了新的。

即使是从艰苦朴素的视角来看,这样的修缮也是合理的。但周总理在回家后,看到这些装修,却勃然大怒,甚至一气之下去了国宾馆居住,不肯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因为周总理深深的知道,自己身为国家总理,要给其他党员干部做表率,如果自己先装修家里,那其他人可能也会跟风效仿。

哪怕西花厅只是把必要该换的东西更换添置了,但其他干部一级及效仿起来,往往却不是那么回事。想要严格要求别人,就要首先严格要求自己,不然批评别人搞奢靡之风的时候,自己的腰杆也直不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这件装修的小事,周总理几次在大会上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由于周总理的态度太严肃,许多部长还以为周总理的西花厅被装修成了什么富丽堂皇的样子,等到到了西花厅一看,才深深的感慨周总理以身作则的简朴作风。

但即使是这样,周总理也没有将装修的秘书拉出来批评,在会议上一直都是对自己进行检讨和自我批评,只有在面对秘书的时候才会批评他做的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后之事

周总理与他的妻子邓颖超是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他们两个人相识于少年时期,在五四运动的时候,就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后来他们一起组织了“觉悟社”,因此有了更多的接触。

一开始,邓颖超是一个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周总理也是如此,他们往来信件往往是共同追求革命目标,交流共产主义思想,发展出的也是革命友谊。

后来,周总理在信件中,请邓颖超明确考虑与他相恋的事情,两个人才渐渐走到了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婚后,他们也一直是默契的革命伴侣。在西花厅生活的日子里,两人都有各自的工作,周总理常常深夜才能结束,而邓颖超那时已经入睡了。

这样的生活节奏,固然使两个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变少,但并没有丝毫影响他们的感情。

白天的时候,邓颖超有时间就会写字条,由值班卫士交给周总理,字条上会有一些“恩来同志,你应该休息了”,或者让他起来活动的话,这也是两人之间的一点心有灵犀的小默契。

而周总理每天晚上处理完工作,回去休息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问邓颖超睡了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邓颖超没有睡,他就会去找她,两人一起聊聊天。如果邓颖超已经睡了,周总理就会特地换上不出声音的鞋,轻手轻脚的活动。

对于革命干部的身后事,我党一直提倡火葬,还曾经由几乎所有中央干部共同签署了一份火葬倡议书,毛主席,周总理和邓颖超都在上面签了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身后之事,很多时候并不能由死者说了算,比如毛主席离世之后,出于当时情况和人民感情的考虑,他的遗体就被保留了下来。

而周总理和邓颖超夫妻两人,则互相托付了身后事,他们约定,谁先离世,对方就要主持自己遗体的火葬,将骨灰盒里的骨灰撒在江海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先走的,邓颖超坚定的执行了他的遗志,等到她自己离世的时候,也向中央打报告,坚决要求遗体火葬,不保留骨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