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是军事迷们常聊的经典战役,也是我国抗美援朝战争里响当当的一战。为啥上甘岭战役这么有名?咱得说说战役里一个通讯兵起的关键作用。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事儿。
上甘岭坐落在朝鲜五圣山的一处山脚下,具体来说就是两个小山丘的位置,继续往前就是美军把控的铁三角地带。从战况来看,五圣山对朝鲜而言是个至关重要的隘口,能拦住美军的攻势。要是这个地方被美军攻破了,那朝鲜的中部地带可就毫无屏障了。
我方能琢磨到的,敌方肯定也琢磨透了。美军那边肯定也备了个总攻方案,他们觉得只要攻占了上甘岭这块高地,后面的仗就好打多了。所以,这次不管花多少人力、弹药,都在所不惜,非得拿下这个天险要地不可。
上甘岭战役的出色指挥官
秦基伟带领的志愿军15军,那可是支战斗力爆表的队伍。他接到任务,得让手下的兄弟们去换26军,在上甘岭那儿扛起大旗,正面硬刚。彭德怀老总发话了,上甘岭这块地,咱得豁出去守,就算拼到最后一个兵,阵地也得攥手里。班长倒下了,连长顶上;连长不行了,师长接着干。
1952年10月的某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透,山上冷得要命。突然,指挥部那边跟地震似的,灰尘呼呼地往下掉。秦基伟猛地一下坐起来,赶紧问旁边的参谋,这动静是打哪儿来的?参谋立马回应说是五圣山那边。秦基伟心里咯噔一下,难道美军动手了?
炮声隆隆,密集得像春节时各家各户齐放的鞭炮,有时震得人耳朵直嗡嗡。秦基伟在指挥部里迅速判断,美军这般猛烈的炮火轰炸,肯定是准备发起总攻了。他二话不说,赶紧联络其他协防部队通报情况,同时调动自己的队伍,迅速开往上甘岭阵地,准备正面迎战。
因为咱解放军早就在上甘岭挖好了地道,还提前搞好了防御,所以任凭美国炮火在山头上轰炸个没完,直接给地面削低了好几米。战斗刚打响那会儿,场面真是惊心动魄,咱解放军根本不敢露头,一露头就是铺天盖地的炮火袭来。
边上的四十五师拼尽全力抢山头,士兵们纷纷往上冲,有的拿肉身堵住碉堡的枪眼,有的绑着炸药去炸毁地堡,还有的冲锋陷阵保护队友抢占位置。没受伤的都在坚守阵地,没人后退,可就算这样,还是挡不住敌人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
美军派出30架飞机,反复轰炸上甘岭阵地,炮弹和炸弹像不要钱似的狂轰滥炸。那里简直变成了修罗场,我军烈士的遗体都不完整。一批批战士冲上去就倒下,高地不断易手,一会儿在我军手里,一会儿又落到美军手里。
因为死伤太多,而且速度还特别快,无论是领头的指挥官,还是各级干部和普通士兵,心里头都会逐渐起变化。大家冲锋陷阵的胆量和冲劲,都会慢慢被磨掉,最后一点不剩。这就像是老话说的,第一次冲锋猛如虎,第二次就弱了,到了第三次,力气就用光了。
秦基伟现在碰上的,可真是个棘手难题:咱们是接着跟敌人硬碰硬,拼消耗呢?还是说,见好就收,先撤为妙?这时,秦基伟脑子一转,想到了个妙计——暗渡陈仓。他二话不说,拿起电话就给抗美援朝司令部打过去,把自己的打算跟司令员一五一十地说了。司令员一听,立马点头赞成,还给秦基伟加油打气。
受到司令的打气,秦基伟的信心又往上涨了涨。既然自己的战术得到了认可,他立马下令全体士兵钻进地道,死命守住,不再跟敌人硬碰硬。这法子妙就妙在,它发挥了咱们军队最拿手的地道和游击战术。
不过,这事儿也有不好的一面,士兵们在地道里可遭罪了。他们被限制得死死的,动弹不得,心里头也憋屈。吃的喝的跟不上,营养跟不上,想找个地儿躺会儿都难。地道里头,啥都有,排泄物、物资堆得满地,空气本来就浑浊,再加上炮火一轰,灰尘满天飞,感觉呼吸都困难,喘不上气来。
在地道里呆上几天?想都别想,一小时都够呛。接着,又一个难题冒了出来:咋把物资弄上去呢?战士们得吃喝啊,补给得跟上,弹药也得送上去,不然打完了上哪找去?
这时,15军后勤部长尤继贤对秦基伟讲,后勤的战士们能给上甘岭战场持续补给物资,像加油一样不停歇。
上甘岭战役中的添油策略,就像是慢慢往烛火里加油,一滴一滴来,这样手不会被烫到。要是猛地倒太多油,油碰到火溅出来,人就容易受伤。说白了,这就像是蚂蚁一点点地搬家,每个人像蚂蚁一样,每次搬一点物资,这样既快又能多搬,还省力。关键就是别让敌人察觉。
每当一名士兵倒下,就会有新的士兵挺身而出。这种战术让美军始终无法彻底消灭我们坑道里的战士。咱们的战士大多选择夜晚出击,给敌人来个突然袭击,而到了白天,他们则躲在坑道里,在炮火连天中养精蓄锐。
秦基伟干脆把身边的警卫连全体都调去支援,执行那添油战术。警卫连几乎全在路上拼光了,连指挥的亲兵都上了前线,后勤部的战士们因此斗志更旺。秦基伟自己连吃喝的都不舍得,全留给坑道里的战士们用。
敌军招数有限,光会轰炸那几手。咱们添油战术愈发顺手,不光能送炮弹粮食进去,连士兵和整队人马都能悄悄送进坑道。这样一来,原本快打光的人手得到了新鲜血液,战斗力也跟着噌噌往上涨。
士兵们的斗志愈发高涨,信心也越来越足了。
后来,秦基伟琢磨开了,想夺回阵地其实不难,偷袭加上战士们一冲就搞定。不过,从抓到的俘虏嘴里得知,敌人增援不多了。这样一来,怎么在这险地多消灭敌人,就成了头等大事。占阵地不是目的,得把美军死死耗在这儿。
秦基伟找志愿军总后勤,说要搞点重型火炮来。他强调了上甘岭阵地有多关键,还提起了手底下牺牲了不少战士。后来,总算是弄到了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这可是用炮车拖着的大家伙,射程远,火力猛,一炮就能打出16发炮弹,几秒钟就能全放出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