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隆是一种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芽后除草剂,最初是由美国杜邦公司于上世纪80年代研发并上市的一种磺酰脲类麦田除草剂,并于1995年开始在中国取得登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作用机理

苯磺隆通过抑制杂草体内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的活性,来发挥除草作用。ALS酶活性被抑制后,杂草体内支链氨基酸的合成量大幅减少,进而导致蛋白质的合成受阻,而蛋白质合成不足就会严重影响杂草的生长和发育。

杂草吸收苯磺隆后,药剂在其体内传导,会使杂草的生长点最先受到影响,出现生长点坏死的现象;同时,杂草的叶脉也会失绿,叶片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无法为植物提供足够的能量和物质,进一步抑制杂草的生长,最终导致杂草整株枯死,达到除草的目的。

2、产品特点

(1)适用作物:主要适用于禾本科作物田,如冬小麦、春小麦、大麦、元麦、燕麦等。

(2)防除对象:主要用于防除各种一年生阔叶杂草,对播娘蒿、荠菜、碎米荠菜、麦家公、藜、反枝苋等效果较好,对地肤、繁缕、蓼、猪殃殃等也有一定的防除效果,但对田蓟、卷茎蓼、田旋花、泽漆等效果不显著,对野燕麦、看麦娘、雀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无效。

3、使用时期

(1)按作物生长阶段。一般在小麦2叶期至拔节期使用较为合适。在小麦2叶期时,杂草也处于较为幼小的阶段,此时使用苯磺隆,杂草对药剂的吸收和传导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抑制杂草生长,且对小麦的安全性较高。若超过拔节期使用,可能会对小麦产生药害,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

大麦、燕麦等与小麦类似,通常也是在2叶期至拔节期这个阶段使用苯磺隆来防除阔叶杂草。

(2)按杂草生长阶段。杂草2-5叶期是使用苯磺隆的理想杂草叶龄期。在杂草2-5叶期时,其生长旺盛,叶片的吸收和传导功能较强,能够更好地吸收苯磺隆药剂,从而使除草效果达到最佳。

若杂草叶龄过大,其抗药性会增强,苯磺隆的除草效果会大打折扣,可能需要增加用药量,但这又会增加成本和对环境的潜在风险。

(3)按使用季节。在北方冬麦区,推荐冬前施药,用药时期一般为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即小麦种植后40天左右,此时杂草基本出齐且处于幼苗期,组织幼嫩,抗药性弱,日均气温在10℃以上,药剂能充分发挥药效。

同时麦苗覆盖度小,药液与杂草接触面大,有利于杂草吸收药剂,保证除草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季用药时期一般为2月中旬至3月中旬,即小麦返青后第3天开始用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春季使用苯磺隆后,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期可能会影响到后茬作物,特别是花生、大豆等阔叶作物,所以要谨慎使用,避免后茬药害

4、使用方法

常见的剂型有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等,以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为例,一般用量为10-20g/亩,对水量15-30kg,均匀喷雾杂草茎叶。

杂草较小时,低剂量即可取得较好的防效,杂草较大时,应使用高剂量。

注意事项

(1)苯磺隆在土壤中的残效期为60天左右,后茬种植花生和马铃薯等敏感作物时需谨慎,施用过本品的冬小麦田,后茬不得种植花生。

(2)苯磺隆只能用于防除已出苗杂草,对未出土杂草防效很差。大风天气应停止喷雾施药,以免药液飘移对邻近阔叶作物产生药害。

(3)每季作物只能使用本品1次,施用时应严格掌握用药量,并采用二次稀释法,用后的药械要彻底清洗干净,然后方可用于其他作物的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