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部分情节来源于网络,情节有润色;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为配合写作效果;部分人名为化名;请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1979年,杨元元的父亲杨国华在当地化工厂担任技术员的文化,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说话总是慢条斯理,透着一股子书卷气。
母亲望瑞玲则是一位勤劳的女性,虽然只是做些零散的杂工,但她总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元元出生后的几年,家里的经济条件在当时算是中等偏上。杨国华的收入比一般的工人要高一些,加上望瑞玲的补贴,一家人的生活还算宽裕。
1982年,元元的弟弟出生了,取名杨平平。
望瑞玲对儿子表现出明显的偏爱,好吃的、好玩的都先紧着平平,元元只能捡剩下的。
元元看着弟弟穿着崭新的衣服,手里拿着新玩具,心里酸酸的。她不明白,为什么弟弟一来,她就好像变成家里的“外人”。
有一次,元元忍不住问母亲:“妈妈,你为什么不喜欢我?” 望瑞玲头也不抬地回答:“谁说的?妈妈怎么会不喜欢你呢?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
这种所谓的“让”,在年幼的元元看来,就是无休止的委屈和不公平。
杨国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有时,看到妻子对元元过于苛刻,他会出言制止:“瑞玲,元元也是我们的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对她?”
望瑞玲振振有词:“儿子才是家里的根,女儿迟早要嫁出去的。我多疼儿子有什么错?”杨国华叹口气,他知道跟妻子讲道理是徒劳的。
他只能更加关注元元,他经常对元元说:“元元,你是爸爸的骄傲,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父爱的温暖,多少抚慰了元元幼小的心灵,但也让她更加敏感和早熟。
1985年,杨国华的身体日渐消瘦,脸色也越来越差。起初,他只是感到疲惫乏力,以为是工作太累的缘故,没有放在心上。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最终被诊断出患上肝炎。
为了给杨国华治病,家里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甚至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望瑞玲四处奔波,求医问药。年仅六岁的元元和年幼的弟弟还不懂发生了什么,只是懵懂地感觉到家里的气氛变得沉重起来。
杨国华的病情一天天恶化。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紧紧握着望瑞玲的手,用微弱的声音叮嘱她:“一定要让孩子们继续读书,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最终,杨国华还是离开这个世界,留下孤儿寡母三人。丈夫的去世,让望瑞玲一下子失去生活的支柱。
她独自一人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生活的压力和内心的悲痛让她变得易怒和敏感。有时,她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将心中的怨气发泄在年幼的元元身上。
1997年,杨元元迎来人生中重要的时刻,高考。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有了回报,杨元元毫不犹豫地填报大连海事大学的法律专业。
然而,当她满怀期待地将志愿书拿给母亲看时,遭到强烈的反对。望瑞玲认为法律专业不是热门专业,毕业后不好找工作,而且大连离家太远,她不放心女儿一个人在外地生活。
她坚持让杨元元选择离家近的武汉大学,且擅自更改她的志愿,选择她认为更有“前途”的经济学专业。
杨元元据理力争,希望能得到母亲的支持她甚至提出可以利用假期打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然而,望瑞玲的态度非常坚决,她认为自己这样做都是为了女儿好,不希望女儿走弯路。在她看来,经济学专业毕业后更容易找到稳定的工作,也能更好地照顾家庭。
母女俩为此爆发激烈的争吵。多年来,望瑞玲独自一人抚养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希望女儿能够出人头地,过上好日子。在她看来,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是女儿未来幸福的保障。
最终,杨元元还是妥协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