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一名始终为民、勤俭奉公的老人在北京与世长辞,他就是黄菊同志,为此,政府官网还特定发讣告来表达对其的沉重哀思。
在其离世后,曾在他治下的人民都前往八宝山公墓进行拜祭,几年来从未有断绝之时。
而在8年后,他的家人却将他的墓迁出了公墓,这究竟为何呢?黄菊同志又做过什么事让人如此爱戴呢?
1、黄菊同志其人
1938年,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的某一户人家中,一个在未来身负重任、勇于革新的男孩降生了,父母为他取名黄菊。
作为家中独子,黄菊从小就深受家里人的疼爱,而他也没有辜负家人的期待,从小学习成绩拔尖,是所有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或许是生在战争年代的孩子都有一些热血在身,小时候的黄菊眼看战争的残酷,就立志要成为一个于国家有用之人。
小时候,每当小朋友们在一起玩闹时,黄菊总是呆在屋子里学习,这也充分说明,一个人要想成就自己的梦想,天赋和努力是缺一不可的。
长大后,从小品学兼优的黄菊受到了不少老师的喜欢,他也在遇到难题时及时寻找老师求助。
之后,他在经过十几年的苦读之后,顺利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电气工程系。
在当时的年代,能够饱读诗书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更别提考上至今在全国都是排名第一的学府了。
入学之后,因为记得小时候的梦想,黄菊一丝不敢松懈。他认真的学习老师教授的每一个知识,也积极的参加课外活动,这也为他之后具备很强的领导能力打下基础。
那时候,大学毕业还不用找工作,都是分配的。黄菊就被分到了上海的人造板机器厂工作。
想着自己终于可以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了,黄菊别提有多高兴了。但到了工厂之后,他才发现,没有那么容易。
上手第一天,黄菊就被难住了。报到之后,黄菊就火速投入到了生产中,他凭借着自己之前学到的知识,一点一点的摆弄着这些对自己来说有些生疏的机器。
刚开始都没有问题,黄菊一步一步的按照书里教的来操作,那个姿态俨然好像一个身经多年的老师傅。
就连当时带他的老工人都赞叹于他的天赋,还说:“这不愧是高材生啊,看一眼就会做了。”
黄菊内心也很开心,正洋洋自得之际,机器瞬时停止了运转。
“机器出故障了吗?”黄菊立刻变得慌张起来。
“好像是的,你看看重新启动一下能不能恢复。”旁边的老工人立刻提出了解决措施,安抚了黄菊的慌张。
“好像不行啊,叫老师傅来看看吧。”黄菊听见这句话就哦了一声,赶忙就去找维修的老师傅。
果然,经验老道的老师傅一眼就看出了问题,不费多长时间就修好了机器。黄菊见状,不由得心生敬佩,同时又想着,自己虽然是高材生但毕竟实践经验有限,不如拜这个老师傅为师,好好提高实践能力呢。
这样一想,黄菊就向老师傅发出请求:“老师傅,您是从事多年的老工人了,不知道能不能收我为徒?”
老师傅赶忙对他说:“你想学当然可以啊,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
就这样,黄菊在这里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与书本上的知识比起来,这里更多是经验的传授,他也因此,受到了整个工厂人的喜爱,之后不断升职,但他仍旧没有忘了自己当初的赤子之心。
2、大功于社稷
在工厂呆了许多年之后,黄菊就被调任到了上海中华冶金厂担任车间党支部副书记,至此走上了他为国为民的从政之路。
由于在基层的锻炼,黄菊总是能很快的找到生产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他也逐渐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摸索出了一套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体系措施,在当时来说,可以说是功劳巨大。
正是有了这样的心志和超前的思想,黄菊一直战斗在国家建设的一线,不仅在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也积极的响应中央改革,上海也在这2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1991年,时年53岁的黄菊被任命为上海市长。他一上台,就深耕于政府工作事务和民生发展,使人民逐渐过上了好生活。
同时,为了顺应当时的国家政策,他在上任之后就前往上海各地进行考察,最终决定冒险进行改革,并向中央提出每年超额财政上交的目标。
在众多领导层都在的会议上,他发出热烈的讲话:
“当前的情况必须进行改革,只有勇于改革,勇于冒险,勇于探索才能吃到发展的红利,我们的城市和国家才能发展。”
这一提议受到了很多人的赞成,但同时也受到不少反对。
“如果进行改革,那我们应该怎么开始,钱又从哪里来呢?”
“没有钱,我们就自己筹,无论什么方法一定要确保城市发展,国家建设。”
之后,在经过对上海各地考察之后,他提出了融资的想法,这样一来,自费改革的资金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可是融资需要大量的公司进驻,现在上海具有这种能力的公司没有几家啊,能成功吗?”一个政府官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一提,也难住了黄菊。
要想发展就必须引进外资,但又不能让外资完全占据市场,这实在是一个难题。
黄菊这样想着,突然,一个念头闪过,就让外资进入,但同时也要扶持本土企业发展,这样就有了竞争力,市场就会活跃起来了。
于是,黄菊一边牵头与国际接轨,吸引外资来华,一边又利用土地批租对本地的一些老旧棚户区进行改建和开发,一场浩浩荡荡的改革就在上海拉开了序幕。
实行改革之后,市场活起来了,人民的生活也越过越好。
为了保证居民生活质量,黄菊不忘在改革的同时对老城区进行开发改造,经此之后,上海的居民住宅质量和基础设施大变样,这个城市也正式迈向了现代化都市阶段。
除此以外,黄菊在任期间,他也对上海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大变革,让无数曾经失业的人又重新走向社会,当地的社会治安和就业矛盾也得到了巨大改善,不可不谓是一个有大功于社稷的人。
之后,凭借丰富的成就和指挥能力,黄菊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他勤勤恳恳、为国为民的工作态度受到了许多人的一致好评,也因为如此,在他逝世后,引得了许多人前来缅怀。
2015年,黄菊同志逝世8年后,其家属按照他的遗愿将他的墓地迁出了八宝山公墓。
或许是他对故乡的眷恋,也或许是这许多人民对他的爱戴让他受宠若惊,想继续护佑一方百姓,他的墓地竟迁往了上海福寿园——这个他生活工作了近四十年的地方。
黄菊同志的功绩难以用文字表达完全,虽然多年过去,但我们仍记得他为国家为人民所做出的贡献。
惟愿他在自己的故乡,能够看尽花开花落,看着这个他一手推动建设的城市在全国乃至世界绽放光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