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安县涂寨镇南埔村,有这样一位乡贤,他不仅积极参与家乡经济建设,还投身于乡村文化振兴。从30多年前开始持续捐资助学,到近几年组建乡村南音社,再到开设农家书屋,总能看到年过七旬的王昆山忙碌的身影。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邱丰 王耿华 文/图
奖学奖教 三十多年来持续资助村小
“我出生于1982年,那时在村里上小学,当我们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奖励时,就会听到王昆山和其他乡贤的名字。如今,我已经是一名中年人了,而他们对师生的资助一直持续到现在。”南埔村村支书陈志贤介绍。
20世纪90年代初,王昆山等乡贤成立了南埔村奖学奖教基金会。三十多年来,从校舍维修、新建教学楼到奖学奖教,都有乡贤的参与。现如今的南埔小学设备齐全,除了奖学金以外,每年夏冬两季都会为六个年级200多名学生免费发放两套校服。
王昆山1951年出生于惠安县涂寨镇南埔村,他的小学上得很曲折,小学六年上了五个小学,从南浦村到古山村,再到瑞东、廖厝、社坝,周边村落的小学大部分有上过。“当时上学基本靠双腿,路上会经过一段有坟墓的树林,一个人走的时候我很怕,只能跑着穿过去。”王昆山说。
初中毕业后,王昆山当过兵,也进过建筑队当工人。20世纪80年代,王昆山出任建筑队队长,带领家乡建筑队南下深圳。在深圳发展的过程中,王昆山感受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创办企业后持续关心家乡建设,特别是教育。当时南浦小学的校舍由于年久失修,老化严重,下雨时风雨会从破损的窗户灌进来。在修建新的教学楼之前,王昆山每年都拿出一两万元用于校舍维护,为读书的孩子们遮挡风雨。
此外,为了解决留村儿童的教育问题,王昆山等乡贤群策群力,在村里建立了图书馆、健身室、影音室,同时开设了篮球课、围棋课、画画课等兴趣班。在南埔村老人协会二楼设有一家农家书屋,王昆山捐赠了价值2万多元的书籍,为孩子们提供精神食粮。
南埔村农家书屋(受访者供图)
守护乡村南音 为村民提供排练场所
“小时候我对南音非常喜爱,村里有一些老人在唱南音的时候,我总爱在旁边悄悄听,久而久之,虽然不能完整地唱出来,却也能听懂一些唱段。”王昆山说。
2021年,惠安县南音协会涂寨分会成立,王昆山出任会长。当时南浦村里有一些老人家喜欢唱南音,想要一起排练,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场地,王昆山便花了3万多元将南埔村老人协会三楼修缮一新,还购置了凳子椅子,以供村民排练。每天晚上8点,村民们相约在南音社一同排练,大家互相学习,既快乐又充实。
“南音是我们闽南地区的瑰宝,需要保护也要传承。如果只有老人家会唱,那么以后南浦村会唱南音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少。”去年暑假,王昆山花了一万多元,聘请专业南音老师为有兴趣学习南音的孩子授课。“只有从小培养,南音才不会出现断层。”孩子们从认识“工尺谱”开始,学习南音基础知识、南音乐理技能、唱腔基本功,练唱经典南音曲目。
去年11月,惠安县南音协会南埔传承中心在南埔村“党建+”邻里中心成立,南埔村南音班小学员们身着传统服饰,倾情演绎经典曲目《直入花园》。他们稚嫩却充满情感的嗓音,流淌出悠扬的南音古韵,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充满传统魅力的南音文化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
来源:泉州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