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训的重负
1936年的深秋,鲁迅在上海的寓所里写下那段著名的遗训时,或许未曾想到这短短的几行字会成为后人永远无法摆脱的阴影。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泰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给7岁儿子周海婴的不是温情的叮嘱,而是一份严苛的期许:"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遗训发表在《中流》杂志上后,引发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当时的《申报》、《大公报》等多家报纸都对此进行了转载和评论。这份遗训不仅仅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更被当时的知识分子解读为鲁迅对文艺创作的态度宣言。
对年幼的周海婴来说,这份遗训的重量远超过他当时所能理解的程度。在北京四合院的日子里,每当有人来访,总会有人提起这份遗训。1944年,13岁的周海婴在参加学校文学社团时,他的老师专门找他谈话,提醒他要谨记父亲的遗训。即便是在1952年考取北京大学物理系时,招生老师仍然问他是否考虑过中文系。
这份遗训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减反增。1956年,周海婴在参加工作后的第一次职务调动中,单位领导特意询问他是否想从事文字工作。1960年代初,当他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期间,每次撰写技术报告,同事们都会开玩笑说要好好琢磨措辞,毕竟是"鲁迅先生的儿子"。
遗训的重负不仅落在周海婴身上,更延续到了下一代。1970年,周令飞在填写高中志愿时,班主任特意找他谈话,建议他报考文学专业。在1980年代初期,当周令飞的妹妹周双在一次文学座谈会上发言时,与会者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祖父的遗训。
这份遗训甚至影响到了家族的日常生活。周海婴家中的书房里,专门辟出一个角落存放着父亲的手稿和书信。每逢清明,全家人都会到鲁迅墓前祭扫,而后在家中重温这份遗训。这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家族仪式,提醒着每一个家庭成员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1986年,在鲁迅逝世50周年纪念会上,多位学者专门讨论了这份遗训的现实意义。有人认为这是对文艺创作者的警示,也有人将其解读为对功利主义写作的批评。但对周家人来说,这更像是一把无形的尺子,时时丈量着他们的言行。
二、父子两代的身份困境
作为鲁迅的独子,周海婴从小就在众人的注视下成长。1952年,他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这个选择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议论。许多人认为,鲁迅的儿子应该继承父业,选择中文系或文学创作的道路。然而,周海婴选择了一条与文学完全不同的道路。
在北大求学期间,周海婴展现出了突出的物理天赋。他的毕业论文《无线电波传播理论研究》获得了系里的高度评价。1956年,他被分配到国家广电总局工作,开始了他在无线电领域的专业生涯。在工作中,他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包括1964年我国第一个电视转播网络的建设。
热门跟贴